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大纲 >> 正文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教学大纲(上)

发布日期:2020-12-03    作者:     来源:     点击: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

《工程制图》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6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2

《管理信息系统B》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0

《管理学B》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7

《交通系统分析》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8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45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51

《交通工程》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59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68

《(铁路)旅客运输》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75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83

《铁路货物运输》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90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97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11

《港口管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19

《交通运输设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27

《运筹学B》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35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42

《交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51

《交通规划》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60

《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67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74

《专业英语(运输)》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81

《交通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87

《交通安全工程》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96

《综合交通运输》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03

《企业发展战略》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10

《交通法》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19

《水运与港口管理导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25

《国际航运政策》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33

《城市规划》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39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48

《船舶原理与货运》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54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64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73

《现代科学与方法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80

《交通环境与政策》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87

《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95

《高速铁路技术基础》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0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基础》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09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15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组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2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28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36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43

CAD制图》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49

《专业认知实习》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55

《交通运输设备实践》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60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65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71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77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83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87

《毕业实习》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92

毕业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397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201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8/0.5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内涵、地位、作用、发展沿革、交通运输的基本国情及其在世界的地位以及专业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制定在校四年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强化专业意识,正确选择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2.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国情、专业建设的背景、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就业去向以及如何学习。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由授课教师自编讲义

参考资料:

[1]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沧州.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2019

[2] 李学伟.高速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 佟立本.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4] 黄晓明,陈俊.交通运输导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Introduction to Specialty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Course Description

Term1-1

Course TitleIntroduction to Specialty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Course CodeJT01L1201

Prerequisite Coursesnone

Hours / Credit8/0.5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taught to freshmen and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majo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status, func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ransportation,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ransportation, its position in the world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major; set up correct learning purpose, make a four-year study plan in school;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technical system, research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major, and strength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it Professional awareness, the right choice of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ransportation,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knowledge system, technical system, employment direction and how to learn.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201

2.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专业导论

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

4. 学时/学分:8 /0.5

5. 先修课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内涵、地位、作用、发展沿革、交通运输的基本国情及其在世界的地位以及专业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制定在校四年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强化专业意识,正确选择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国情、专业建设的背景、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就业去向以及如何学习。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8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4个单元。

1单元 交通运输的基本国情(2学时)

1.教学内容

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国家/地方交通运输体制要求。

2.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我国交通运输的基本国情,世界交通运输情况。

难点:交通运输体制机制。

3.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基本国情,包括发展历程和背景、体制机制等;

2)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交通运输情况,并能进行比较分析。

2单元 交通运输专业的基本情况(2学时)

1.教学内容

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交通运输专业及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建设历程,专业与学科。

难点:我国交通运输专业与国外的区别。

3.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历程和背景;

2)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交通运输专业现状,并能进行比较分析。

3单元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能力要求等,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向。

2.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及知识和能力要求,各方向主干课程设置及课程之间的关系。

难点:各方向主干课程设置及课程之间的关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定位,学分及学制要求;

2)理解专业培养目标及知识和能力要求,掌握本专业涉及铁路、道路和水运三个主要方向;

3)理解各方向主干课程设置及课程之间的关系。

4单元 交通运输专业发展及专业课学习方法(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交通运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

2.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结合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学好本专业课程。

难点:适应社会需求学好本专业课程的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专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了解各专业方向的特色及社会需求;

3)理解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学习的方法。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查课,课程考核包括2部分:平时成绩+结课论文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等)占40%,结课论文:6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由授课教师自编讲义

参考资料:

[1]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

[2] 李学伟.高速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 佟立本.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4] 黄晓明,陈俊.交通运输导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编写人:聂正英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11

 


《工程制图》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20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工程制图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课,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因此,工程图样是人类用来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不可缺少的基础。

2.课程的主要内容

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平面立体;立体表面的交线及相贯线的投影;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等。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丁宇明,黄水生,张竞、土建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 仝基斌,冯秋官工程制图习题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王秀英.工程制图.科学出版社,2002.

[3] 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院校《机械制图》编写组机械制图(第六版)[M]北京:高等育出版社,2010.

[4] 侯洪生机械工程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Description

Term1-1

Course Title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CodeJT01L1120

Prerequisite Coursesnone

Hours /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is a basic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s who studies drawing and reading engineering drawings. It has both systematic theory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technicality. Therefore, engineering drawings are an important tool for humans to express and exchange design ideas, and an important technical document f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partments. This course provide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drawing, reading and spatial imagination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study follow-up courses and complete course design and graduation.

2.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Basic knowledge of projection; projections of points, lines, and planes; relative positions of lines and planes, planes and planes; three-dimensional planes; projections of intersections and intersecting lines of solid surfaces.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20

2.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工程制图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因此,工程图样是人类用来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不可缺少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熟悉国家标准中有关制图的有关规定;了解常用几何图形及圆弧连接的画法,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画法步骤。

了解投影的一般知识,建立正投影的概念;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以及在平面上作点和投影面平行线的方法。

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以及在其表面上作点、线的方法;能分析平面与常见回转体的截交线的性质和形状,掌握求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掌握两回转体的相贯线的基本作图方法。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会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的视图,能正确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第1单元(2学时

1.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难点: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单元学习打下基础;

(2)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3)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2单元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学时

1.教学内容

制图的基本知识,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

难点: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

3.基本要求

(1)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

(3)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第3单元 投影的基本知识(4学时)

1.教学内容

投影及其特性,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平行投影的特性,投影图的形成,投影图的特性。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关系。

难点:三视图与空间形体的关系。

3.基本要求

(1)理解投影法、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投影特点;

(2)掌握成投影图的形成和特性。

第4单元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8学时)

1.教学内容

点的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线、面相对位置。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特征,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及投影特征。

难点:最大坡度线及其应用,平行相交、垂直的应用。

3.基本要求

(1)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关系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点;

(2)理解分析物体上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并判断其位置。

第5单元 立体表面交线(6学时)

1.教学内容

基本立体的视图,平面与基本立体相交,两基本曲面立体相交。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基本立体的三视图画法。截交线、相贯线的求取。

难点:立体表面的截交线的分析及作图。

3.基本要求

(1)理解常见基本立体的形状特征及投影特性;

(2)掌握求立体表面上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组成,求平面与基本立体相交的截交线及求两基本曲面立体相交相贯线的方法和步骤。

第6单元 组合体的投影(6学时)

1.教学内容

组合体构成,画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组合体视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看组合体视图,组合体构形设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

难点:组合体的读图和尺寸标注。

3.基本要求

熟练运用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方法及构型方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画图做到投影正确、尺寸齐全、清晰;读图能根据投影图和尺寸,正确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第7单元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4学时)

1.教学内容

视图;国家标准规定了四种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三;断面图: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两种;局部放大图及简化画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各种图样表示法的定义、适用场合、画法特点和。

难点:半剖视图中,对各画一半的视图和剖视图所做的。

3.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视图、辅助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基本概念、画法及标注规定画法。了解简化画法。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综合成绩平时表现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成绩考核方式可采用开卷/闭卷/半开卷等形式。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专题训练和课堂讨论等环节,综合给出考核成绩。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丁宇明,黄水生,张竞、土建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 冯秋官,仝基斌工程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仝基斌,冯秋官工程制图习题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王秀英.工程制图.科学出版社[M]2002.

[4] 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院校《机械制图》编写组机械制图(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编写人:尹迪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22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属于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基础理论知识、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访问、数据库编程和数据库管理的方法。通过课程实验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数据库技术实质的认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管理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利用数据库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与数据库逻辑,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数据表、视图、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等)的创建与管理,数据查询与T-SQL编程等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陈艳平.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2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教材:

[1] Robert VieriaSQL.Server.2008编程入门经典(3)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胡国胜.数据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陈艳平.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案例与实训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Applications Course Description

Term1-2

Course Title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Applications

Course CodeJT01L1122

Prerequisite Courses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Credit/Hours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platform course for freshman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database basic theory knowledge, relational database theory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to master SQL Server database design, database access, database programming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methods. Through course experiments and other means, students will be more aware of the essence of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management ability can be cultivated as well.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database system, data model and database logic,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atabase and database objects (data table, view, index, trigger, stored procedure, etc.), data query and T-SQL programming, etc).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JT01L1122

2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基础

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属于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基础理论知识、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访问、数据库编程和数据库管理的方法。通过课程实验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数据库技术实质的认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管理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利用数据库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教授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与数据库逻辑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以SQL Server 2008为例,讲解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游标等数据库对象的创建、管理与维护;同时,介绍简单的SQL查询与T-SQL编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为代表的关系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和维护方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32学时在机房上课并进行上机训练。教师在机房演示某一部分内容后,安排学生进行上机动手操作。上机操作的环节,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上机操作。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16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8个单元。

1单元 数据库基础知识(2学时)

1.教学内容

认识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数据库概念设计,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的绘制。

难点: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和二级存储映像,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及其之间的联系。

3.基本要求

1)理解数据库设计方法;

2)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和二级存储映像,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的概念及其分类),数据模型在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关系与转化,数据库概念设计的步骤。

2单元 关系模型和逻辑设计(4学时)

1.教学内容

认识关系模型;认识关系操作;认识关系完整性约束;认识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认识关系规范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关系模型的组成要素,主键,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关系完整性约束。

难点笛卡尔积,连接,关系规范化,外键。

3.基本要求

1)理解关系模型的组成要素;

2)了解关系模型的特点,传统集合运算;

3)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参照完整性),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数据库的三级范式。

3单元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创建数据库;查看和修改数据库;删除数据库;分离、附加数据库;导出、导入数据库;收缩数据库。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用SSMS创建数据库。

难点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3.基本要求

1)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组成;

3)掌握使用SSMST-SQL语句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数据库,SSMS分离和附加数据数据库,SSMS导入和导出数据库。

4单元 表的创建与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认识表;使用SSMS创建、修改和删除表;使用T-SQL语句创建、修改和删除表;数据表中添加、修改、删除数据行;创建索引;创建关系图。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SSMST-SQL语句创建、修改和删除表,在数据表中添加、修改、删除数据行,创建索引,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难点使用SSMS创建外键,check约束。

3.基本要求

1)理解SQL Server 2008数据表的基本概念;

2)了解表的类型,表的数据类型;

3)掌握使用SSMST-SQL语句创建、修改和删除表,在数据表中添加、修改、删除数据行,创建索引,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5单元 数据查询(2学时)

1.教学内容

认识SQL语言;基本的SELECT语句;单表查询;多表查询;嵌套查询。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用T-SQL语句进行投影查询、选择查询、限定查询、排序查询和保存查询。

难点使用T-SQL语句进行连接查询、分组统计查询。

3.基本要求

1)理解表的查询理论基础(笛卡尔积,投影,连接);

2)了解表之间的内连接;

3)掌握各种查询,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对表进行投影查询、连接查询、选择查询、分组统计查询、限定查询、排序查询和保存查询。

6单元 视图的创建与管理(1学时)

1.教学内容

认识视图;创建、修改和删除视图;使用视图。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用SSMS进行视图的创建与管理。

难点使用T-SQL语句进行视图的创建与管理及视图中数据的插入。

3.基本要求

1)理解视图的概念,视图的特点,视图的作用;

2)了解视图在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3)掌握根据项目功能需求使用SSMST-SQL为应用程序创建视图,完成对视图的管理。

7单元 T-SQL编程与应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认识TSQL编程;认识表达式;认识流程控制语句;认识批处理;认识事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T-SQL函数的常用方法,常量,变量(全局变量、局部变量),流程控制语句(whilegotoifelsewait for)。

难点字符串操作函数,流程控制语句。

3.基本要求

1)理解批处理和事务概念,标志符和注释,自定义数据类型;

2)了解事务语句的用法;

3)掌握T-SQL表达式的构造方法,T-SQL常用函数的用法,基本流程控制语句的用法

8单元 存储过程、触发器(1学时)

1.教学内容

认识存储过程 ;认识触发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创建触发器和存储过程。

难点管理触发器和存储过程。

3.基本要求

1)理解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概念、类型;

2)了解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作用;

3)掌握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设计。

(二)实验教学内容(共16学时)

实验1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4学时)

1.实验内容

使用SSMST-SQL语句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数据库,SSMS分离和附加数据数据库,SSMS导入和导出数据库。

实验2 表的创建与管理(4学时)

1.实验内容

使用SSMST-SQL语句创建(表结构,主键,外键,check约束,标识列等)、修改和删除表,在数据表中添加、修改、删除数据行,创建索引,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实验3 数据查询(4学时)

1.实验内容

使用T-SQL语句进行投影查询、选择查询、限定查询、排序查询、保存查询、连接查询和分组统计查询。

实验4 视图的创建与管理(1学时)

1.实验内容

使用SSMST-SQL为数据库创建视图,完成对视图的管理。

实验5 T-SQL编程与应用(2学时)

1.实验内容

掌握T-SQL表达式的构造方法,T-SQL常用函数的用法,基本流程控制语句的用法。

实验6 存储过程、触发器(1学时)

1.实验内容

掌握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设计。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课堂讨论、提问、作业、上机练习、考勤等),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有开/闭卷/半开卷、上机考试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对所学数据库操作的应用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陈艳平.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2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教材:

[1] Robert VieriaSQL.Server.2008编程入门经典(3)[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胡国胜. 数据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 陈艳平.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案例与实训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编写人:张宇诺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管理信息系统B》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B》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2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32/2

先修课程:数据库应用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B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目标是为训练、培养管理与设计开发型人才的专业基础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增强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全局意识、团队意识,提高其专业素养。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及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开发方法,诸如系统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原型方法等;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阶段中使用的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分析,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系统切换方法,系统维护内容及评价指标等。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钟雁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六版,2012.

[2] 李明.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3.

[3] 黄梯云. 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14.

[4] 钟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B)Course Description

Term2-1

Course Title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B)

Course CodeJT01L1102

Prerequisite CoursesDatabase Application Foundation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C language programmingB

Hours /Credit32 /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the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The objective is to train management and design talent of professional bas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study,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method and approach of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ing, enhance their global awareness and the team consciousness in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ism.

2.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and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stem development, such asthe 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 (SSA&D),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method (OO), and the prototyping method, etc. Meanwhile, it introduces several methods and tools for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such as function analysis and design, business process analysis and data flow analysis, designing the overall system structure, database, input/output, system switching methods, and the concepts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system maintenance, etc.


《管理信息系统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JT01L1102

2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B

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数据库应用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B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工商管理类的学生,是为训练、培养管理与设计开发型人才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通过本课程安排的各个环节学习和锻炼,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市场意识,使其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及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开发方法,诸如系统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原型方法等;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阶段中使用的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分析,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系统切换方法,系统维护内容及评价指标等。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认识信息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为企业和组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以及建立MIS的主要方式、工具和方法;通过已学习的计算机知识为实际生产和管理领域建立MIS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MIS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学会使用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熟练掌握MIS软件开发过程,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24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2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6个单元。

1单元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3学时)

1.教学内容

信息化的主要特点及信息化社会特征,现代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中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MIS的应用背景,MIS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典型应用。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基本特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定义,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MIS结构与开发方式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基本特征,信息化的主要特点及信息化社会特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定义,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MIS结构与开发方式等。

难点MIS结构与开发方式。

3.基本要求

1了解信息化的主要特点及信息化社会特征;

2理解MIS的应用背景,MIS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典型应用;

3掌握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基本特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定义,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MIS结构与开发方式等。

2单元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4学时)

1.教学内容

管理信息的概念、特征和内容,管理信息和一般信息的区别。管理的职能、目的,系统的特性。管理的定义、性质,管理的各种组织结构,信息、数据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信息的基本属性、信息的生命周期及各个阶段,系统的定义、分类,系统性能评价,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集成分类、集成策略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管理的定义、性质,管理的各种组织结构;信息、数据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信息的基本属性、信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系统的定义、分类,系统性能评价,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集成分类、集成策略等。

难点:信息的基本属性、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集成分类。

3.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的职能、目的,系统的特性;

2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和内容,管理信息和一般信息的区别;

3掌握管理的各种组织结构,信息的基本属性、集成的概念、集成分类。

3单元 常用系统开发方法(5学时)

1.教学内容

MIS开发方法的发展,开发方法体系,开发方法的分类。MIS的常用开发策略,开发策略的选择。SSA&D,原型方法及OO方法的基本思想、主要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和优缺点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SSA&D,原型方法及OO方法的基本思想、主要概念、适用范围、特点。

难点OO方法基本思想、主要概念。

3.基本要求

1了解MIS的常用开发策略,开发策略;

2理解开发方法体系,开发方法的分类;

3掌握SSA&D,原型方法及OO方法的基本思想、主要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和优缺点。

4单元 系统分析(5学时)

1.教学内容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和任务,系统分析阶段的一般步骤,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企业组织结构与职能结构调查。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所使用的方法,调查步骤和主要内容等,企业的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TFD),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 DFD)的使用方法,绘制相应流程图,U/C矩阵的结构,新系统逻辑模型确定,并生成系统分析报告。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结合系统分析阶段各种方法、工具的学习,通过系统分析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方法,学会应用组织结构图、TFDDFD,确定新系统逻辑模型,并写出系统分析报告。

难点:系统分析报告撰写。

3.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分析阶段的一般步骤,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企业组织结构与职能结构调查;

2理解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所使用的方法,调查步骤和主要内容等;

3掌握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并掌握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TFD),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 DFD)的使用方法,新系统逻辑模型,系统分析报告。

5单元 系统设计(4学时)

1.教学内容

系统设计阶段的原则、步骤、主要内容,系统总体布局设计、硬件配置方案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系统子系统划分、系统处理流程的设计与绘制,代码设计:编码目的、方法、校验等,系统的输入、输出、界面设计,模块功能设计与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撰写系统设计报告。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如何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计算机流程图内容及其画法,数据库结构的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的设计等。掌握系统设计阶段的各种方法与工具的运用,并撰写系统设计报告。

难点:系统设计报告撰写。

3.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总体布局设计、硬件配置方案设计;

2理解系统设计阶段的原则、步骤、主要内容;

3)掌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系统子系统划分、系统处理流程的设计与绘制,代码设计:编码目的、方法、校验等,系统的输入、输出、界面设计,模块功能设计与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系统设计报告。

6单元 系统实施与评价(3学时)

1.教学内容

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目标,系统维护的概念,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和系统评价内容;系统切换前的准备工作。系统调试主要方法,几种系统切换方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系统调试主要方法,几种系统切换方式。

难点:系统维护和系统评价内容。

3.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维护和系统评价内容;系统切换前的准备工作;

2理解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目标,系统维护的概念,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3掌握系统调试主要方法,几种系统切换方式,系统维护的几种方式。

(二)专题训练教学内容(共8学时)

1.课堂讲授第123单元后,安排学生准备专题训练的题目,准备4学时的课堂讨论。

2.课堂讲授第456单元后,安排学生准备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题目,准备4学时的课堂讨论。

本课程安排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可以给学生布置教材上的有关章节题目。专题训练及课堂讨论环节,由学生分组进行选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设计一个小型管理信息系统。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综合成绩平时表现占30-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开卷或者闭卷的考试形式。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专题训练和课堂讨论等环节,综合给出考核成绩。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钟雁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六版,2012.

[2] 李明.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3.

[3] 黄梯云. 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14.

[4] 钟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编写人:钟雁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11

 


《管理学B》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管理学B》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运筹学B、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管理学B》是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以一般管理过程的各项主要职能为框架,系统介绍学习管理专业和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组织活动中的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能够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管理者、管理科学等相关概念,从管理职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出发,对管理职能: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及变革,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创新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了解国内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新环境下管理学的内涵。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 焦叔斌,杨文士管理学(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Management (B)Course Description

Term2-1

Course TitleManagement (B)

Course CodeJT01L1103

Prerequisite CoursesOperations Research (B)Advanced Mathematics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Management B is a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 It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for learning management major and engaging in management work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ain functions of general management proces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ability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management problems in organizational activities, put forward idea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future practical work.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Manager, management science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methods of management functions, management functions including decision-making and planning,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leadership and motivation, control and innovation a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thought and management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notation of management science in the new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管理学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03

2. 课程名称管理学(B)

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运筹学B、高等数学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管理学B》是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以一般管理过程的各项主要职能为框架,系统介绍学习管理专业和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组织活动中的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能够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管理者、管理科学等相关概念,从管理职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出发,对管理职能: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及变革,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创新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了解国内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新环境下管理学的内涵。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的定义、管理的主要职能以及各个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介绍国内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各个学派的观点。

要求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各个学派的观点,掌握各个管理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及变革,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创新等的相关理论,重点掌握各管理职能的概念、性质、类型、过程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6个单元。

第1单元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及课程安排,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各个学派的观点。管理学基础对所学专业的基础性作用;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职能构成以及各个职能之间的联系,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各个职能之间的联系;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难点: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各个职能之间的联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及课程安排;

2)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各个学派的观点;

3)理解管理学基础对所学专业的基础性作用;

4)理解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5)掌握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职能构成及各职能之间的联系,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第2单元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2学时)

1.教学内容

每种道德观的内容与区别,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道德管理的特征,学会判断某种管理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定义,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理由,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对特定的组织而言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学会判断某个企业是否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每种道德观的内容与区别,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对特定的组织而言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经。

难点:对特定的组织而言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经

3.基本要求

1)了解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定义;

2了解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理由,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3)理解道德管理的特征;

4)掌握每种道德观的内容与区别;

5)掌握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6)掌握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经。

第3单元 全球化与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不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国际化经营的特征与动机,全球化经营的环境因素与全球化管理对管理者关键能力的要求,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要素和四种全球战略的区别与选择。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要素和四种全球化战略的区别与选择。

难点:四种全球化战略的区别与选择。

3.基本要求

1了解不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2了解国际化经营的特征与动机;

3)理解全球化经营的环境因素与全球化管理对管理者关键能力的要求;

4)掌握国际化经营的动机;

5)掌握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要素和四种全球战略的区别与选择。

第4单元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互联网的基本特征、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管理学面临的挑战,为了将管理学更好的运用到互联网时代中,“互联网+”管理学的转型之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互联网+”管理学的转型之路。

难点:“互联网+”管理学的转型之路。

3.基本要求

1)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特征、未来的发展趋势;

2)理解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3)掌握为了将管理学更好的运用到互联网时代中,“互联网+”管理学的转型之路。

第5单元 决策与决策方法(2学时)

1.教学内容

决策是现代管理学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的原则和依据,决策理论、决策的影响因素等,决策的概念、类型与特点,决策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应用决策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决策的定义、类型、特点,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决策的原则和依据;

2理解决策理论、决策的影响因素等;

3掌握决策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4)掌握决策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第6单元 计划与计划工作(2学时)

1.教学内容

计划的编制过程,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的概念和性质、计划的类型、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计划的概念和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

难点:战略性计划和长期计划的区别和联系,消除存在的对计划的误解。

3.基本要求

1了解计划的编制过程;

2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3)掌握计划的概念和性质、计划的类型、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

第7单元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2学时)

1.教学内容

战略性计划的含义,远景和使命的关系;战略环境的构成及其分析方法;战略性计划的选择;计划的组织实施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战略性计划的含义和选择;战略环境的构成及其分析方法,包括PEST分析方法、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价值链分析和产业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分析、顾客的分析等。

难点:战略性计划的选择,波特的五力模型。

3.基本要求

1)了解计划的组织实施方法;

2)理解战略性计划的含义;

3)理解远景和使命的关系;

4)掌握战略环境的构成及其分析方法;

5)掌握战略性计划的选择。

第8单元 组织设计(2学时)

1.教学内容

组织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组织的正常运行是管理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良好的组织结构也为人员配备奠定了基础。要求理解组织的含义;掌握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及其设计原则;理解组织部门化的原则,理解并掌握主要组织结构类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掌握组织层级化、组织幅度等概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组织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各种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组织层级化、组织幅度等概念。

难点:各种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

3.基本要求

1)理解组织的含义;

2)理解组织部门化的原则;

3)掌握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及其设计原则;

4)掌握主要组织结构类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5)掌握组织层级化、组织幅度等概念。

第9单元 人力资源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方法、员工招聘与解聘的方法、确定员工的各种培训,绩效评估作用及过程,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和原则。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和原则、绩效评估的过程。

难点: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

3.基本要求

1)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方法;

2)了解员工招聘与解聘的方法,确定员工的各种培训;

3)掌握绩效评估方法;

4)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和原则。

第10单元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2学时)

1.教学内容

面对当前复杂的环境,组织变革是经常发生的。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组织变革的原因及必要性,变革中的压力与冲突,组织文化等,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以及如何化解阻力,保证变革顺利实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组织变革的理论和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组织变革面临的阻力以及如何化解阻力。

难点:组织变革面临的阻力以及如何化解阻力。

3.基本要求

1)掌握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

2了解组织变革的原因及必要性;

3变革中的压力与冲突,组织文化等;

4)掌握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以及如何化解阻力,保证变革顺利实施。

第11单元 领导概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领导的好坏是决定群体和组织能否生存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的领导风格类型,领导特性论、领导的作用、领导权力的来源等理论;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与联系、领导行为论、领导情景论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与联系、领导行为论、领导情景论。

难点:领导行为论、领导情景论。

3.基本要求

1了解不同的领导风格类型;

2了解领导特性论、领导的作用、领导权力的来源等理论;

3)掌握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与联系、领导行为论、领导情景论等。

第12单元 激励(2学时)

1.教学内容

激励实务,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激励的基本概念、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论、X理论和Y理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激励的基本概念,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论、X理论和Y理论。

难点: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论、X理论和Y理论。

3.基本要求

1了解激励实务;

2了解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

3掌握激励的基本概念、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论、X理论和Y理论。

第13单元 沟通(2学时)

1.教学内容

沟通的概念及作用;组织冲突的管理和有效谈判的实现,沟通的类别及各自的特点;沟通的概念及其过程,有效沟通的障碍与实现。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沟通的概念及其过程,有效沟通的障碍与实现。

难点:有效沟通的障碍与实现。

3.基本要求

1)了解沟通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组织冲突的管理和有效谈判的实现;

3)了解沟通的类别及各自的特点;

4)掌握沟通的概念及其过程,有效沟通的障碍与实现。

第14单元 控制与控制过程(2学时)

1.教学内容

控制是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危机与管理控制,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要求等,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的类型、控制的基本理论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难点:控制的基本理论。

3.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危机与管理控制;

2了解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要求;

3掌握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的类型、控制的基本理论。

第15单元 控制方法(2学时)

1.教学内容

预算控制等各种控制方法的概念、原理、运用过程,学会应用控制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生产控制方法、财务控制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生产控制方法、财务控制方法。

难点:生产控制方法、财务控制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预算控制等各种控制方法的概念、原理、运用过程;

2掌握生产控制方法、财务控制方法。

第16单元 管理的创新职能。(2学时)

1.教学内容

了解管理创新的概念、基本内容、过程和组织,了解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基本掌握创新的作用及一般过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管理创新及其作用、创新的过程。

难点: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3.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创新的概念、基本内容、过程和组织;

2)掌握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3)掌握创新的作用及一般过程。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综合成绩平时表现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成绩考核方式可采用开卷/闭卷/半开卷等形式。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专题训练和课堂讨论等环节,综合给出考核成绩。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 焦叔斌,杨文士管理学(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编写人:刘妍妍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系统分析》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系统分析》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4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运筹学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专业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的能力。结合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以及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系统工程中各种结构分析、预测、评价等方法,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或解决交通系统中的问题。

2.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介绍系统及系统工程的概念及理论,交通运输系统及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特点及发展,运输系统分析方法、运输系统预测方法、运输系统优化控制方法、运输系统评价及运输系统决策等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系统工程的观点及原理,熟练掌握系统工程的预测、评价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于系统工程方法论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能力。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舒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 吕永波. 系统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澜,王琳等.交通运输系统分析[M].四川:西南铁道出版社, 2012

[3] 彭其渊等.交通运输系统工程[M].四川:西南铁道出版社,2018

 


Traffic System AnalysisCourse Description

Term2-2

Course TitleTraffic System Analysis

Course CodeJT01L1104

Prerequisite CoursesOperations Research (B)

Credit/Hours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e subject of this course is transportation undergraduate, which is the basic education platform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stem analysis and apply them to the ability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mbining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ystem engineering,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we can master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structural analysis,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in system engineering, and use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s to analyze or solve problems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system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systems and transport systems engineering, transport system analysis methods, transport system forecasting methods, transport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control methods, transportation system evalu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decision-making, etc..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persp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system engineering, master the foreca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apply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交通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04

2. 课程名称:交通系统分析

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运筹学B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专业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的能力。结合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以及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系统工程中各种结构分析、预测、评价等方法,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或解决交通系统中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介绍系统及系统工程的概念及理论,交通运输系统及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特点及发展,运输系统分析方法、运输系统预测方法、运输系统优化控制方法、运输系统评价及运输系统决策等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系统工程的观点及原理,熟练掌握系统工程的预测、评价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于系统工程方法论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能力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第1单元 系统与运输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系统的概念及系统特性,系统思想的形成,系统理论的构成及主要观点,系统的分类,以及运输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特征。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系统的概念及特性,运输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难点:系统的特性。

3.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思想的形成,系统理论的构成及主要观点;

2掌握系统的概念及特性,交通运输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特征。

第2单元 系统工程与运输系统工程(2学时)

1.教学内容

系统工程的概念,系统工程的本质与特点,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系统工程的一般方法,系统工程的技术内容,运输系统工程的含义及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系统工程的概念、系统工程的一般方法、运输系统工程的含义。

难点:系统工程的一般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统工程的技术内容;

(2)理解系统工程的本质与特点;

(3)掌握系统工程的概念,系统工程的方法论,运输系统工程的含义及内容。

第3单元 运输系统分析(4学时)

1.教学内容

系统分析的概念和内容,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系统目的分析的意义、原则和内容,运输系统结构分析意义、内容和方法,运输系统与环境影响的分析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系统分析的原则,硬系统分析方法与软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及区别,系统结构分析方法等。

难点:硬系统分析方法与软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及区别等。

3.基本要求

(1)理解系统分析的概念、目的及内容,建立运输系统合理结构的意义;

(2)掌握系统分析的原则,硬系统分析方法与软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及区别,系统结构分析方法等。

第4单元 运输系统预测(6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系统预测的意义及作用,运输系统预测的步骤和方法分类,几种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应用要点及优缺点做了说明。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系统预测的步骤,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等定性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等定量预测方法。

难点:加权平滑法、指数平滑法等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的应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系统预测的意义及作用;

(2)理解运输系统预测的步骤和方法分类;

(3)掌握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等定性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等定量预测方的应用。

第5单元 运输系统优化控制(6学时)

1.教学内容

网络图的基本原理及类型,网络图的组成,网络图的绘制步骤,网络图事项时间参数、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以工期最短、费用最低、资源最优为目标的网络图的优化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网络图的组成,网络图的绘制步骤,网络图事项时间参数、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网络图的优化。

难点:网络图的绘制,网络图事项时间参数、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

3.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优化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2)理解网络图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3)掌握网络图的绘制、时间参数计算以及网络图的优化。

第6单元 运输系统评价(8学时)

1.教学内容

运输系统评价的概念,运输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如何进行运输系统的技术评价、经济评价以及综合评价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运输系统的经济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综合评价方法等。

难点: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运输系统评价的概念;

(2)理解运输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和内容;

(3)掌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等。

第7单元 运输系统决策(6学时)

1.教学内容

决策问题的基本概念,运输系统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要素及程序,运输系统决策问题的分类;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包括:悲观准则、乐观准则、折中准则和遗憾值准则;风险型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最大期望收益值法以及最小期望损失值法;运输系统对策问题,几种基本的对策问题的求解方法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用决策益损值表和决策树求解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和风险型决策问题,多阶段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求解。

难点:多阶段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求解。

3.基本要求

(1)了解决策问题的基本概念,运输系统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要素及程序,运输系统决策问题的分类;

(2)掌握如何运用决策益损值表和决策树求解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和风险型决策问题,多阶段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求解。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成绩考核方式可采用开卷/闭卷/半开卷等形式。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专题训练和课堂讨论等环节,综合给出考核成绩。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舒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 吕永波. 系统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 刘澜,王琳等.交通运输系统分析[M].四川:西南铁道出版社, 2012

[3] 彭其渊等.交通运输系统工程[M].四川:西南铁道出版社,2018

 

 

编写人:聂正英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101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大类专业本科生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空间数据库的基本建库方法、常用的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学科与交通运输学科之间建立一座新的桥梁,为学生将来从事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实际工作或研究工作提供一个重要工具。

2.课程主要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相关概念及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平面表达,地图投影;空间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及其比较,空间拓扑;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空间数据查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网络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桌面软件的应用。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式,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利用软件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问题。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汤国安, 赵牡丹等. 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 刘学军, 徐鹏.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黄杏元, 马劲松.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3)[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陈述彭, 鲁学军.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Course Description

Term2-2

Course Title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CodeJT01L2101

Prerequisite CoursesComputer FoundationDatabase Application Foundation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spatial data, the basic method of building spatial database, the commonly used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epartment,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ed application software.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space, to build a new bridge between computer science and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tool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practical work or research work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basic knowledge of GIS: related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of GIS; description methods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plane express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map projection; spatial data structure: raster data structure and vector data structure, and comparison of two data structures, spatial extension. Spatial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basic tools and methods of data acquisition, editing and processing of spatial data;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patial analysis: spatial data query, buffer analysis, overlay analysis, spatial network analysis;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desktop software. The teaching focus of this course i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data management mode of GIS, grasp the basic methods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use GIS software to solve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101

2.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大类专业本科生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空间数据库的基本建库方法、常用的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学科与交通运输学科之间建立一座新的桥梁,为学生将来从事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实际工作或研究工作提供一个重要工具。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概念及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空间信息的平面表达,地图投影;空间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以及两种数据结构的比较,空间拓扑;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空间数据查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网络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桌面软件的应用。此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式,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来解决一些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问题。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24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2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1单元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4学时)

1.教学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功能及特点,演示基于GIS技术的应用系统,如:实时交通、路径查询(GoogleBaidu),Google Earth等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难点: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功能及特点。

3.基本要求

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功能及特点。

2单元 空间信息基础(2学时)

1.教学内容

地理空间表达,地理坐标系,地图投影与地图比例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地理空间表达,地理坐标。

难点:掌握地图投影与地图比例尺。

3.基本要求

1)掌握地理空间表达,地理坐标;

2)掌握地图投影与地图比例尺。

3单元 GIS数据结构及空间数据库(4学时)

1.教学内容

地理实体及其描述,矢量模型的概念、拓扑型数据结构的概念及特点,栅格模型的概念及特点,与矢量模型的区别,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矢量模型的概念、拓扑型数据结构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栅格模型的概念及特点,与矢量模型的区别,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

3.基本要求

1)掌握矢量模型的概念、拓扑型数据结构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栅格模型的概念及特点,与矢量模型的区别,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

4单元 空间数据采集和空间数据的处理(4学时)

1.教学内容

数据来源、采集,对已有数据的收集,空间数据处理、加工,数据库存储,数据质量和数据标准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数据处理、加工,数据库存储。

难点:数据质量和数据标准。

3.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处理、加工,数据库存储;

2)理解数据质量和数据标准。

5单元 空间分析(6学时)

1.教学内容

空间分析模型,栅格、矢量数据基本分析方法,空间数据其他分析方法,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分析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空间分析模型,栅格、矢量数据基本分析方法。

难点:基本空间分析,高级空间分析。

3.基本要求

1)掌握空间分析模型,栅格、矢量数据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基本空间分析,高级空间分析。

6单元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GIS-TITS,关于交通的具体应用,如交通规划、道路客运综合服务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GIS-TITS

难点:掌握交通的具体应用。

3.基本要求

1)掌握GIS-TITS

2)掌握交通的具体应用。

7单元 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2学时)

1.教学内容

虚拟现实、移动GISWeb GISGIS云服务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虚拟现实、移动GISWeb GISGIS云服务基本内容。

难点:虚拟现实、移动GISWeb GISGIS云服务基本原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虚拟现实、移动GISWeb GISGIS云服务基本内容;

2)虚拟现实、移动GISWeb GISGIS云服务基本原理。

(二)实验教学内容(上机8学时)

实验1 GIS专业软件使用(2学时)

实验内容:GIS专业软件的安装;基本图形的绘制。

实验2 数据矢量化(2学时)

实验内容:地图数据采集、地图数据编辑、矢量化指定数据的方法。

实验3 制作地图(4学时)

实验内容:绘制指定地图;掌握专题地图的绘制。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成绩考核方式可采用开卷/闭卷/半开卷等形式。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专题训练和课堂讨论等环节,综合给出考核成绩。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汤国安, 赵牡丹等. 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 刘学军, 徐鹏.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黄杏元, 马劲松.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3)[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陈述彭, 鲁学军.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编写人:贾向权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属于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的专业知识与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组网和网络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当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原理、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Internet 的结构与TCP/IP协议的构成与应用开发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技能和从事网络开发的基本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理论环节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常见网络协议的作用以及网络的一些基础应用。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网络的软硬件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方法。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勇,邹广慧.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蔡皖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七版)[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社,2017


Computer Network and Internet Course Description

Term2-1

Course TitleComputer Network and Internet

Course CodeJT01L2203

Prerequisite Courses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Hours /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platform course for freshman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e students should gain the ability of re-study with network help, 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y. By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computer networks, the principles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network protocol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et, the professional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CP/IP protocol composition as well a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re required to be mastered.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able to apply computer networks and basic skills for web development.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s the principles of computer network, the role of frequently-used network protocols and som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he practical part of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s the basic methods of network software and hardware plann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3

2.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3. 课程结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属于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的专业知识与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组网和网络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开发的专业教育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当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原理、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Internet 的结构与TCP/IP协议的构成与应用开发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技能和从事网络开发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专业知识和发展动态,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开发技能。由于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涉及的领域比较广的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考虑到本课程的专业知识更新比较快,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本课程具体应用实例或产品方面的信息量,以不断充实授课内容,并且所有单元节应给出相应英文标题及术语英文读法。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着重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初步掌握网络的软硬件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方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24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2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0个单元:

1单元 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并分析其原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类。

难点:国内外对计算机网络的研究热点问题及有关的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3.基本要求

1)理解国内外对计算机网络的研究热点问题及有关的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2)了解NII的基本概念及我国公共数据网发展的现状;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类。

2单元 数据通信基础(4学时)

1.教学内容

数据通信系统、传输介质、数据传输原理与传输技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数据通信系统,数据传输介质

难点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其方式

3.基本要求

1)理解信道与信号的关系,信道容量及复用问题,基带传输、载波传输和信号调制问题;

2)了解数据交换编码、传输方式、同步等概念;

3)着重掌握模拟、数字通信,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线路连接方式与通信方式;

4)掌握数据传输介质方面说明常见传输介质的特点、性能及相关的标准;

5掌握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其方式。

3单元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学时)

1.教学内容

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结构。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结构。

难点ISO OSI/RM体系当中各个层次的功能、结构、主要原理和协议

3.基本要求

1)理解ISO OSI/RM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

2)了解有关网络地址(用户地址、网络地址、物理地址)、服务模式、网络协议与操作系统、网络性能等概念;

3)理解和掌握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结构;

4)理解和掌握ISO OSI/RM体系当中各个层次的功能、结构、主要原理和协议。

4单元 网络拓扑结构及访问控制(2学时)

1.教学内容

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网络拓扑的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网络拓扑的特点。

难点共享介质访问的冲突产生原因、消解控制的基本思路及其算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网络拓扑的特点;

2)了解ALOHA访问控制方式,并以此为基础理解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的基本思路,了解访问控制的原理、方法,重点理解CSMA方式中的冲突产生、判定、冲突控制的方式;

3)掌握环网令牌访问控制方式。

5单元 局域网技术(2学时)

1.教学内容

局域网的概念、参考模型,局域网地址的概念,LAN组网的相关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参考模型LAN组网的主要硬件特点及其选择。

难点局域网地址(MAC)的基本概念,IEEE802协议族中几种LAN的特征

3.基本要求

1)理解局域网地址(MAC)的基本概念,IEEE802协议族中几种LAN的特征;

2)了解FDDISwitch LANVLAN的特征、协议体系、组成

3)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参考模型,LAN组网的主要硬件特点及其选择。

6单元 广域网技术(2学时)

1.教学内容

广域网的概念、参考模型、构成方式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参考模型及其构成方式。

难点WAN中的地址与路由问题

3.基本要求

1)理解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参考模型及其构成方式

2)了解PSDN(X.25)Frame RelayISDN的基本特征、协议结构及模型、业务功能、接入方式以及SLIP/PPP协议的特点及原理;

3)掌握WAN中的地址与路由问题。

7单元 网络互联与Internet2学时)

1.教学内容

网络互联与Internet的产生发展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网络互联的产生、中间节点在网络互联中的作用、网络互联实现的基本思路。

难点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中的作用

3.基本要求

1)理解TCP/IP协议与OSI/RM模型的异同

2)了解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Internet的产生及发展;

3)掌握TCP/IP协议的基本结构。

8单元 IP协议族(2学时)

1.教学内容

IP协议族的相关原理、分类、构成、基本特点和功能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IP寻址及路由的基本原理,理解IP寻址的思路、IP网关(路由器)、IP路由表的构成、路由表搜索问题。

难点IP寻址和路由的基本思路、IP子网划分及判定

3.基本要求

1)理解IP地址的概念

2)了解IP协议族的构成,ARP/RARPICMP协议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3)重点掌握IPv4IP地址的构成、分类、IP子网的构成等概念TCP/IP协议的基本结构;

4)掌握IP寻址及路由的基本原理,理解IP寻址的思路、IP网关(路由器)、IP路由表的构成、路由表搜索问题。

9单元 TCPUDP协议(2学时)

1.教学内容

TCPUDP协议族的相关原理、基本特点和功能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TCPUDP协议族的基本特点,基于socketTCPUDP应用的工作过程。

难点TCP协议功能、接口与套接字(socket)的概念

3.基本要求

1)理解TCPUDP协议族的基本特点,基于socketTCPUDP应用的工作过程

2)了解基于socket进行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

3)掌握TCP协议功能、接口与套接字(socket)的概念。

10单元 TCP/IP协议族中的高层协议(2学时)

1.教学内容

TCPUDP协议族的相关原理、基本特点和功能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FTPTELNETSMTP/POPHTTP协议的构成、原理与相关服务。

难点HTTP协议为核心阐述WWW服务

3.基本要求

1)理解TCP/IP协议族中高层协议的基本功能和特点,Web服务的基本原理

2)了解HTTPHTMLWWW的关系,Web应用开发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3)掌握FTPTELNETSMTP/POPHTTP协议的构成、原理与相关服务。

(二)上机教学内容(共8学时)

上机实验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学时)

1.实验内容

1)掌握交换机的配置途径与手段;

2)掌握使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3)掌握为交换机配置安全指令。

上机实验2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配置(2学时)

1.实验内容

1)了解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

2)组件包含无线网卡和有线网卡的星型混合式局域网;

3)对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以及无线网络客户端进行设置。

上机实验3 DNS服务器的配置(2学时)

1.实验内容

1)了解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

2)组件包含无线网卡和有线网卡的星型混合式局域网;

3)对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以及无线网络客户端进行设置。

上机实验4 常用网络检测命令(2学时)

1.实验内容

1)掌握Ping命令的格式、基本应用、常用参数;

2)掌握Ipconfig命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Tracert命令的格式和参数。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课堂讨论、上机、提问、作业、考勤等),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有开/闭卷、大作业、小论文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勇,邹广慧.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蔡皖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七版)[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社,2017

 

 

编写人:张宇诺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工程》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工程》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5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交通工程是交通运输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性较强,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重特点。该课程将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交通问题的运筹与创新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在交通领域中的位置和定位,从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延误、流量、速度和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等方面概要介绍其主要内容,为特色课程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任福田,刘小明.交通工程学(第3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徐吉谦,陈学武.交通工程总论(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吴芳.交通工程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 王炜,过秀成等.交通工程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Traffic EngineeringCourse Description

Term2-2

Course TitleTraffic Engineering

Course CodeJT01L1202

Prerequisite CoursesNothing

Hours /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raffic Engineering” i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It is comprehensive and has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The course combines transportation, roads, environment, energy and other aspect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in the unified roadway to study, in order to seek the largest road capacity, the least traffic accidents, the fastest running speed and the most transportation cost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lan with the least impact on the province,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lowest energy consumption, so as to achieve safety, speed, economy, convenience, comfort, energy saving and low polluti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further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plan and innovate on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location and positioning in the transportation field, from th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and vehicles, traffic volume, speed, traffic density, delay, flow, speed and densit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traffic flow theory and road capacity are laid out,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each special course.

 


《交通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05

2. 课程名称:交通工程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在交通领域中的位置和定位,从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延误、流量、速度和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等方面概要介绍其主要内容,为特色课程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交通问题的运筹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交通安全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在交通领域中的位置和定位,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延误,流量、速度和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等内容,要求理解流量、速度和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重点掌握交通量、延误、通行能力相关理论及相应调查方法并能进行数据计算分析,了解交通流相关理论。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24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2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8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工程学的起源、历史和现状,交通工程学在交通领域中的位置和定位等,交通系统的概念,以及交通工程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行业的对接等,使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就业去向具有概略的认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系统的概念,以及交通工程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行业的对接。

难点:交通系统的概念。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系统的概念,以及交通工程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行业的对接;

2)了解交通工程学的起源、历史和现状。

2单元 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4学时)

1.教学内容

驾驶员、行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驾驶员、行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

难点:驾驶员、行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

3.基本要求

理解并掌握驾驶员、行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

3单元 交通量(4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量的定义、表达方式、时空分布以及交通量资料,确定道路分级、道路几何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评定已有道路的使用情况、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程度等方面的应用,交通量调查方法:人工计数法、流动车法、摄像法、自动计数法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量的定义、表达方式、时空分布;统计交通量的方法。

难点:交通量的表达方式、时空分布;统计交通量的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交通量的定义、表达方式、时空分布;交通量调查方法

2)了解确定道路分级、道路几何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评定已有道路的使用情况、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程度等方面的应用

4单元 车速(4学时)

1.教学内容

各种车速的定义、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的区别与联系、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以及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车速频率分布,15%位、85%位和50%位特征地点车速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各种车速的定义、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的区别与联系;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以及地点车速;车速频率分布,15%位、85%位和50%位特征地点车速等。

难点: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的区别与联系;车速频率分布,15%位、85%位和50%位特征地点车速等。

3.基本要求

1)理解各种车速的定义、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的区别与联系;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以及地点车速;

2)了解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

3)掌握车速频率分布,并得到15%位、85%位和50%位特征地点车速等。

5单元 交通密度(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密度的定义、表示方法、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以及交通密度资料的应用;交通密度调查的出入量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密度的定义、表示方法、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

难点: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密度资料的应用

2)理解并掌握交通密度的定义、表示方法、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

6单元 延误(2学时)

1.教学内容

各种延误的定义、影响行车延误的因素;路段行车延误调查的输出-输入法和跟车法,交叉口延误调查的车牌照法、点样本法以及HCM2000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路段行车延误调查的输出-输入法和跟车法,交叉口延误调查的车牌照法、点样本法以及HCM2000

难点:路段行车延误调查的输出-输入法和跟车法,交叉口延误调查的车牌照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各种延误的定义、影响行车延误的因素;

2)掌握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公共汽车交通优先设计、公共汽车停靠站优化设计。

7单元 交通量、速度和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2学时)

1.教学内容

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直线关系模型、对数关系模型和指数关系模型以及适用情况,交通量-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特征描述,交通量-速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特征描述。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直线关系模型、对数关系模型和指数关系模型以及适用情况,交通量-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特征描述,交通量-速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特征描述。

难点: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直线关系模型、对数关系模型和指数关系模型以及适用情况,交通量-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特征描述,交通量-速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特征描述。

3.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直线关系模型、对数关系模型和指数关系模型以及适用情况;

2)理解并掌握交通量-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特征描述,交通量-速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特征描述。

8单元 交通流理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流的概率统计分布: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跟驰理论,排队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交通流的概率统计分布: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跟驰理论,排队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重点: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跟驰理论,排队论。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流的概率统计分布: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跟驰理论,排队论;

2)了解交通流的概率统计分布: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9单元 道路通行能力(2学时)

1.教学内容

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概念;路段的通行能力、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匝道连接处的通行能力、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路段的通行能力、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匝道连接处的通行能力、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难点:路段的通行能力;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3.基本要求

1)理解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概念;

2)掌握路段的通行能力、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匝道连接处的通行能力、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共8学时)

实践设计是学生在完成交通工程理论教学内容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教学内容。实践内容包括交通流量调查分析和延误调查分析两部分:

1.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调查(4学时)

采用人工计数法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流量流向调查并绘制出流量流向图。具体安排如下:

一、调查地点及时间

根据教学安排确定。

二、调查内容及人员分配

1、调查内容:根据实地观察绘制交叉口草图(主要包括机动车车道数、车道宽度、车道功能、非机动车车道数),各进口直行、左转、右转交通流量。

2、分组情况:共分四个大组,选一名同学为组长;每个大组分四个小组。

3、具体分工:大组中每个小组,一人负责绘制交叉口草图(最后一个大组绘制一个总的交叉口的草图),一人负责直行车辆的调查,一人负责左转车辆的调查,一人负责右转车辆的调查。(具体分工各组自己掌握)。

三、提交内容

调查完以后以大组为单位,每组提交一份实践报告,报告内容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1、交叉口的实地考察草图

2、基本情况调查表

3、进口机动车流量调查表(可自拟)

4、进口车流量的简单分析

5、交叉口机动车流量汇总表

6、交叉口流量流向图

2. 交叉口停车延误调查(4学时)

采用点样本法调查车辆在交叉口引道上的停车延误。

一、调查地点及时间

根据教学安排确定。

二、调查内容及人员分配

1、调查内容:根据实地观察绘制交叉口草图(主要包括机动车车道数、车道宽度、车道功能、非机动车车道数),各进口直行、左转、右转交通流量。

2、分组情况:共分四个大组,选一名同学为组长;每个大组分四个小组。

3、具体分工:大组中每个小组,一人负责绘制交叉口草图(最后一个大组绘制一个总的交叉口的草图),3-4人负责调查(1人负责秒表报时间,1人负责清点停车线后面车辆数并记录到表中,1-2人负责清点停驶数和不停驶数,具体分工各组自己掌握)。

三、提交内容

调查完以后以大组为单位,每组提交一份实践报告,报告内容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1.交叉口的实地考察草图

2.基本情况调查表

3、交叉口入口车辆延误调查表(可自拟)

4、交叉口入口延误计算分析(总延误、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停车)延误、每一入口车辆的平均(停车)延误,停驶车辆百分比等)注:要对计算结果进行阐述分析。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成绩考核方式可采用开卷/闭卷/半开卷等形式。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实践和课堂讨论等环节,综合给出考核成绩。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任福田,刘小明.交通工程学(第3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徐吉谦,陈学武.交通工程总论(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吴芳.交通工程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 王炜,过秀成等.交通工程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编写人: 王会会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6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64 / 4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要给学生讲授比较系统的车站及枢纽设备布置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对车站布置图形进行分析、计算和绘制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进行设计,对新建和改建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初步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工作创造条件。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站场设计技术条件,中间站,技术站,调车驼峰,客运站,货运站及铁路枢纽等。其中中间站主要介绍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三类车站;技术站主要介绍区段站和编组站两大类车站,是本课程重点学习的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 刘其斌,马桂贞铁路车站与枢纽(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区段站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4] 吴家豪编组站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1977.


Railway Station and Terminal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Railway Station and Terminal

Course CodeJT01L1106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Hours/Credit64/4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required on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give students lectures about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ystematic equipment layout of hub and stationsso that students get the basic skills of station layout graphics for analysis, calculate and plot, and become capable of intermediate stations, stations and marshalling zone station designing,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plan; creating conditions for after graduation engaged in railway technology manage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work.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ncludes: station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intermediate stations, technical stations, shunting hump, passenger stations, freight stations and railway hub.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06

2. 课程名称铁路站场与枢纽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4. 学时/学分:64 / 4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属于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要给学生讲授比较系统的车站及枢纽设备布置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对车站布置图形进行分析、计算和绘制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进行设计,对新建和改建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初步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工作创造条件。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铁路站场设计技术条件,中间站,技术站,调车驼峰,客运站,货运站及铁路枢纽。要求理解站场设计的相关技术条件,特别是坐标及线路有效长的计算;重点掌握技术站,特别是技术站布置图的分析及选择;理解相关客运站和货运站的作业、设备和布置图;了解中间站、调车驼峰及铁路枢纽。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56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56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1单元 站场设计技术条件14学时)

1.教学内容

线路种类,铁路限界及相邻线间距离;道岔,线路连接形式,车场,站场咽喉;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的规定,警冲标、信号机位置,坐标及线路有效长的计算;站坪长度,站场平、纵断面,进出站线路与车站两端加、减速地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相邻道岔岔心间距的计算方法;各种连接设备的中心线比例尺绘制方法;线路有效长的推算方法。

难点:警冲标、信号机与钢轨绝缘相互位置的确定方法,线路有效长的推算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三种限界,常见相邻线间距离;道岔的种类、特点,各种线路连接方式,梯线的分类及各种梯线的特点,各种车场类型及特点;站坪在铁路平、纵断面上的布置,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车站线路平、纵断面的规定;

2)理解车站线路的种类;线路连接设计中fdg 的作用和设计要求;影响线路有效长的有关因素;站坪的概念;

3)掌握常见线路、道岔的编号方法,道岔的几何要素,一般设计中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相邻道岔岔心间距的计算方法;各种连接设备的中心线比例尺绘制方法;有效长的确定方法,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查定方法,警冲标、信号机与钢轨绝缘相互位置的确定方法,线路有效长的推算方法。

2单元 中间站(4学时)

1.教学内容

中间站分布;会让站、越行站布置图;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中间站布置图;中间站的站线,客货运业务设备,安全线、避难线的设置;中间站的改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布置图。

难点:安全线、避难线的设置。

3.基本要求

1)理解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的作业、设备和常用图形;

2)了解中间站的设备配置,安全线、避难线的作用和设置条件,中间站改建的常见情况。

3单元 技术站(24学时)

1.教学内容

技术站的分布及分类,技术站的作业及设备;技术站作业流程与设备配置,布置图分析方法,区段站、编组站布置图分析,技术站布置图的选择;编组站车场中轴线的确定,各车场线路数目的确定,编组站各车场及线路的平、纵断面设计,车场咽喉区的布置及设计;辅助调车场及箭翎线设计;车站咽喉、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编组站到达场、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编组站编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技术站主要设备的配置;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分析;编组站布置图分析;编组站咽喉区设计。

难点: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分析;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技术站布置图的选择;编组站车场中轴线的确定,各车场线路数目的确定,编组站各车场及线路的平、纵断面设计;区段站咽喉区设计;辅助调车场及箭翎线设计;

2)理解技术站的主要任务,技术站的分布及分类,技术站的主要作业及设备;枢纽区段站车流分类及作业特点;一级三场、二级四场、二级三场、三级三场、三级六场编组站布置图的特点、各项作业流程、优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图形的适用范围,能够绘制以上图形的布置草图;编组站咽喉区设计;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3)掌握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能够分析技术站主要设备的配置,会分析技术站布置图;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分析。

4单元 调车驼峰(2学时)

1.教学内容

驼峰的组成及分类,现代化驼峰设备,驼峰调速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驼峰的组成、分类。

3.基本要求

1)了解驼峰自动化调速系统的分类、特点;

2)理解驼峰的组成、分类、各项驼峰设备。

5单元 客运站(4学时)

1.教学内容

客运站作业及设备,客运站、客车整备所、正线、客运机务段和车辆段的相互位置,客运站布置图;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及其方式,客车整备所的设备及布置图;高铁车站布置图,高速站与既有站合并设置。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客运站、客车整备所、正线、客运机务段的相互位置,客运站布置图;客车整备所的作业方式及布置图。

难点:客车整备所的布置图。

3.基本要求

1)理解客运站作业及设备,客运站、客车整备所、正线、客运机务段的相互位置,熟悉客运站布置图分类及其优缺点;高铁车站布置图;

2)了解客车整备所的作业、设备及布置图;高速站与既有站合并设置。

6单元  货运站(6学时)

1.教学内容

综合性货运站的作业及设备,货运站布置图;集装箱办理站的分类、作业及设备,集装箱办理站的平面布置;换装站分类、作业及设备,换装站布置图;工业站、港湾站设置方案及路企交接方式,工业站、港湾站布置图;重载运输车站分类、作业及设备,重载列车装卸站布置图;轮渡站的作业、设备及布置图。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换装站、工业站作业及布置图;

难点:港湾站作业及布置图。

3.基本要求

1)理解换装站、工业站、港湾站的作业、设备及布置图;

2)了解综合性货运站的作业及设备、布置图形及运转设备的设置;集装箱办理站、重载运输装卸站、轮渡站的作业、设备及布置图。

7单元 铁路枢纽(2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枢纽的概念及有关设备、枢纽图形的分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枢纽的概念及有关设备、枢纽图形的分类。

难点:枢纽图形的分类。

3.基本要求

1)掌握铁路枢纽的概念及有关设备;

1)了解枢纽图形的分类。

(二)实践教学内容(共8学时)

1.车站线路有效长的计算(2学时)

选择简单的中间站图型,对其两端咽喉各有关点的坐标进行计算,推算各条线路实际有效长。

2.技术站布置图的绘制、分析(4学时)

分组将各技术站布置图的部分特点、作业流程、平行进路、优点、存在问题(交叉进路)、解决措施、适用范围等内容,用PPT以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每组选一人进行讲解。

3.车站咽喉区通过能力计算(2学时)

选取某一区段站布置图,确定到发场线路分工方案,对咽喉区进行道岔分组,推算咽喉区通过能力。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实践、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 刘其斌,马桂贞铁路车站与枢纽(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区段站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4] 吴家豪编组站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1977.

 

 

编写人:杜翠霞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铁路)旅客运输》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铁路)旅客运输》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2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是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铁路旅客运输的基本过程、铁路旅客运输的技术设备,铁路旅客运输计划,铁路旅客列车运行组织和列车工作组织,客运站工作组织和日常经营管理等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首先介绍旅客运输系统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其次介绍四种交通方式在不同方面的差别;再次介绍旅客运输的过程、旅客运输的技术设备、生产流程,引入旅客交通行为的相关理论,介绍旅客市场的调查与预测理论和几种预测方法;最后重点讲解铁路旅客运输的相关知识。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杜文.旅客运输组织(第3版)[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第3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王甦男,贾俊芳.旅客运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胡思继.交通运输学(第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RailwayPassenger Transportation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Railway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Course CodeJT01L1112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the core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transport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specialized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By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process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technical equipment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plan, railway passenger train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rain work organization, passenger station work organization and daily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knowledge,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lated work.

2.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related theories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secondly, it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s of fou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in different aspects; secondly, it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troduc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behavior, introduces the investigation and prediction theories and several prediction methods of passenger market; finally, it focuses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Knowledge


《(铁路)旅客运输》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2

2. 课程名称:(铁路)旅客运输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是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主要教授铁路旅客运输概述、铁路旅客运输技术设施、铁路旅客运输计划和日常工作计划、铁路旅客列车运行组织和列车工作组织、铁路客运站工作组织、旅客票价等内容。使学生掌握铁路旅客运输作业过程、方法及组织措施、铁路旅客运输的技术设备,明确各类运输计划与生产指挥关系,正确编制各类运输计划,掌握客运站工作组织和日常经营管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本概念及质量指标。

三、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首先介绍旅客运输系统的概念和相关理论,使学生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其次介绍四种交通方式在不同方面的差别,使学生理解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再次介绍旅客运输的过程、旅客运输的技术设备、生产流程,引入旅客交通行为的相关理论,介绍旅客市场的调查与预测理论和几种预测方法;最后重点讲解铁路旅客运输的相关知识。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0单元。

第1单元 旅客运输系统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旅客运输系统的构成,按运载工具分类的各客运交通系统的特点,国内外旅客运输的发展情况,掌握旅客运输的任务与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旅客运输系统的任务、特点

难点:国内外旅客运输发展情况的分析及一些典型系统的应用等。

3.基本要求

1了解旅客运输系统的构成;

2)了解按运载工具分类的各客运交通系统的特点;

3)了解国内外旅客运输的发展情况;

4)掌握旅客运输的任务与特点。

第2单元 各种旅客运输方式的差异与适应性(2学时)

1.教学内容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固定设备、移动设备上的不同特点,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综合效果与运输方式的适应性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综合效果与运输方式的适应性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难点:运输方式的适应性。

3.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固定设备、移动设备上的不同特点;

2掌握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综合效果与运输方式的适应性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第3单元 旅客运输市场与质量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旅客运输的技术设备、旅客运输生产流程,客运企业的组织机构,旅客交通行为理论;旅客运输市场调查与预测,几种调查方法;旅客运输质量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旅客运输生产流程;旅客运输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方法。

难点:旅客交通行为理论;旅客运输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旅客运输的技术设备、客运企业的组织机构,旅客交通行为理论;

2)掌握旅客运输生产流程;

3掌握旅客运输市场调查与预测,并掌握几种调查方法;

4)理解旅客运输质量管理理论。

第4单元 铁路旅客运输概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旅客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铁路旅客运输生产管理系统构成及各部门的职责,铁路客流分类方法,现阶段旅客列车种类。

2.教学重点

重点:铁路客流分类方法;旅客列车种类。

难点:铁路旅客运输生产管理系统构成及各部门的职责。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旅客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2)了解铁路旅客运输生产管理系统构成及各部门的职责;

3)掌握铁路客流分类方法,现阶段旅客列车种类。

第5单元 铁路旅客运输技术设施(4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旅客运输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包括客运站、客车整备所、动车段客运机车、客运车辆、动车组等;各种客运设施设备的定义、作用和类别等;客运站的站场设施,站线、旅客站台、跨线设备、检票口等;站房的组成、布置规则、站房建筑规模的计算;旅客、行包、车辆流线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客运设施的作用和类别;客运站的类别;站线、旅客站台、跨线设备、检票口;站房的组成、布置规则、站房建筑规模的计算;旅客、行包、车辆流线分析。

难点:站房建筑规模的计算;旅客、行包、车辆流线分析。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旅客运输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构成;

2)理解各种客运设施设备的定义、作用和类别等;

3)掌握客运站的站场设施,站线、旅客站台、跨线设备、检票口等;

4)掌握站房的组成、布置规则、站房建筑规模的计算;

5)掌握旅客、行包、车辆流线分析。

第6单元 铁路旅客运输计划和日常工作计划(6学时)

1.教学内容

客流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旅客运输计划的类别;客流计划的编制意义及编制过程;票额分配方法;铁路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铁路旅客运输主要运营指标,包括质量与效益等指标的计算。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旅客运输计划的类别;客流计划、票额分配计划编制;铁路旅客运输主要运营指标。

难点:铁路旅客运输主要运营指标的内涵及计算。

3.基本要求

1)了解客流调查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旅客运输计划的类别;

3)掌握客流计划的编制意义及编制过程;

4)掌握票额分配方法;

5)理解铁路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

6)掌握铁路旅客运输主要运营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与效益指标的计算。

第7单元 铁路旅客列车运行组织和列车工作组织(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影响因素、编制原则、编制方法;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的计算;旅客列车开行区段的确定、行车量的计算;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及运行详图的编制方法;动车组的运用与配置;旅客列车乘务工作与组织。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旅客列车开行区段的确定、行车量的计算;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的计算。

难点: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的计算。

3.基本要求

1)了解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影响因素、编制原则、编制方法;

2)掌握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的计算;

3)掌握旅客列车开行区段的确定、行车量的计算;

4)理解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及运行详图的编制方法;

5)了解动车组的运用与配置;

6)了解旅客列车乘务工作与组织。

第8单元 铁路客运站工作组织(4学时)

1.教学内容

客运站的财务管理、客车整备所的技术作业过程;客运站的生产管理,售票处、旅客乘降、客运服务工作等;客运站技术管理,技术作业过程的特点及内容、车场及线路的专业化、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和列车运行图的协调配合。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客运站的生产管理;客运站技术管理。

难点: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和列车运行图的协调配合。

3.基本要求

1)了解客运站的财务管理、客车整备所的技术作业过程;

2)掌握客运站的生产管理,售票处、旅客乘降、客运服务工作等;

3)理解客运站技术管理,技术作业过程的特点及内容、车场及线路的专业化、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

4)理解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和列车运行图的协调配合。

第9单元 铁路旅客运输经营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客运市场特点、市场构成、客运市场需求分析;铁路客运产品整体概念、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铁路客运产品的特点;客运市场细分;客运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客运市场信息管理;客票营销策略、优质服务策略、综合服务策略。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客运市场特点、市场构成、客运市场需求分析;铁路客运产品概念和特点。

难点:客运市场细分;客运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3.基本要求

1)掌握铁路客运市场特点、市场构成、客运市场需求分析;

2)掌握铁路客运产品整体概念、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铁路客运产品的特点;

3)了解客运市场细分;了解客运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4)了解客运市场信息管理;

5)了解客票营销策略、优质服务策略、综合服务策略。

第10单元 铁路旅客运输现代化(2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现代化发展方向;六大子系统的构成。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现代化发展方向;六大子系统的构成、流程及发展趋势等,包括铁路旅客运输管理系统、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铁路客运行包管理系统、铁路客运信息系统、旅客列车管理信息系统和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六大子系统的构成。

难点:六大子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功能。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现代化发展方向;

2)掌握六大子系统的构成;

3)了解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现代化发展方向;

4)了解六大子系统的构成、流程及发展趋势等。

五、课程的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杜文.旅客运输组织(第3版)[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第3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王甦男,贾俊芳.旅客运输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胡思继.交通运输学(第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编写人:刘妍妍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7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交通工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主要任务是探讨对现有道路交通设施,如何科学地采取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各种交通治理措施来提高其交通效益和交通安全,学习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管理与控制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通组织能力、交通管理能力、交通控制能力,能对点、线、面交通进行组织、管理、控制的分析研究及设计。

2.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包括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两部分,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交通管理和控制的实际应用和操作的内容,在交通控制部分重点介绍点控、线控、面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干线信号联动控制和区域协调控制的设计方法。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吴先宇.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 陈旭梅等.智能运输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3] 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第四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ourse CodeJT01L1107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Planning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Traffic Engineering

Hours/Credit48/3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e subject of this course is transportation undergraduate, which belongs to the cor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and is an important specialty course. The main task is to explore how to scientifically adopt various traffic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existing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traffic efficiency and traffic safety, and to lear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ultivate their traffic organization ability, traffic management ability and traffic control ability, and be able to analyze, research and design the point, line and surface traffic.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ncludes two parts: traffic management and traffic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basic theory and basic knowledge, we introduce the actual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the traffic control section, we introduce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oint control, wire control, and surface control.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basic methods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related courses, the principles and basic contents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amiliar with the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 single point signal control intersection, trunk signal linkage control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control design method.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07

2. 课程名称交通管理与控制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4. 学时/学分:48/3

5. 先修课程: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交通工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是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

本课程着重探讨对现有道路交通设施,如何科学地采取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各种交通治理措施来提高其交通效益和交通安全,学习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管理与控制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通组织能力、交通管理能力、交通控制能力,能对点、线、面交通进行组织、管理、控制的分析研究及设计。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包括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两部分,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交通管理和控制的实际应用和操作的内容,在交通控制部分重点介绍点控、线控、面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干线信号联动控制和区域协调控制的设计方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48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9个单元。

1单元 交通管理与控制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的目的和意义、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定义、基本原则、发展历程。

难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及措施。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2)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

3)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定义、基本原则(对应措施)及演变历程(特点)。

2单元 交通管理法规及标志标线(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法规及其内容、城市道路使用管理、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道路交通管理辅助设施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道路交通标志的定义及相关规定,道路交通标线的定义及相关规定。

难点:交通标志的分类、颜色及形状,交通标线的颜色、线条含义。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管理的基本法规、城市道路使用管理活动;

2)理解交通标线及交通标志的定义、设计原则;

3)掌握交通标志的构成要素、分类,交通标线的颜色及线条含义。

3单元 交叉口交通管理(8学时)

1.教学内容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及管理原则、平面交叉口功能区界定、平面交叉口接入窗口的辨识与管理、平面交叉口渠化、平面交叉口改良设计基本对策、立体交叉口及其交通管理、交通冲突技术简介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及特点、视距三角形的确定、平面交叉口的主要渠化措施及改良的基本思路、立体交叉口的类型及适用条件等。

难点:视距三角形的确定、平面交叉口的改良设计、交通冲突现象的分析等。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叉口交通管理原则和方式、平面交叉口功能区的定义、平面交叉口接入窗口的辨识及管理;

2)理解平面交叉口渠化的作用、原则、改良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改良实例;

3)掌握平面交叉口渠化的含义、主要渠化措施、改良设计的基本思路、立体交叉口的分类及适用条件、交通冲突等。

4单元 交通运行管理(14学时)

1.教学内容

行车管理、停车管理、步行交通管理、非机动车交通管理、公交优先通行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组织优化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单向交通及变向交通的特点、路段设置路内停车带的基本方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和措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等。

难点: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基本要求

1)了解车速管理的限速依据和措施、停车设施的分类及路外停车设施交通管理、步行交通管理与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的概念及思路;

2)理解专用道管理、路内停车设施的特点、公交优先通行管理的政策、交通需求管理的理念;

3)掌握单向交通和变向交通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路内停车带的设置方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和措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等。

5单元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6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控制的发展及分类、交通信号控制的设置依据、交通信号控制类型及基本参数、交叉口车流运动过程及特性、不同饱和状态下交叉口车辆延误模型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信号控制类型及基本参数的计算。

难点:交通信号控制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及计算、交叉口车辆延误模型。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控制的发展及分类、交叉口车流运动过程及特性;

2)理解交通信号控制的设置依据及利弊分析、不同饱和状态下交叉口车辆受阻情况及特点;

3)掌握交通信号控制类型的划分,基本参数的定义、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计算。

6单元 单交叉口信号控制(6学时)

1.教学内容

单交叉口信号控制类型、单交叉口定时信号控制设计、单交叉口感应信号控制设计、单交叉口智能信号控制设计、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饱和流率的观测与分析、单交叉口信号控制设计示例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信号控制方案的定义、单交叉口定时信号控制设计方法、单交叉口感应信号控制参数及类型划分和适用性分析等。

难点:单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设计及计算。

3.基本要求

1)了解单交叉口信号控制类型、单交叉口智能信号控制设计、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饱和流率的观测与分析;

2)理解单交叉口感应信号控制的基本原理、参数计算和检测器位置;

3)掌握单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设计及计算等。

7单元 干道多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4学时)

1.教学内容

干道信号联动控制基本概念及控制方式、干道联动控制相位差计算与配时设计、干道信号联动控制中的其他相位差计算方法、干道联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干道联动控制选用依据及适用性讨论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干道信号联动控制的基本参数、定时式干道联动控制方式、相位差的计算。

难点:数解法计算相位差。

3.基本要求

1)了解干道信号联动控制中的其他相位差计算方法、干道联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干道联动控制选用依据及适用性讨论;

2)理解图解法计算干道信号联动控制的相位差;

3)掌握干道信号联动控制基本概念及控制方式、数解法计算干道信号联动控制的相位差。

8单元 区域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2学时)

1.教学内容

区域协调控制类型与基本原理、离线优化区域协调控制系统、在线优化区域协调控制系统、SCOOT系统与SCATS系统的分析与比较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区域协调控制类型与基本原理、TRANSYT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选方法。

难点TRANSYT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选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区域协调控制类型与基本原理;

2)理解TRANSYT系统、SCOOT系统与SCATS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选方法。

9单元 高速干道交通控制(4学时)

1.教学内容

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方法、高速干道的智能交通控制、异常事件检测及应急管理系统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入口匝道控制的原理及控制方法。

难点:入口匝道的控制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高速干道智能交通控制的方法及控制系统、交通异常事件的检测、紧急救援系统及监控系统;

2理解并掌握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吴先宇.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 陈旭梅等.智能运输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3] 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第四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编写人:聂正英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铁路货物运输》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铁路货物运输》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8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工程力学(B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必修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充分运用交通运输设备及科学的货运组织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的要求,安全、迅速、经济、便利、环保地完成货物运输,以及研究阔大货物、危险货物、鲜活货物三大特种货物运输技术和组织的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进行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铁路货运组织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铁路货物运输基本条件、货物运输计划、货运站与货场、铁路货场管理、货车载重量利用、阔大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鲜活货物运输等内容,其中阔大货物重点分析了超长货物、集重货物、超限货物的装载技术条件,及阔大货物的加固。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盖宇仙.铁路货运组织(第四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 刘作义,郎茂祥铁路货物运输[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陈宜吉铁路货运组织(第三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3] 戴实铁路货运组织(第2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

Course CodeJT01L1108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Engineering MechanicsB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required on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get the ability to fully utilize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using organized scientific method, to satisfy customers’ requirements; to complete the transport of goods, as well as on large cargo, dangerous goods , perishables three special cargo transport technology disciplines and organizations conveniently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hile at a high efficient.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correctly complete cargo transport organizations,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skills of freight organizational work.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 freight transport plan, freight stations and freight yards, railway freight yard management, truck loading capacity utilization, transportation of large cargo,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transportation for fresh and live goods.


《铁路货物运输》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08

2. 课程名称铁路货物运输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4. 学时/学分:32 / 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工程力学(B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属于必修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充分运用交通运输设备及科学的货运组织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的要求,安全、迅速、经济、便利、环保地完成货物运输,以及研究阔大货物、危险货物、鲜活货物三大特种货物运输技术和组织的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进行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铁路货运组织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铁路货物运输基本条件、货物运输计划、货运站与货场、铁路货场管理、货车载重量利用、阔大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鲜活货物运输等内容。要求理解铁路货物运输基本条件,货运站与货场,货车载重量利用;了解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货场管理,危险货物运输和鲜活货物运输;掌握阔大货物的装载技术条件,特别是超长货物、集重货物、超限货物的装载。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4学时,上机讲授操作8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0单元。

1单元 铁路货物运输基本条件(7学时,其中上机3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货物运输种类,零担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铁路货物运到期限,铁路货物运输费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一批的办理条件;货票、货物运单,货运制票系统的操作过程;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的计算;铁路货物运输费用的计算。

难点:货运制票系统的操作过程。

3.基本要求

1)了解零担货物的分类、运输特点及零担车种类,铁路货物运输现行运价机制,铁路保价运输与运输保险;

2)理解铁路运输合同订立的形式,理解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环节,理解逾期到达货物违约金的计算;

3)掌握铁路货物运输种类,一批的概念及办理条件,货票、运单的性质及在运输过程中的传递流程;通过上机课程熟练铁路货运制票系统的操作过程。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的含义及计算,铁路货物运输费用的计算。

2单元 货物运输计划(3学时,其中上机3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货运组织优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合理运输的种类,直达运输与成组装车。

难点:铁路货运营销车站计划系统的操作。

3.基本要求

1)了解货物运输计划的分类与作用,铁路货物运输品名分类;

2)理解不合理运输的种类,直达运输与成组装车,均衡运输。通过上机课程熟练铁路货运营销车站计划系统的操作。

3单元 货运站与货场(5学时)

1.教学内容

货运站的分类及其配置图,货运业务集中化及枢纽内货运站的合理布局与分工,货场的分类及配置图,货场场库设备,货场装卸机械设备,货场的平面布置。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货场配置图类型;货场装卸线有效长的计算。

难点:货场的平面布置。

3.基本要求

1)了解货场主要类型;理解货场主要设备,了解铁路货场装卸机械设备的种类及用途;

2)理解货运站的作业及特点,货运站的分类及其配置图,货运业务集中化的意义及方式,枢纽内货运站专业化分工的方法,货场场库设备的配置及需要面积的计算,货场配线的种类及设置要求,货场货区的划分及其相互配置原则;

3)掌握货场配置图的类型。理解掌握货场装卸线有效长的计算。

4单元 铁路货场管理(2学时,其中上机2学时)

1.教学内容

货场管理概述,货场安全管理,专用线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专用线的管理。

难点:铁路货运事故处理系统的操作。

3.基本要求

1)了解货场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2)理解专用线的管理。通过上机课程熟悉铁路货运事故处理系统的操作。

5单元 货车载重量利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货车载重量利用指标,合理调配使用货车,巧装满载,货车静载重统计计划及统计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货车载重量利用指标的含义及计算。

难点:提高货车载重量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3.基本要求

1)了解货车静载重统计计划及统计分析,合理调配使用货车和巧装满载的方法;

2)理解提高货车载重量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3)掌握货车载重量利用指标的含义及计算。

6单元  阔大货物的装载技术条件(6学时)

1.教学内容

装运阔大货物的车辆,货物装载的基本技术条件,超长货物的装载,集重货物的装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货物装载的基本要求,货物重心位置的确定,超长货物的装载技术条件。

难点:货物重心位置的确定,集重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

3.基本要求

1)了解阔大货物的含义;

2)理解装运阔大货物的车辆及相关设备,理解集重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

3)掌握货物装载的基本要求,货物重心位置的确定,超长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

7单元 超限货物运输(4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限界,超限超重货物的定义及等级划分,超限货物的测量,超限货物超限等级的确定,超限货物的装运组织。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超限货物超限等级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难点:超限货物超限等级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超限货物的装运组织;

2)理解铁路限界,超限货物的测量;

3)掌握超限货物的定义、分类和等级,超限货物超限等级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8单元 阔大货物的加固(1学时)

1.教学内容

车辆运行中作用于货物上的力,装载加固实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辆运行中作用于货物上的力。

难点:阔大货物的装载加固要求及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车辆在运行中振动的主要形态,作用于货物上的力。

2)理解阔大货物的装载加固要求及方法。

9单元 危险货物运输(1学时)

1.教学内容

危险货物的分类,危险货物的受理承运和装卸安全,危险货物办理站。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危险货物的分类。

难点危险货物的受理承运和装卸安全。

3.基本要求

1)了解危险货物的性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措施;

2)理解危险货物的托运和承运要求,放射性物品的运输组织。

10单元 鲜活货物运输(1学时)

1.教学内容

鲜活货物运输设备,铁路鲜活货物运输组织。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鲜活货物运输设备。

难点铁路鲜活货物运输组织。

3.基本要求

1)了解鲜活货物的性质、运输设备;

2)了解鲜活货物的运输组织。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上机、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盖宇仙.铁路货运组织(第四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 刘作义,郎茂祥铁路货物运输[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陈宜吉铁路货运组织(第三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3] 戴实铁路货运组织(第2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编写人:杜翠霞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9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学分/学时:64/4 

先修课程:运筹学B,交通运输设备,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最有效地综合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及能力、完成营销任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通过学习车站工作组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技术计划及运输方案、运输调度工作等内容,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铁路运输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铁路运输工作和科研的初步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涵盖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车站工作组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和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等内容,同时涉及既有铁路和高速铁路,课程对应安排有课程作业,并结合课程设计进行学习。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第四版) [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胡思继.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 刘作义,郎茂祥.铁路货运组织[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与枢纽[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 彭其渊,王慈光.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

Course CodeJT01L1109

Prerequisite CoursesOperations Research (B)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Train Performanc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Hours /Credit64/4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re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s.Students studying in this course shoul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ailway stations and railway bureaus, and make the most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use of railway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capabilities, complete marketing tasks, and meet market needs Method, train students' ability to correctly solve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by studying station work organization, freight train marshalling plans, train operation maps, railway capacity, technical plans and transportation schemes, transportation dispatching work, etc. Basic theory and basic skills of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work, with initial ability to engage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work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rail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including: station work organization, freight train marshalling plan, train operation map and railway passing capacity, railway hub work organizatio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production plan, an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dispat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nvolves existing railways and high-speed railways. In addition, coursework is arranged for coursework, and learning is combined with course design.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JT01L1109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学分/学时:64/4 

先修课程:运筹学B,交通运输设备,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最有效地综合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及能力、完成营销任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为从事铁路系统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进行运输组织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涵盖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主要有车站工作组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和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等内容,同时涉及既有铁路和高速铁路,另外,课程对应安排有课程作业,并结合课程设计进行学习。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车站工作组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技术计划及运输方案、运输调度工作等内容,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铁路运输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铁路运输工作和科研的初步能力。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64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铁路运营科学的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动态,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特点,铁路行车组织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特点,铁路行车组织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

难点: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8个计划、方案的相互关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运输生产特点;

2)理解铁路科学生产管理方法及行车组织的内容;

3)掌握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有时间时可以安排课堂讨论:高速铁路及重载运输发展对铁路行车组织的影响。

第二部分 车站工作组织(16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单元:

1单元 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车站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作业及其分类,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站工作组织及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

难点: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3.基本要求

1)理解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

2)了解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

3)掌握车站作业及分类,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2单元 调车工作(6学时)

1.教学内容

调车工作理论,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工作特点,解体、编组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调车作业计划编制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调车作业计划编制的原理与方法,特别是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

2)了解调车工作理论;

3)掌握调车钩及调车程,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原理,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3单元 技术站工作组织(4学时)

1.  教学内容

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的概念,车列解编作业组织,货物作业车的取送作业组织,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概念的理解。

难点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

2)了解货车取送作业、车站信息及票据传输过程;

3)掌握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车列解编作业。

4单元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4学时)

1.教学内容

车站调度工作内容、意义,车站工作的统计和分析的内容及方法,车站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编制原理、内容,车站工作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本单元将结合课程设计进行学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站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车站调度工作内容。

难点:车站工作的统计和分析的内容及方法,车站工作主要指标计算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车站工作统计方法、车站工作指标;

2)了解车站工作的统计和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3)掌握日班计划、阶段计划、车站调度工作、车站作业计划编制依据与方法。

第三部分 车流组织(1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单元:

1单元  铁路车流组织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及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组织方法;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按不同运程进行货物列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车流运行径路的基本概念及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按不同运程进行货物列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车流运行径路,掌握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短径路、特定径路、迂回径路及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3.基本要求

1)理解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2)了解车流组织方法;

3)掌握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短径路、特定径路、迂回径路。

第2单元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2学时)

1.教学内容

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效果及开行条件。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效果及开行条件。

难点装车地直达列车开行的形式和条件

3.基本要求

1)理解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

2)了解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

3)掌握装车地直达列车开行的形式和条件

3单元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6学时)

1.教学内容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及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组织方法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满足单组列车编组开行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原理;运用表格分析法编制45个支点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案。分组列车和空车直达列车的概念及编制原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满足单组列车编组开行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原理;运用表格分析法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案。

难点: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和方法;满足单组列车编组开行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原理,学会运用表格分析法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案。

3.基本要求

1)理解分组列车、空车直达列车概念;

2)了解管内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3)掌握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开行单组列车编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绝对条件使用,表格分析法优化单组列车编组方案。

第4单元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2学时)

1.教学内容

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的有关问题,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检查、调整的重点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违反编组计划,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的有关问题。

难点:无。

3.基本要求

1)理解违反编组计划;

2)了解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

3)掌握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检查、调整的重点内容。

前三部分讲完之后,建议安排一次习题课(2学时)

第四部分 列车运行图(1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8个单元:

1单元 列车运行图概述(1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列车运行图要素的概念及其查定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运行图的要素及其查定计算方法。

难点:无。

3.基本要求

1)了解列车运行图的作用;

2)理解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3)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第2单元 列车运行图要素(3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时分的概念,车站间隔时间、追踪间隔时间构成原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站间隔时间及追踪间隔时间的构成原理。

难点车站间隔时间概念,τ、τ、τ的含义、分析及在运行图上的表示形式。

3.基本要求

1)理解车站间隔时间、追踪间隔时间概念;

2)了解列车运行时分;

(3)掌握列车运行图构成要素。

第3单元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1学时)

1.教学内容

区段管内工作量,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区段管内车流斜表结构和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区段管内工作量分析。

难点: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

3.基本要求

1)理解区段管内工作量、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概念;

2)了解区段管内工作量、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内容;

3)掌握区段管内车流斜表。

第4单元 机车运用(1学时)

1.教学内容

机车乘务工作组织,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机车乘务组织和机车周转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

难点:机车乘务组织和机车周转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基本要求

1)理解机车运转制、机车周转时间;

2)了解机车乘务工作组织;

3)掌握机车交路。

第5单元 动车组(1.5学时)

1.教学内容

动车组周转计划、动车组分配与检修计划的内容。动车组运用方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动车组运用、动车组检修计划内容。

难点:动车组周转计划、动车组分配。

3.基本要求

1)理解动车组运用、动车组检修计划内容;

2)了解动车组周转计划、动车组分配;

3)掌握动车组运用方式和检修计划内容。

第6单元 重载货运(1.5学时)

1.教学内容

装卸基地工作组织、固定车底列车循环运行组织,重载运输组织、重载列车在装卸基地的工作组织、重载列车组合运行工作组织、固定车底列车循环运行组织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重载列车、重载列车运行组织、重载列车组合运行工作组织。

难点:装卸基地工作组织、重载列车、重载列车运行组织。

3.基本要求

1)理解重载列车运行组织、重载列车组合运行工作组织;

2)了解装卸基地工作组织、固定车底列车循环运行组织;

3)掌握重载列车运行组织。

7单元 高原铁路(1学时)

1.教学内容

高原铁路的特殊环境,高原铁路的运输安全的重要性,运输生产组织管理与设备维修管理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原铁路的特殊环境、高原铁路的运输安全的重要性、运输生产组织管理。

难点:设备维修管理的内容。

3.基本要求

1)理解高原铁路的运输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高原铁路的特殊环境;

3)掌握运输生产组织管理。

8单元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4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图编制资料、分号列车运行图编制、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编制、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重载货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资料;客车方案与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快运列车方案及其运行线的铺画,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机车运用工作组织,内燃和电力牵引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特点,运行图指标计算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铺画区段列车运行图的原理与方法。

(本单元将结合课程设计进行学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客车方案与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运行图指标计算。

难点:列车运行图编制程序、运行图指标。

3.基本要求

1)理解列车运行图编制程序、运行图指标;

2)了解列车运行图编制所需资料、分号列车运行图编制、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编制、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重载货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

3)掌握客车方案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第五部分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8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单元:

1单元 概述(1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综合运输能力的概念;能力限制的概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综合运输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难点:理解能力限制的概念

3.基本要求

1)理解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2了解能力限制的概念

3)掌握综合运输能力的概念。

2单元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3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的特点;限制区间及其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和构成,扣除系数的概念及其构成;单、双线铁路不同行车闭塞条件下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原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单、双线铁路不同行车闭塞条件下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难点限制区间、困难区间,限制区间及其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和构成,扣除系数的概念及其构成;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扣除系数等内容。

3.基本要求

1)理解限制区间、困难区间概念及构成;

2)了解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重载货运专线通过能力;

3)掌握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单、双线铁路不同行车闭塞条件下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扣除系数。

3单元 铁路运输能力的加强(4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基本原理,了解提高列车重量,提高行车密度,提高行车速度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各主要加强措施的适用条件,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的比选原理与方法,加强通过能力措施的分类及途径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原理,各主要加强措施的适用条件,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的比选原理与方法。

难点: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提高列车重量、增加行车密度、提高行车速度主要措施与方法;

2)了解运输能力的综合加强;

3)掌握加强通过能力措施的分类及途径。

第六部分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2个单元:

1单元 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1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的质量要求,货物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货物运输计划的执行与考核。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货物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

难点:无。

3.基本要求

1)理解铁路货物运输计划内容;

2)了解货物运输计划编制质量;

3)掌握货物运输计划编制方法。

2单元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3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技术计划的编制原理方法;技术计划的数量与质量指标。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辆运用数量指标、车辆运用质量指标、机车运用数量、机车运用质量,技术计划的编制原理方法。

难点:技术计划的数量与质量指标分析与计算。

3.基本要求

1)理解车辆运用数量指标、车辆运用质量指标、机车运用数量、机车运用质量;

2)掌握技术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概念、货车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运用车保有量。

第七部分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2个单元:

1单元  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机构设置,运输调度工作的意义和一般原则,铁路运输调度的岗位设置,铁路运输调度的工作职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运输调度的工作职能和铁路运输调度岗位设置及作业流程。

难点:无。

3.基本要求

1)理解铁路运输调度的岗位设置;

2)了解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机构设置;

3)掌握铁路运输调度的工作职能。

2单元  货物运输工作日常计划的编制(2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局旬计划编制、日班计划编制的原理与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局旬计划编制、日班计划编制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无。

3.基本要求

1)理解铁路局旬计划编制、日班计划编制的原理

2)了解铁路局旬计划编制、日班计划编制的内容;

3)掌握铁路局旬计划编制、日班计划编制的原理与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应与第二部分第4单元-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的学习结合起来。

从第四部分到此讲完之后,建议再安排一次习题课(2学时)。

五、课程的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课程考核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40-50%,期末考试占50-60%,可以采用半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考试。

六、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第四版) [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胡思继.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 刘作义,郎茂祥.铁路货运组织[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与枢纽[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彭其渊,王慈光.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编写人:钟雁                                 评审人:洪立新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0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列车运行与计算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的专门知识,使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在轨道交通领域从事经营管理的基础技能。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模式,车站换乘组织与客服系统设计,车站大客流组织的方法,轨道交通客流计划的编制方法,列车运行图的种类与表示方法,乘务管理的内容,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类型,车辆运用计划和乘务计划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网络与运营理论与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调度指挥技术,票价与票务系统管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服务管理,运营评价等知识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毛保华,李夏苗,王明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管理及收入分配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7

[2] 吴汶麟.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 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赵吉山.铁路运输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Course Description

Term4-1

Course Title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Course CodeJT01L1110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Train Performanc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 etc.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taught to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and it is a special course of urban rail transit majo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Curriculum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tures of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the station, change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design, the method of large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 plan the establishment method of passenger flow, the types of train running and representation method, the cont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flight, trai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component, function and type of the vehicle using planning and planning of flight, transport capacity calcul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and oper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operation scheduling command technology, fare and ticketing system management, Rail transit operation safety service management, operation evaluation and other knowledge content.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0

2.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列车运行与计算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的专门知识,使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在轨道交通领域从事经营管理的必备技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模式,车站大客流组织的方法,轨道交通客流计划的编制方法,列车运行图的种类与表示方法,乘务管理的内容,车辆运用计划和乘务计划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票价与票务系统管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服务管理,运营评价等知识内容。要求重点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基本理念,重点掌握运营中各项计划的编制方法,了解运营系统能力加强的措施办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1个单元。

第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历程;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政策;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现状及特征。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状及特点。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特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国内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2)掌握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运营管理。

第2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概述(4学时)

1.教学内容

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特性及适用范围,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制,轻轨、快速轨道交通、市郊轨道交通的运营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国内外典型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国内外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运营状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和技术经济特性。

难点: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3.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特性及适用范围;

2了解国内外典型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状况。

第3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的几种模式以及不同运营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状况,运营管理与机制,基本管理模式与发展趋势;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案。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内容;运营管理、票务管理和乘务管理的内容。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案及其适用性。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几种模式的适用性;

(2)掌握不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案的特点。

第4单元 车站客运组织(6学时)

1.教学内容

轨道交通车站的作用与分类;一般轨道交通车站的组成以及作用;轨道交通车站的布局原则和基本布局;票务管理的内容与流程,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功能、种类与管理;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主要内容,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特点,车站大客流的组织方法;车站疏散程序中站务人员作业程序,车站清客程序中站务人员作业程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相关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组织的原则,客流调查分析以及车站导向标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日常客流及突发事件客流的组织方法,车站客流组织的限制因素等。

难点:地铁突发大客流条件下客流应急疏散组织优化措施。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组成和布局原则;

(2)了解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功能;

(3)掌握地铁突发大客流组织方法与措施。

第5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计划(4学时)

1.教学内容

客流计划的编制方法,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全日行车计划、车辆配备与检修计划的内容,运用车配备计划,列车开行计划编制的方法,大、小交路组织方法和列车交路的几种形式,日常运输调整计划。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全日行车计划的编制步骤;小范围的计划编制,并与实际行车计划要求进行对比并做调整。

难点:全日行车计划的编制。

3.基本要求

(1)了解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全日行车计划的编制过程;

(3)理解大、小交路组织方法和列车交路的几种形式。

第6单元 列车运行图编制(2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分类及图形表示方法,列车运行图的概念和意义,列车开行计划与列车交路的含义及确定原则,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原则、步骤、主要指标、交路生成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行车有关规章制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环境与传统铁路运行图的差异,列车运行编制中的技术关键以及运行图指标计算及相关问题。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轨道交通系统运行图和铁路列车运行图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轨道交通系统运行图的编制过程。

3.基本要求

(1)了解列车运行图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环境与传统铁路运行图的差异。

第7单元 车底周转与乘务计划编制方法(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计划编制基本概念,车底周转计划编制方法,车底检修编制流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底检修制度,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制度及乘务计划的编制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三种乘务制度的优缺点以及车底周转与乘务计划一体化编制技术。

难点:车底、运行图和乘务计划一体化编制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计划编制基本概念;

(2)掌握不同乘务制度的优缺点;

(3)理解车底周转与乘务计划一体化编制技术的关键点。

第8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力的概念,线路能力、列车能力等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不同类型线路中线路能力、列车能力、折返能力计算方法;不同部位(站台、通道、楼梯等)能力计算方法;最短间隔的确定方法,高峰期能力计算与验证方法;能力加强的措施等。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及输送能力的措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线路通过能力、折返能力的计算方法。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过能力计算及提高。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力的概念;

2)掌握不同类型线路中线路能力、列车能力、折返能力计算方法。

第9单元 列车运行控制(2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固定闭塞和移动闭塞系统;固定闭塞下的列车间隔、灵敏度的分析,一定闭塞下的列车间隔、部分关键点列车间隔计算,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及操作;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组织和特殊情况下列车运行组织等日常调整与调度指挥。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固定闭塞与移动闭塞的特点及适用性,ATPATSATO的含义及包含内容。

难点:固定闭塞的特点与典型闭塞方式的内容。

3.基本要求

(1)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固定闭塞和移动闭塞系统;

2)了解正常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列车运行组织等日常调整与调度指挥;

3)掌握三显示和四显示自动闭塞系统的特点。

第10单元 运营安全与应急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安全管理的内容,运营过程中的设备安全性、管理的安全性、旅客安全性;运营安全管理技术,运营失效的关键因素;各种状态下行车的安全管理办法,各种电气事故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管理技术,地铁火灾应急管理措施。

难点:事故类型的分类,地铁火灾应急措施。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2)掌握地铁火灾安全管理应急措施。

第11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经济效果分析(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体系,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成本构成及分析;地铁票价的定价方法;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政策,系统建设与运营的经济状况;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状况的措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评价方法,城市轨道交通效能与服务水平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

难点:指标评价方法应用。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2)了解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政策。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毛保华,李夏苗,王明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管理及收入分配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吴汶麟.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 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赵吉山.铁路运输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编写人:赵鹏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港口管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港口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1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48/ 3

先修课程:运筹学、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内容深层次掌握,既要获得港口管理知识感性认识,也要从国内外港口发展和现代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的更新内容。为今后能顺利从事与港口管理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2.课程任务

课程涵盖港口管理的发展严格,同时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港口管理制度和规范等的基本知识;主要采用常规教学与工程实例相结合的形式;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港口管理发展的新科技和交通管理新模式的认知能力。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李凤英.港口生产组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杨茅甄.散货港口管理实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杨茅甄.件杂货港口管理实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赵宁等.无水港数字化运营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Port managementCourse Description

Term4-1

Course TitlePort management

Course CodeJT01L1111

Prerequisite CoursesTraffic & tansportation euipment, Operation Research

Hours / Credit48/3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or transportation undergraduates. This course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 This course aims to train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ontents of port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in a deep level We should also update the contents of port development and modern port enterprise management from home and abroad. It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mooth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related to port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management strictly, at the same time, it make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our country's port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andard Part of the content is multimedia-assisted instruction. Cultivate students'cognitive ability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ode of traffic management in Por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港口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1

2. 课程名称:港口管理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核心课程

4. 学时/学分:48/3

5. 先修课程:运筹学、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内容,从国内外港口发展和现代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获得港口管理知识感性认识,为今后能顺利从事与港口管理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打下一定基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学习内容,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港口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将课堂教学与现场实习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港口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手段,做好切实的专业知识储备; 通过案例分析,把学科理论融入经济活动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港口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港口企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力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爱好,为其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港口管理制度和规范等的基本知识;主要采用常规教学与工程实例相结合的形式;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初步具备港口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相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40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1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管理沿革与发展综述。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港口的发展模式。

难点:相关的几个经济学理论及应用。

3.基本要求

1)理解区域港口的竞争合作关系;

2)了解港口的概念、分类;水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

3)掌握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过程。

2单元 现代港口功能的演变与发展(4学时)

1.教学内容

现代港口功能的演变与发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

难点:港口合并及应用举例。

3.基本要求

1)理解区域港口一体化;

2)了解现代港口发展的划分与特征,演变及与现代港口的关系;

3)掌握港口功能演变的因素。

3单元 港口管理模式(4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管理模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世界港口划分模式。

难点:地主模式和港口私有化问题。

3.基本要求

1)理解中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国港口的经营管理模式,及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的主要内容;

2)了解世界港口的管理模式及其划分,几个发达国家代表性港口的管理模式,港口行业组织;

3)掌握现代港口行政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

4单元  港口行政管理4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行政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港口行政管理职能。

难点:港口岸线、陆域、水域实施统一的行政管理。

3.基本要求

1)理解港口建设市场秩序、经营的市场准入,维护港口生产经营秩序等方面;

2)了解港口行政管理职责;

3)掌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职能范围。尤其是港口管理有关规定;港口岸线、陆域、水域实施统一的行政管理。

5单元 港口选址、规划与建设6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选址、规划与建设。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港口选址的基本要求。

难点:码头建设项目后评估如何实施。

3.基本要求

1)理解全国港口群体划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

2)了解港口规划的内容与步骤,港口规划中的港城关系,中外港口建设的融资模式,港口项目建设后评估;

3)掌握港口选址的基本要求,相关的案例分析。

6单元 码头企业经营管理3学时)

1.教学内容

码头企业经营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码头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

难点:码头企业如何应对价格竞争。

3.基本要求

1)理解港口企业的市场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港口货运市场的调查方法,货运量预测的方法;

2)了解港口企业经营性收费类别,港口企业市场竞争的一般模式,码头企业的经营环境;

3)掌握码头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经营活动的权利与责任。

7单元 码头企业运营管理3学时)

1.教学内容

码头企业运营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码头运营活动的特点以及港口生产过程组织。

难点:现行的码头调度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头运营活动的特点,码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基本内容与分类,码头生产调度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码头库场的功能与管理;

2)了解码头生产调度过程优化的基本方法,港口装卸设备的维护与折旧,码头运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与评价指标;

3)掌握码头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码头运营活动的特点,港口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8单元 码头企业劳动管理5学时)

1.教学内容

码头企业劳动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企业劳动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劳动绩效管理的指标。

难点:编制定员的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劳动定额的概念、作用及制定方法,工时消耗分类与工时定额的时间构成;

2)了解编制定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劳动保护工作的一般组织管理内容;

3)掌握码头企业劳动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劳动绩效管理的指标。

9单元 港口管理信息化2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管理信息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码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功能与构成。

难点EDI数据图的构成。

3.基本要求

1)理解数字物流港的特点,其子系统分类,电子口岸的主要功能,码头运用支持系统(DSS/计算机动态图形仿真技术在港口生产中的运用;

2)了解射频识别系统(RFID/GPS/GIS/EDI技术在集装箱码头中应用;

3)掌握码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划分,集装箱码头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10单元 港口经济活动评价5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经济活动评价。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操作系数、入库系数、不平衡系数、直取比重之间的关系;车船在港停留时间的确定。

难点:泊位占有率、利用率、作业率、占用时间和泊位作业时间的计算;平均堆存期的含义等。

3.基本要求

1)理解港口作业评价指标的分类,港口作业评价指标体系,港口经济活动评价指标体系;

2)了解港口运营成本的特点和分类,港口成本核算与控制,港口营运收入的分类和内容;

3)掌握数量指标、质量指标、计划指标、统计指标的概念,港口作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若干重要指标,相关的计算实例,港口通过能力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

11单元 港口发展战略2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发展战略。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港口发展战略重要意义和基本特征。

难点:现行的港口中保税港等政策功能分析。

3.基本要求

1)理解港口发展战略制定方法;

2)了解港口发展战略的内涵;

3)掌握我国港口发展策略和可续发展的主要环节和途径。

(二)实验教学内容(共8学时,三种形式选择两种)

1.港口发展战略实例研讨(4学时)

2.港口实地观摩(4学时)

3.港口发展学术报告会(4学时)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实践报告、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李凤英.港口生产组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杨茅甄.散货港口管理实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杨茅甄.件杂货港口管理实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赵宁等.无水港数字化运营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编写人:张秀媛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运输设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设备》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 32/2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大学物理等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大一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是学生继续对交通运输专业进行深入学习前提和保障。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掌握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设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使学生逐步建立各种运输方式互相协调发展的观念,开拓知识面,为今后学习交通运输专业课打下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了解交通运输设备在交通运输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交通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及适用范围,各种交通方式的相互关系,了解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了解国际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及各种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分别学习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设、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设备的概念、原理以及功能等内容,了解各种设备的应用情况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宋瑞.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07

[2] 邵春福.城市交通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 佟立本.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 韩宝明.高速铁路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 史超礼.航空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1998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Course Description

Term1-1

Course Title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Course CodeJT01L1113

Prerequisite CoursesEngineering drawingUniversity physics , etc.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is the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of transportation major to study professionally, and it is the premise and guarantee for students to continue their in-depth study of transportation major. Through learn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grasp the railway and urban rail traffic, road, waterway, aviation and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basic knowledg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understanding the transportation status and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understanding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new process and new trends. Enable students to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broaden their knowledge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n transportation.plan.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le scope of transpor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nd various new technologies in transportation.Learn the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 of railway, urban rail transit, road transport, waterway transport equipment, air transport and pipeline transport equipment,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equipments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交通运输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3

2.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设备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大学物理等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专业必修课。交通运输设备是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是学生继续对交通运输专业进行深入学习前提和保障。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掌握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设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交通运输设备在运输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国内外交通运输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动向。使学生逐步建立各种运输方式互相协调发展的观念,开拓知识面,为今后学习交通运输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了解交通运输设备在交通运输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交通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及适用范围,各种交通方式的相互关系,了解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了解国际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及各种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分别学习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设、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设备的概念、原理以及功能等内容,了解各种设备的应用情况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第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设备在交通运输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交通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及适用范围,各种交通方式的相互关系,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国际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及各种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交通运输设备的分类特征及交通运输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难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设备在交通运输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掌握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2单元 铁路运输设备(8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线路、车站、机车车辆、信号通信设备的构成、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道岔号数对行车速度的影响及缓和曲线的意义,自动闭塞与半自动闭塞的优缺点。铁路线路平纵断面的概念与计算;路基、轨道的构造原理;车站分类,站场布置及车站股道道岔编号,股道有效长度的概念,技术站特点;车辆的构造及原理;机车的分类,电传动内燃机车能量转换原理;电力机车供电系统和主电路,机车的运用;铁路信号设备的概念,及主要固定信号机设置位置及显示,铁路信号、联锁、闭塞及通信设备的概念及原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限制坡度的概念,无缝线路的原理。

难点:继电集中联锁原理。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线路、车站、机车车辆、信号通信设备的构成、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2)理解道岔号数对行车速度的影响及设置缓和曲线的意义;

(3)掌握铁路线路平纵断面的概念与计算;

(4)掌握车站分类,站场布置及车站股道道岔编号方法;

(5)了解信号铁路信号设备的概念及主要固定信号机设置位置及显示。

第3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6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与结构工程、车站、车辆、信号通信、供电、环控与给排水设备的构成、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各种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主要设备的功能特点和部分关键参数,设计与运营中的要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基本分类,不同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基本功能特点,设备设计与运营要求;城市道路交通的动静态交通设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轨道与结构工程;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各种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设备的区别与联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设备的构成、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2)理解各种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基本分类,不同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基本功能特点。

第4单元 道路运输设备(6学时)

1.教学内容

道路运输设备的概念与发展趋势、公路线路、车站、汽车的构成、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公路线路设计的依据及等级,高速公路的功能及特点。公路线路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的概念,高速公路的沿线设施,公路站场的作用与交叉类型,城市道路的类型与交通管理设施,汽车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公路线路平纵断面设计要求,道路立体交叉,公路线路平、纵、横断面的概念特点。

难点:公路线路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的概念,公路站场的作用与交叉类型,城市道路类型及特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道路运输设备的概念与发展趋势、基本设备设施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公路线路设计的依据及等级,高速公路的功能及特点;

(3)掌握公路线路平纵断面的概念,高速公路的沿线设施,汽车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发展趋势。

第5单元 水路运输设备(4学时)

1.教学内容

水路运输设备的概念与发展趋势、航道、港口、船舶、航标的构成、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水路运输设备的特点;航道的基本概念,港口的作用与分类,船舶的种类;港口的组成、航标的使用与要求;船舶的组成及基本构造原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水路运输设备的特点,航道的基本概念,港口的作用与分类,船舶的种类及其设备构造。

难点:船舶的设备构造。

3.基本要求

(1)了解水路运输设备的概念、发展趋势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航道的基本概念,港口的作用与分类,船舶的种类;

(3)掌握船舶的组成及基本构造原理。

第6单元  航空运输设备(4学时)

1.教学内容

航空运输设备的概念与发展趋势、航线、机场、飞机、通信导航设备的构成、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航空运输设备概况,航空设备新技术、新设备;航线和空中管制的概念,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要求;飞机的分类,基本构造和原理以及有关性能指标。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航空运输设备概况及基本原理,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要求。

难点:飞机基本构造及原理。

3.基本要求

(1)了解航空运输设备的概念、发展趋势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航线和空中管制的概念,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要求;

(3)掌握飞机的分类,基本构造和原理以及有关性能指标。

第7单元 管道运输设备(2学时)

1.教学内容

管道运输现状和发展,管道运输新设备、新技术;管道运输的特点及应用的范围;输油管道、输气管道、固体料浆管道运输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无。

难点:无。

3.基本要求

(1)了解管道运输现状和发展;

(2)了解管道运输的特点及应用的范围。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宋瑞.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 邵春福.城市交通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 佟立本.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 韩宝明.高速铁路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 史超礼.航空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1998

 

 

编写人:赵鹏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运筹学B》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运筹学B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9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64/4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运筹学B是交通运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了解管理运筹学对优化决策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特点,理解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排队论等分支的基本优化原理,掌握其中常用的模型和算法,具备一定的建模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运用运筹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训练,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图与网络、网络计划、动态规划、排队论等基础内容,学生应该理解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排队论等分支的基本优化原理,掌握其中常用的模型和算法,具备一定的建模能力。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教材:

[1] 吴育华,杜纲.管理科学基础(第3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 周华任.运筹学解题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赵鹏.管理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Operations Research BCourse Description

Term2-2

Course TitleOperations Research B

Course CodeJT01L1119

Prerequisite CoursesLinear Algebra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Hours/Credit64/4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Operational Research B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and an applied science. It extensively applies the exis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to solve the specific problems raised in practice and provides quantitative basis for decision makers to choose the best decision. Through learn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decision-making in management operations research, understand the basic optimization principles of linear programming, integer programming, dynamic programming, graph and network, queuing theory and storage theory, master the commonly used models and algorithms, and possess certain modeling abil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with oper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has been nurtured and trained , which provides the necessary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linear programming, dual theor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integer programming, graphs and networks, network planning, dynamic programming, queuing theory, etc.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linear programming, integer programming, dynamic programming, graphs and the basic optimization principles of branches such as network and queuing theory, master the commonly used models and algorithms, and have certain modeling capabilities.


《运筹学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9  

2. 课程名称:运筹学B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64/4        

5.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运筹学B是交通运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了解管理运筹学对优化决策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特点,理解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排队论等分支的基本优化原理,掌握其中常用的模型和算法,具备一定的建模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运用运筹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训练,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图与网络、网络计划、动态规划、排队论等基础内容,学生应该理解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排队论等分支的基本优化原理,掌握其中常用的模型和算法,具备一定的建模能力。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64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9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运筹学的由来及其发展,理解运筹学的定义,性质及特征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运筹学的定义,性质及特征

难点运筹学性质及特征

3.基本要求

1)理解运筹学的定义,性质及特征;

2)了解运筹学的由来及其发展。

2单元 线性规划(12学时)

1.教学内容

线性规划的一般模型,图解法,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单纯形法,大M法和两阶段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线性规划的一般模型,图解法,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单纯形法,大M法和两阶段法。

难点线性规划的一般模型,图解法,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单纯形法,大M法和两阶段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线性规划的一般模型,图解法,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2)掌握单纯形法,大M法和两阶段法。

3单元 对偶问题及灵敏度(8学时)

1.教学内容

线性规划的规范形式,对偶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质,对偶单纯形法,影子价格及其经济意义,灵敏度分析与参数分析(价值系数的灵敏度分析,资源限量的灵敏度分析,综合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对偶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质,对偶单纯形法,影子价格及其经济意义,灵敏度分析与参数分析

难点:对偶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质,对偶单纯形法,影子价格及其经济意义,灵敏度分析与参数分析

3.基本要求

1)理解线性规划的规范形式;

2)掌握对偶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质,对偶单纯形法,影子价格及其经济意义,灵敏度分析与参数分析。

4单元 运输问题(6学时)

1.教学内容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运输单纯形法,运量表(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法),检验数表(闭回路法、位势法),调运表(闭回路调整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运输单纯形法,运量表(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法),检验数表(闭回路法、位势法),调运表(闭回路调整法)。

难点:运量表(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法),检验数表(闭回路法、位势法),调运表(闭回路调整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

2)掌握运输单纯形法,运量表(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法),检验数表(闭回路法、位势法),调运表(闭回路调整法)。

5单元 整数规划(6学时)

1.教学内容

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01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及求解,匈牙利算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01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及求解,匈牙利算法。

难点:01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及求解,匈牙利算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01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

2)掌握匈牙利算法。

6单元 图与网络(10学时)

1.教学内容

图论的基本概念,最小树问题,最短路问题, Dijkstra算法,最短路的Floyd算法,最短路应用举例,最大流问题(基本概念,Ford-Fulkerson标号算法,割集与割量,最小费用流)。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最短路问题, Dijkstra算法;最大流问题。

难点:最短路问题, Dijkstra算法;最大流问题。

3.基本要求

1)理解图论的基本概念,最小树问题;

2)掌握最短路问题,Dijkstra算法;最大流问题。

7单元 网络计划(4学时)

1.教学内容

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时间参数的计算、寻找最优路径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时间参数的计算、寻找最优路径

难点: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时间参数的计算、寻找最优路径

3.基本要求

理解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时间参数的计算、寻找最优路径。

8单元 动态规划(6学时)

1.教学内容

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原理及基本概念,资源分配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背包问题,其它动态规划模型,应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短路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设备更新问题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原理及基本概念,资源分配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

难点: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原理及基本概念,资源分配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

3.基本要求

1)理解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原理及基本概念,资源分配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

2)了解其它动态规划模型,应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短路问题、设备更新问题等。

9单元 排队论(6学时)

1.教学内容

排队论的相关概念,单服务台负指数排队系统,各种指标的公式,状态概率的方程,多服务台负指数排队系统,状态概率的方程,一般服务时间M/G/1模型,P-K公式,排队系统的经济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单服务台负指数排队系统,各种指标的公式,状态概率的方程。

难点:单服务台负指数排队系统,各种指标的公式,状态概率的方程。

3.基本要求

1)理解排队论的相关概念;排队模型的状态概率的方程;

2)了解多服务台负指数排队系统,状态转移图,,一般服务时间M/G/1模型,P-K公式,排队系统的经济分析;

3)掌握单服务台负指数排队系统,各种指标的公式,状态转移图,状态概率的方程。

总复习(4学时)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习题课由老师自行安排,教授的内容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老师根据自身和所教授的专业特点在某一方面可拓展一些,并且注意通过教学研究和交流及时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教材:

[1] 吴育华,杜纲.管理科学基础(第3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 周华任.运筹学解题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赵鹏.管理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编写人:王会会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6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理论课,是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交通运输产品的特点、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交通运输需求的估计、交通运输供给的特点和克服空间距离障碍所花费的代价、交通运输政策,掌握制定交通运输价格的基本理论、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具备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交通运输活动中的经济问题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分配用于运输部门的资源,同时研究交通运输相关的各种经济关系。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参考教材:

[1] 张丽娟.运输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 肯尼斯•巴顿著,李晶,吕靖,贾晓惠等译.运输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 李永生.运输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Economics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Course Description

Term2-2

Course TitleEconomics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Course CodeJT01L1116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Hours /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ophomore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is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product characterist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demand esti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supply and price to take to overcome distance barriers, transport policy and so on.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grasp the basic theory on the transportation price,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The ability to use the related theories and methods to analyze economic phenomenon and solve the economic problems in transportation activities is required.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mainly explores various economic issu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It is based on economic theory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t studies how to effectively allocate resources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e resources already allocated for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Various economic relationship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is also studied in this course.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6

2.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经济学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交通运输产品的特点、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交通运输需求的估计、交通运输供给的特点和克服空间距离障碍所花费的代价、交通运输政策,掌握制定交通运输价格的基本理论、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具备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交通运输活动中的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分配用于运输部门的资源,同时研究交通运输相关的各种经济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阐明交通运输经济学相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4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交通运输的意义,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同经济学派及代表人物,交通运输的概念,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难点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与运输的关系,交通运输的产生,交通运输的产业属性;

2)了解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

3)掌握不同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交通运输的概念,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2单元 交通运输需求基础(4学时)

1.教学内容

需求的含义、表示方法与变化以及需求弹性分析进而阐述交通运输需求的概念,个人选择与消费者行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需求的概念,需求法则,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数量与需求的变化,交通运输需求的概念与特征,消费者均衡。

难点需求弹性分析,效应的概念,无差异曲线。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与特征;

2)了解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剩余;

3)掌握需求的概念,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数量与需求的变化,需求弹性的概念及类型,效用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交通运输需求的概念。

3单元 旅客与货物运输需求(2学时)

1.教学内容

旅客与货物运输需求的概念、变化与弹性。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旅客运输需求的概念,旅客运输需求的类型,客运广义费用的概念与计算,货物运输需求的概念,货运广义费用。

难点:旅客运输需求弹性及影响因素,货物运输需求弹性及影响因素。

3.基本要求

1)理解影响旅客与货物运输需求变化的因素,货运广义费用;

2)了解经济区位的概念;

3)掌握旅客与货物运输需求的概念,客运需求的两种类型及其区别,客运需求弹性,货运需求弹性。

4单元 城市交通出行需求(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的概念与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的概念,交通出行方式,交通出行的互补与替代。

难点: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与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出行选择决策的影响因素,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

2)了解城市发展的聚集效应;

3)掌握城市交通出行的概念,城市交通出行的互补与替换,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与方法。

5单元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2学时)

1.教学内容

供给的含义、表示方法与变化以及供给弹性分析进而阐述交通运输供给的概念,厂商生产活动,公共物品的概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供给的概念,供给法则,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数量与供给的变化,交通运输供给的概念与特征,生产者均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难点供给弹性分析,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俱乐部物品的概念,排他性,竞争性,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线曲线,等成本线。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交通运输供给弹性;

2)了解公共物品的供给;

3)掌握供给的概念,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数量与供给的变化,供给弹性的概念及类型,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生产者均衡,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俱乐部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概念及特点,交通运输供给的概念。

6单元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供给(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及构成,规划的本质与目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许专营权模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的供给以及运载工具的效率与使用寿命,经济装载量与经济寿命的确定。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供给

难点经济装载量与经济寿命的确定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运输规划的层次性,交通运输规划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交通运载工具的大型化趋势、经济装载量以及不同的使用寿命概念;

2)了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各类特许专营模式的特征;

3)掌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概念、组成以及特点,理解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方式,规划的本质与特征,交通运载工具的基本概念、构成类型。

7单元 城市公共交通供给(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供给方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与模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公共交通的供给

难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府补贴

3.基本要求

1)理解城市发展与公共交通的三种关系模式以及不同的公共交通发展策略和运营模式,包括公共交通的投资和补贴政策;

2)了解公共交通公益性与公共物品的区别;

3)掌握公共交通的构成体系、服务特征,道路公共交通、轨道公共交通和辅助公共交通方式的技术和经济特点。

8单元 交通运输市场(4学时)

1.教学内容

市场与市场均衡,竞争与垄断:不同组合下的市场形态,市场中的博弈与决策,交通运输市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四种市场类型的特点及均衡,博弈论

难点四种市场的均衡

3.基本要求

1)理解博弈的基本概念和决策原理;

2)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原理(蛛网模型);

3)掌握市场的概念,供给与序曲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厂商均衡的实现条件,不同交通运输市场各属于什么市场类型。

9单元 交通运输外部性与政府作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政府的经济职能与政策租用;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的外部性,政府的经济职能

难点帕累托均衡,市场的最优配置,税收的影响

3.基本要求

1)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2)了解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评估方法;

3)掌握政府的职能,资源的最优配置,政府作用的局限性,政府管制的作用,税收、补贴与投资政策的经济影响,交通运输的外部性表现,交通拥挤的外部性分析。

10单元 交通运输成本(2学时)

1.教学内容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交通运输成本构成与特点;交通运输成本计算与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厂商的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成本的计算

难点成本的分类与联系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运输成本分析,交通运输成本影响因素;

2)了解交通运输成本的构成与特点;

3)掌握交通运输成本的构成与特点,不同分类中各个成本的区别与联系,厂商的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交通运输成本的计算,包括定期成本计算与非定期成本计算。

11单元 交通运输价格(2学时)

1.教学内容

相关价格的概念;运价特征与类型;运价制定策略。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支持价格、限制价格及其形成机制,运价的结构

难点定价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定价法、歧视定价与收益管理定价、高峰负荷与负担能力定价、互不补贴与次优定价的优缺点;

2)了解交通运输定价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3)掌握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的概念及形成机制,交通运输价格的特征、分类和结构。

12单元 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评价(2学时)

1.教学内容

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投资评价指标计算与不确定性分析;项目投资评价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资金的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三种项目投资评价常用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和计算;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难点资金等值计算

3.基本要求

1)理解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中涉及到的一些指标、方法;理解并学会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方法的作用和计算过程;

2)了解交通运输项目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内容;

3)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要素和资金等值换算,重点概念包括:终值、现值、年值、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等,项目投资评价中常用的指标,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概念、优缺点和计算方法。

13单元 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折旧和设备更新(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损耗;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折旧;交通运输设备更新决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折旧的概念分类,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设备四种寿命的概念

难点设备更新决策和设备租赁决策的原则和比较分析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设备更新决策和设备租赁决策的原则和比较分析方法;

2)了解交通运输固定资产的特点;

3)掌握交通运输固定资产的分类和构成,固定资产有形损耗、无形损耗、综合损耗的概念,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设备物理寿命、技术寿命、折旧寿命、经济寿命的概念。

14单元 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2学时)

1.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与效率分析;运载工具运用指标分析;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劳动定额,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核算

难点运载工具运输能力、利用率指标

3.基本要求

1)理解劳动定额与工资,企业劳动生产率;

2)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3)掌握运载工具的运输能力及工作量指标,运输时间及速度指标,利用率指标,运输质量及安全性指标,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核算。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参考教材:

[1] 张丽娟.运输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 肯尼斯•巴顿著,李晶,吕靖,贾晓惠等译.运输经济学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 李永生.运输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编写人:张宇诺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4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等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铁路运输专业领域从事铁路运营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开展铁路运输自动化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树立铁路运输自动化的理念,熟悉和了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与传统铁路运输业的交融,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在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控制理论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铁路运输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等内容,能够理解有关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重点掌握信号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以此为基础实现铁路运输自动化的基本原理、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等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澜路运输自动化理论与及技术(第二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王建辉,顾树生.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 郭进.铁路信号基础设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 董昱.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版社,2008

[4] 徐洪泽.车站信号自动控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5] 徐洪泽.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 of Traffic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 of Traffic

Course CodeJT01L1114

Prerequisite CoursesAdvanced Mathematics, University Physics,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etc. Hours/Credit48/3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and it is a necessary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for all kinds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The course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engage in railwa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field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o that students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for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utomation. 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utomation, be familiar with and underst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ore and the traditional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so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and understand the method of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t has the ability to connect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pply control theor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principles, autom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utomation, and can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basic theories of signal control, the basic concepts and basic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basic concept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traffic command automation system. Focus on mastering the application of signal control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ffic command automation system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utom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utomation.


《交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4

2. 课程名称:交通自动控制原理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48/3

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计算基础等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运输专业的本科学生。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使学生在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的基础,理解时域、复域分析方法,深刻理解拉普拉斯变换、自动控制系统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建立系统函数方程及系统传递函数的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理解和掌握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重点掌握铁路运输中车站联锁系统、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结构组成及工作方式。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实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岗位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同时能初步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控制理论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前沿讲座,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动态。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主要知识点为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铁路运输继电联锁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自动闭塞系统、CTCSTDCSCTC等系统的原理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和自动控制系统各种数学模型的建立,掌握铁路运输继电联锁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自动闭塞系统、CTCSTDCSCTC等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40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40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8个单元:

1单元 总论(2学时)

1. 教学内容

运输服务,作业控制与管理,系统划分与融合,系统特性与研究方法。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作业控制及管理中过程控制管理的内容。

难点:TDCSCTC系统及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基本原理。

3. 基本要求 

1)理解铁路运输自动化各系统的划分与融合;

2)了解目前国内外铁路运输自动化的发展及概况;

3)掌握作业控制与管理中过程控制自动化及运营管理自动化的涵盖范围,各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    

2单元 信号控制(20学时)

1.教学内容

进路的概念及应用、道岔的基本结构及转辙装置的自动控制原理,信号控制、信号自动控制基础设备及工作原理,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组成及控制原理,计算机联锁设备工作原理;区间信号控制,自动闭塞,机车信号和列车防护。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站联锁设备组成及各部分工作原理;自动闭塞的结构及工作原理;CTCS系统的工作原理。

难点:继电电路动作流程及联锁功能实现方式;继电器时间特性及应用电路;轨道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基本要求

1)了解联锁表的编制,继电电路工作原理;

2)理解联锁概念及敌对进路的定义;

3)掌握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电路分析,轨道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502电气集中原理及结构,简单电路的分析;

4)半自动闭塞系统的组成及操作方法,自动闭塞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机车信号的分类及列车防护系统框图。

3单元 列车运行组织(2学时)

1.教学内容

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分类及要素,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运行图分类及要素。

难点: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3. 基本要求

1)了解车流分类及组织方式;

2)理解直达列车组织优越性及编组计划任务;

3)掌握开行直达列车的条件;列车运行图分类及组成要素。

4单元 铁路通过能力(2学时)

1.教学内容

车站通过能力,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区间通过能力。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道岔分组。

难点: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3. 基本要求

1)了解驼峰解体能力;

2)理解车站通过能力、区间通过能力;

3)掌握通过能力计算。

5单元 自动控制系统(8学时)

1.教学内容

自动控制概述,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闭环(反馈)控制概念,传递函数的概念、结构图的建立与等效变换。

难点: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由系统工作原理图画出系统方块图的方法,由系统微分方程建立系统结构图。

3. 基本要求

1)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分类及研究工具,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了解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应用状况,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准、快的要求;

2)理解常见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正确理解对控制系统稳、准、快的要求,微分方程建立,零初始条件的物理含义;

3)掌握明确控制系统的任务、组成及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被控对象,被控量,给定量,干扰量等)),通过示例,建立起系统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由系统工作原理图画出系统方块图的方法,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性质及局限性;典型环节的概念;明确系统常用的传递函数形式;用拉氏变换方法求解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方法;熟练掌握利用结构图等效变换。

6单元 自动检测技术(2学时)

1.教学内容

检测系统及其基本特性,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传感器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定义。

难点:常见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基本要求

1)了解检测与测量的定义,电量和非电量电测技术,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

2)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传输线引入干扰、印刷电路板抗干扰、A/D转换中的抗干扰、仪表的抗干扰、传感器的抗干扰、微机系统的抗干扰原理;

3)掌握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测试与检测中有关的共同性理论问题,实际测试与检测系统的环节和建造,测试与检测中所获数据、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7单元 通信技术(2学时)

1.教学内容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移动通信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信方式的分类;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功能;GSM-R系统。

难点GSM-R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在CTCS系统中的应用。

3. 基本要求

1)了解通信系统的发展及分类;

2)理解通信方式的分类及工作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及传输原理;

3)掌握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CTCS系统中GSM-R系统的应用。

    8单元 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TDCSCTC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难点TDCSCTC系统网络节点。

3. 基本要求

1)了解国内外同类系统的发展;

2)理解TDCSCTC系统的功能;

3)掌握TDCSCTC系统结构、设备组成及功能。

(二)实验教学内容(共8学时)

实验1:基于沙盘的车站信号实验(4学时)

1.实验内容:

1)识读车站信号设备的布置、建立进路的条件、进路的类型;

2)建立进路的操纵方式、排列进路;

3)取消进路的操纵方式、取消进路。

实验2:基于沙盘的列车运行控制实验(4学时)

1.实验内容:

1)识读区间闭塞设备的布置、区间闭塞的条件、区间闭塞的类型、列车追踪的方式;

2)区间闭塞实现的方式、区间闭塞的类型、列车追踪的实现、列车运行控制的实现、列车运行的调整。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澜.铁路运输自动化理论与及技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王建辉,顾树生.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郭进.铁路信号基础设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 董昱.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版社,2008

[4] 徐洪泽.车站信号自动控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5] 徐洪泽.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编写人:杨润广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规划》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规划》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5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运筹学B、交通工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全体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具备分析和解决简单交通规划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交通规划在实际规划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必要的软件操作技能;使部分优秀学生在此基础上,从事交通规划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实际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撰写一定质量的学术论文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简单科研项目的能力,为专业选择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2.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述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在了解交通调查方法,研究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交通需求预测经典的四阶段法,即交通的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 划分和交通流分配,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交通规划基本理论解决交通问题,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参考教材:

[1] 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 王炜,陈学武.交通规划[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 陆化普等.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2)[M].清华出版社,2006


Transportation Planning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Transportation Planning

Course CodeJT01L1115

Prerequisite CoursesOperations Research (B)Traffic Engineering

Hours / Credit48/3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e subject of the course i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ransportation, which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transportation.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all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definitions, basic analysis methods,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techniques of traffic planning, an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simple traffic planning problems. Through the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methods, application of traffic planning in practical planning work and the necessary software operation skills; On this basis, some outstanding students are engaged in research in the frontier areas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in actu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have good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write academic papers of a certain quality, and conduct relatively simpl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and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selection and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basic concepts, definitions, basic analysis methods,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techniques of traffic planning.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raffic survey methods and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ffic and land use, the four-stage method of classic traffic demand forecasting is emphasized. That is, trip generation/attraction , trip distribution, model split  and  traffic flow assignment.To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affic planning, and can use the basic theory of traffic planning to solve traffic problem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operation capabilities.


《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5

2.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48/3

5. 先修课程:运筹学B、交通工程学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全体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具备分析和解决简单交通规划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交通规划在实际规划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必要的软件操作技能;使部分优秀学生在此基础上,从事交通规划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实际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撰写一定质量的学术论文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简单科研项目的能力,为专业选择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在了解交通调查方法,研究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交通需求预测经典的四阶段法,即交通的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 划分和交通流分配,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交通规划基本理论解决交通问题,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48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9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战略思想、分类、内容、发展历史及研究展望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的定义、交通需求的分类、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的内容。

难点:交通及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的作用,交通规划的分类、过程、及研究展望;

2)理解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交通规划的分类;

3)掌握交通的定义、交通规划的定义及交通规划的内容。

2单元 交通调查(1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调查的定义、种类和内容,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的分类及调查方法,交通延误调查的定义、分类及调查方法,OD调查的定义、方法及整理分析,居民出行调查的定义、方法及内容,RPSP调查的概念及区别,交通抽样调查及交通调查新技术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量、速度、密度、交通延误、OD调查、居民出行调查等的调查方法及分析,RPSP调查的概念及区别。

难点:交通延误调查、OD调查,RPSP调查。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调查的定义、种类和内容,交通抽样调查及交通调查新技术;

2)理解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的分类及调查方法,居民出行调查的定义、方法及内容;

3)掌握交通延误调查的定义、分类及调查方法,OD调查的定义、方法及整理分析,RPSP调查的概念及区别。

3单元 交通与土地利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发展历程,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城市土地利用与出行生成率模型,交通基础设施的诱发交通量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我国城市土地的用途分类,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 出行生产率模型的概念及方法,新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量的构成及计算等。

难点:城市交通模式与土地利用模式的相互关系、新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量的构成等。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发展历程,我国城市土地的用途分类;

2)理解平出行生产率模型的概念及方法;

3)掌握城市交通模式与土地利用模式的相互关系、新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量的构成。

4单元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4学时)

1.教学内容

节点重要度、区位理论等交通网络布局理论与方法,交通网络布局与线路规划、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交通网络拓扑建模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城市交通网络形态与城市类型,交通网络布局评价体系,交通网络拓扑建模等。

难点:交通网络拓扑建模。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网络布局的重要性;

2)理解专节点重要度、区位理论等交通网络布局理论与方法,交通网络布局评价体系;

3)掌握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态及特点、城市交通网络形态与城市类型,交通网络拓扑建模等。

5单元 交通的发生于吸引(6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发生与吸引的概念,影响出行生成的因素,出行率调查,我国的出行率调查、美国出行率调查,生成交通量的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生成的影响因素、出行率调查、生成交通量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等。

难点:生成交通量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3.基本要求

1)了解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影响因素;

2)理解交通发生与吸引的概念,聚类分析法、函数法预测生成交通量、发生于吸引交通量;

3)掌握原单位法进行生成交通量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6单元 交通分布(6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分布的任务,增长系数法预测分布交通量,重力模型法预测分布交通量,最大熵模型等。

 2.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分布的任务,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等增长系数法,重力模型等。

难点:单约束重力模型与双约束重力模型法预测分布交通量。

3.基本要求

1)了解最大熵模型预测分布交通量;

2)理解交通分布的任务,增长系数法的算法步骤及原理,双约束重力模型的原理;

3)掌握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等增长系数法预测分布交通量。

7单元 交通方式划分(4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方式划分的目的和任务,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交通方式选择的程序及划分率经验模型,非集计型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方式划分的概念,效用理论,转移曲线法、函数模型法、Logit模型、Probit模型及参数标定。

难点Logit模型参数标定。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方式划分的目的和任务,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2)理解交通方式选择的程序,集计模型与非集计型模型的区别;

3)掌握交通方式划分的概念与目的,Logit模型、Probit模型及参数标定。

8单元 交通流分配(10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流分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交通流分配、交通阻抗、径路与最短径路、交通平衡问题等交通流分配中的基本概念,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迭代加权法等非平衡分配方法,平衡分配方法,动态交通流分配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流分配、交通阻抗、径路与最短径路、交通平衡问题等交通流分配中的基本概念,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迭代加权法等非平衡分配方法。

难点Wardrop平衡原理,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流分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动态交通流分配;

2)理解交通流分配、交通阻抗、径路与最短径路等交通流分配中的基本概念,平衡分配方;

3)掌握Wardrop平衡原理,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迭代加权法等非平衡分配方法。

9单元 交通需求预测逆向推演与常用软件(2学时)

1.教学内容

由路段交通量逆向推演OD交通量的原理,应用重力模型的OD交通量推演,基于现状OD调查的OD交通量逆向推演,交通需求预测常用软件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由路段交通量逆向推演OD交通量的原理,TransCADCubeEmmeVISUM等仿真软件的介绍。

难点TransCAD仿真软件的应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应用重力模型的OD交通量推演,基于现状OD调查的OD交通量逆向推演;

2)理解由路段交通量逆向推演OD交通量的原理,TransCADCubeEmmeVISUM等仿真软件的应用。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有开/闭卷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1] 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 王炜,陈学武.交通规划[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 陆化普等.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2)[M].清华出版社,2006

 

 

编写人:聂正英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7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运筹学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于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及主要趋势,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运输与物流的关系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和把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常用的现代物流技术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其中运输技术及其与物流的关系是重点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汤齐,谢芳.现代物流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参考教材:

[1] 唐四元,鲁艳霞.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秦明森,王方智.实用物流技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 刘兆.现代物流案例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 魏巧云.物流运输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5] 张理,刘志萍.物流运输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Course CodeJT01L1117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Operation Research

Hours /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ophomore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e main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is course are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in trends of modern logistics at home and abroa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odern logistics technology, mas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and the basic methods of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modern logistics.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the common used modern logistics technologies and the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methods. Th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ogistics are the key contents.

 

 


《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7

2. 课程名称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运筹学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于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及主要趋势,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运输与物流的关系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和把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现代物流技术,按技术形态划分,包括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按应用范围划分,包括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技术、搬运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信息处理技术等。此外,本课程还涉及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及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数学方法等在物流技术中的应用。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8个单元。

1单元 绪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供应链物流,物流系统的概念以及现代物流技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供应链物流的起源与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技术的概念、特征、构成以及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现代物流理论。

3.基本要求

1)理解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物流管理的范围、内容及发展过程,物流发展对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的基本要求;

3)掌握供应链物流的起源与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技术的概念、特征、构成以及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单元 物流运输技术(6学时)

1.教学内容

相关物流运输技术,各种运载工具的技术特点及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相关技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过程与特点;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相关技术;运输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难点:现代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技术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基本要求

1)理解客户选择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

2)了解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载运工具的特点,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过程与特点,运输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3)掌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相关技术。

3单元 仓储设施与库存管理技术(6学时)

1.教学内容

仓储设施与库存管理技术,仓储的功能、作业及仓储作业流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仓储输送,分拣设施设备的基本技术特征及其适用条件;自动仓库、货架的主要技术;仓储的功能、作用及仓储作业流程。

难点:仓储输送,分拣设施设备的基本技术特征及其适用条件;自动仓库、货架的主要技术。

3.基本要求

1)理解库存存在形式及存在原因;

2)了解仓储输送,分拣设施设备的基本技术特征及其适用条件,仓储的功能、作用及仓储作业流程;

3)掌握自动仓库、货架的主要技术,熟悉出入库管理技术与电子订货系统,仓储管理方法,库存管理控制技术。

4单元 装卸搬运装备及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装卸搬运作业,装卸搬运设备和装卸搬运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现代装卸搬运装备的基本技术特征及其适用条件;设备选取配置的关键性因素。

难点:设备选取配置的关键性因素。

3.基本要求

1)理解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作用;

2)了解现代装卸搬运装备的基本技术特征及其适用条件;

3)掌握设备选取配置的关键性因素。

5单元 物流配送技术(4学时)

1.教学内容

现代物流配送的概念,自动分拣系统与配送中心。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物流配送的定义、形式;配送作业的特点、业务流程及其所需的设施设备构成;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难点:运输与配送的关系;现代物流配送作业过程主要技术特征;配送路线优化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不同配送模式与服务方式,现代物流配送作业过程主要技术特征;

2)了解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配送作业的特点、业务流程及其所需的设施设备构成;

3)掌握物流配送的定义、形式,运输与配送的关系,配送路线优化方法。

6单元 包装与流通加工技术(2学时)

1.教学内容

包装和流通加工技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流通加工技术分类构成以及特征;包装的种类、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方法;包装机械的种类及特征。

难点:包装的种类、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方法;包装机械的种类及特征。

3.基本要求

1)理解包装机械的种类及特征;

2)了解包装和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作用,流通加工技术分类构成以及特征;

3)掌握包装的种类、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方法。

7单元 物流信息技术(4学时)

1.教学内容

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条码的种类及二维条码的优点,RFID的原理及特点,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的数据压缩编码方法,各种GSM的定位方式。

难点EAN码的编码,QR码的数据编码,GPS的定位原理。

3.基本要求

1)理解现代物流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关键技术,各种GSM的定位方式,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的数据压缩编码方法;

2)了解现代物流信息的构成与分类,现代物流信息的构成与分类;

3)掌握不同条码、二维条码、RFID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以及主要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GPS的定位原理。

8单元 设施场址选择与定位(4学时)

1.教学内容

设施选址原则与方法及服务设施定位的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设施选址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难点中值法进行服务设施定位,覆盖问题。

3.基本要求

1)理解设施选址的程序;

2)了解设施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3)掌握设施选址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使用中值法进行服务设施定位的方法,能够解决覆盖问题。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汤齐,谢芳.现代物流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参考教材:

[1] 唐四元,鲁艳霞.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秦明森,王方智.实用物流技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 刘兆.现代物流案例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 魏巧云.物流运输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5] 张理,刘志萍.物流运输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编写人:张宇诺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21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工程、交通系统分析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使学生在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概念、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及技术经济特性、客运功能特点及功能、发展模式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城市公共交通客流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能力,能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和线网等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理解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行车速度与车辆利用,并具备编制公共交通行车时刻表的能力。通过学习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系统了解城市公共交通,开拓知识面,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客流及客流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行车速度与车辆利用,行车时刻表,日常调度工作是重点及难点内容,要求理解并掌握。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宋瑞.城市公共交通[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参考教材:

[1] 闫平,宋瑞.城市公共交通概论(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王炜,杨新苗,陈学武.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

[3] 刘波.城市公共交通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 莫露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Course CodeJT01L1121

Prerequisite CoursesTraffic Engineering, Traffic System Analysis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third-yea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 ion.

This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expertise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and development basic knowledge. On the basis of this, master the survey methods and data analysis capabilities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passenger flow, and be able to carry out the layout planning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tations and line networks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Understand the line capacity, speed and vehicle utilization of bus operation,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compil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chedules. By studying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train students to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 knowledge,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lated work.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introduction, passenger flow and passenger flow survey, urban public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bus operation line capacity, driving speed and vehicle utilization, driving schedule, daily scheduling work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content Require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21  

2. 课程名称:城市公共交通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工程、交通系统分析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使学生在了解及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概念、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及技术经济特性、客运功能特点及功能、发展模式等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城市公共交通客流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能力,能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和线网等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理解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行车速度与车辆利用,并具备编制公共交通行车时刻表的能力。

通过学习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系统了解城市公共交通,开拓知识面,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客流及客流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行车速度与车辆利用,行车时刻表,日常调度工作是重点及难点内容,要求理解并掌握。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24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2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6个单元:

1单元 绪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组成、客运特点及功能、发展模式和城市公交运营调度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客运特点及功能、发展模式。

难点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特点及功能、发展模式。

3.基本要求

1)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和城市公交运营调度管理;

2)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3)掌握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特点及功能、发展模式。

2单元 客流及客流调查(6学时)

1.教学内容

客流概念、动态及演变规律、特征及分类方法;客流调查作用、目的、意义,客流调查方法与数据统计分析,信息采集与数据收集技术;客流预测作用和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客流动态及演变规律;客流调查方法与数据统计分析;客流预测方法。

难点:客流调查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客流概念、特征及分类方法;

2)了解客流调查作用、目的、意义;

3)掌握客流动态及演变规律;客流调查方法与数据统计分析;客流预测方法。

3单元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6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包括场站和线网。场站内容包括场站的功能和分类,场站的规模和选址,公交场站的标识和公交站命名,换乘设计;线网内容包括公交线网的概念、有关技术指标,常规公交线网的布设规划(逐条布设优化成网)、布局优化、接运公交优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场站的规模和选址,公交场站的标识和公交站命名;常规公交线网的布设规划(逐条布设优化成网)、布局优化。

难点常规公交线网的布设规划(逐条布设优化成网)。

3.基本要求

1)理解场站的功能和分类,场站的规模和选址,公交场站的标识和公交站命名;公交线网的概念、有关技术指标;

2)了解换乘设计;接运公交优化;

3)掌握场站的规模和选址,公交场站的标识和公交站命名;常规公交线网的布设规划(逐条布设优化成网)、布局优化。

4单元 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行车速度与车辆利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相关概念,影响线路能力的因素。研究行车速度的重要意义,各种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和行车速度的调查。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相关概念,影响线路能力的因素;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和行车速度的调查;各种行车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难点:各种行车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3.基本要求

1)理解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相关概念,影响线路能力的因素;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和行车速度的调查

2)了解研究行车速度的重要意义;

3)掌握交通设计要点及设计指标;交通现状评价的方法。

5单元 线路行车时刻表(4学时)

1.教学内容

行车时刻表的作用和编制依据,行车时刻表的种类,劳动组织,行车时刻表的编制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行车时刻表的作用和编制依据,行车时刻表的种类;行车时刻表的编制方法。

难点:行车时刻表的编制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行车时刻表的作用和编制依据,行车时刻表的种类

2)了解劳动组织

3)掌握行车时刻表的编制方法。

6单元 日常调度(2学时)

1.教学内容

行车调度的定义、分类、职责、形式(区间车、大站快车、单向快车、密集小间隔、跨线联运等调度形式)和选择;站务工作。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行车调度的定义、分类、形式和选择。

难点:行车调度的形式和选择。

3.基本要求

1)理解行车调度的定义、分类

2)了解行车调度的职责;站务工作

3)掌握行车调度的形式和选择。

(二)实践教学内容(共8学时)

实践设计是学生在完成理论教学内容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深化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公交系统的规划和运营有整体、感性、系统的认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共设计2项,包括公交线路客流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公交线路行车时刻表优化。

1、公交线路客流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1)  客流调查目的

  了解公交客流在线路、方向、时间和断面上的动态分布情况;

  搜集、记录、统计、汇总分析城市居民出行乘车需求情况的分布资料,把握公交客流规律,分析公交运营现状;

  全面掌握完整的客流动态资料, 有效组织营运生产活动, 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2)  客流调查对象

根据黄骅市公交线路运营情况,选择相应某条线路展开调查。

3)  客流调查方法

根据所学的客流调查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

4)  客流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公交乘客的出行特征。主要包括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发地与目的地、换乘情况、购票方式等

  公交线路的运营情况。主要包括高峰客流量、各站点的上下客情况、断面客流量、满载情况等。

2、公交线路行车时刻表优化设计

根据客流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正在实施的公交线路行车时刻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设计。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宋瑞.城市公共交通[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参考教材:

[1] 闫平,宋瑞.城市公共交通概论(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王炜,杨新苗,陈学武主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

[3] 刘波.城市公共交通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 莫露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编写人:王会会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专业英语(运输)》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运输)》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01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类相关课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是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中所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之一,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英语学习、研究和应用交通运输专业理论、技术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积累一定的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词汇,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具备阅读、翻译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熟练掌握检索资料的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认识、了解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掌握一定的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方法论,能够阅读一些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的英文报道及专业科技论文(主要包括道路运输管理及控制、交通规划、智能交通、铁路行车、客运、货运、高速铁路、公共交通等方面)并能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熟悉专业论文写作的格式和技巧,了解学术会议交流(如演讲、讨论、会间交流、会议主持)各个环节的有关方式、方法和语言运用。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澜.交通运输专业英语[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资料:

[1] 邬万江,马丽丽.交通工程专业英语[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贾晓燕,杨菊花.交通运输专业英语[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 冯岩岩,吕艺.公共交通实用英语[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Special English for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Special English for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Course CodeJT01L1101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related courses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junior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t aim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use English to study, research and apply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accumulate certain vocabulary of transportation English,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have the ability to read and translate professional English documents, master the skills of searching informat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professional work and further learning.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the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for transporta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for transportation, the methodology of English for transportation, English rep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papers (mainly including road transpor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raffic plann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railway traffic, passengers). Reading and translation of transportation, freight transportation, high-speed railway, public transport, etc., the format and skills of professional thesis writing, and the related methods, methods and languag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links of academic conference communication (such as speech, discussion, inter-confer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hosting).

 


《专业英语(运输)》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01

2.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运输)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类相关课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是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中所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之一,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英语学习、研究和应用交通运输专业理论、技术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积累一定的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词汇,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具备阅读、翻译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熟练掌握检索资料的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认识、了解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掌握一定的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方法论,能够阅读一些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的英文报道及专业科技论文(主要包括道路运输管理及控制、交通规划、智能交通、铁路行车、客运、货运、高速铁路、公共交通等方面)并能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熟悉专业论文写作的格式和技巧,了解学术会议交流(如演讲、讨论、会间交流、会议主持)各个环节的有关方式、方法和语言运用。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6个单元。

1单元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学习认识(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概念、作用;包含的主要学习内容及应用能力;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英文文献分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概念、作用;包含的主要学习内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文献分类和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难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文献分类和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概念、作用;

2)了解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文献分类

3)掌握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2单元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总体特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和形态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和形态特点。

难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总体特点;

2)掌握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和形态特点。

3单元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方法论(8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句子构成;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句子构成;了解专业阅读写作中常会遇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句子构成分析、专业阅读写作中常会遇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难点:专业阅读写作中常会遇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句子构成;

2掌握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句子构成分析方法;

3)了解专业阅读写作中常会遇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4单元 专业文献阅读及翻译(12学时)

1.教学内容

专业英语翻译包括两个过程-理解和表达,理解就是透彻了解掌握原文的内容和实质,表达就是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技巧以规范的汉语体现原文内容。本单元选取几篇文章(主要包括道路运输管理及控制、交通规划、智能交通、铁路行车、客运、货运、高速铁路、公共交通等方面)为例介绍常用翻译技巧、特殊翻译技巧,并对阅读选编和翻译范例进行翻译。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常用的交通运输专业词汇;关于铁路行车、客运、货运、高速铁路方面的文章翻译;常用翻译技巧、特殊翻译技巧;

难点:道路运输管理及控制、交通规划方面的词汇;翻译技巧。

3.基本要求

1掌握常用的交通运输专业词汇;

2)了解特殊翻译技巧;

3)重点掌握常用翻译技巧。

5单元 专业论文写作(6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专业常见的英文论文写作类型有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本单元以最常见的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格式及技巧。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各类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技巧;

难点: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技巧。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专业论文的类型;

2)理解各类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3)掌握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技巧。

6单元 学术会议交流(2学时)

1.教学内容

学术会议交流的主要环节,演讲环节、讨论环节、会间交流和会议主持的有关方式、方法和语言运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术会议的演讲环节、讨论环节、会间交流和会议主持的有关方式、方法和语言运用。

难点:学术会议的演讲环节和会议主持的有关方式、方法和语言运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学术会议交流的主要环节;

2)理解演讲环节、讨论环节、会间交流和会议主持的有关方式、方法和语言运用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澜.交通运输专业英语[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资料:

[1] 邬万江,马丽丽.交通工程专业英语[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贾晓燕,杨菊花.交通运输专业英语[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 冯岩岩,吕艺.公共交通实用英语[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编写人:刘志萍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202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工程、交通系统分析、交通安全工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道路方向的一门特色选修课。本课程以现代交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原理和交通安全工程为基础,面向交通系统的问题,特别是中国的交通问题,以寻求交通通畅、安全、低污染、便利及资源最佳配置和利用为目标,阐述交通方案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交通问题的运筹与创新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交通设计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交通设计流程、城市道路设计、城市公共交通设计、停车设计等内容,要求理解交通设计的相关概念,掌握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交通设计流程,重点掌握城市道路设计(包括道路横断面设计、路段设计、交叉口设计)、公交停靠站设计、路内停车设计、安全设计,了解交通语言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等。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晓光交通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参考教材:

[1] 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马荣国交通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杨少伟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Traffic DesignCourse Description

Term4-1

Course TitleTraffic Design

Course CodeJT01L1202

Prerequisite CoursesTraffic Engineering, Traffic System Analysis, Traffic Safety Engineering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raffic Design is a required elective course for the road dir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Based on modern traffic engineering, system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traffic safety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is geared towards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sues, especially in China, to seek traffic smoothness, safety, low pollution, convenience and optimal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s a goal,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methods of the optimal design of transportation schemes are expounded.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discover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raffic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further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manage and innovate in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ransportation design, theoretical basis, traffic problems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traffic design process, urban road design,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sign, parking design, etc. It requires understanding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traffic design, mastering traffic problem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Traffic design process, focusing on urban road design (including road cross-section design, road section design, intersection design), bus stop design, on-street parking design, safety design, understanding of traffic language design, road auxiliary facilities design, etc.


《交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202

2. 课程名称:交通设计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工程、交通系统分析、交通安全工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道路方向的一门特色必修课。本课程以现代交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原理和交通安全工程为基础,面向交通系统的问题,特别是中国的交通问题,以寻求交通通畅、安全、低污染、便利及资源最佳配置和利用为目标,阐述交通方案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交通问题的运筹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交通设计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交通设计流程、城市道路设计、城市公共交通设计、停车设计、安全设计等内容,要求理解交通设计的相关概念,掌握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交通设计流程,重点掌握城市道路设计(包括道路横断面设计、路段设计、交叉口设计)、公交停靠站设计、路内停车设计、安全设计,了解交通语言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等。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24学时,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共24学时)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8个单元。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设计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作用;交通设计在国内外发展的概况;交通设计的基本内容。交通设计的基本内容,交通设计思想和作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设计的基本内容,交通设计思想和作用。

难点交通设计的基本内容,交通设计思想和作用。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设计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作用;

2)了解交通设计在国内外发展的概况;

3)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内容,交通设计思想和作用。

2单元 交通设计的理论基础(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体系及各部分关联,包括系统工程学、工业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原理、交通工程学(交通流理论、通行能力理论、交通冲突分析理论、交通行为理论等)、交通土木工程学、交通资源与环境学。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体系及各部分关联。

难点交通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体系及各部分关联。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体系及各部分关联;

2)了解交通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体系及各部分关联。

3单元 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4学时)

1.教学内容

主要交通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影响交通问题的要素归纳分析,提出规划、设施设计及交通管理层面的交通设计问题与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交通系统基本概念及基本框架,城市建设与发展及其交通问题特征,交通供需特征,交通阻塞问题与特征,交通事故与特征,交通环境问题与特征交通问题的成因剖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阐述主要交通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影响交通问题的要素归纳分析。

难点阐述主要交通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影响交通问题的要素归纳分析。

3.基本要求

1)理解规划、设施设计及交通管理层面的交通设计问题与需求的方法;

2)掌握阐述主要交通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影响交通问题的要素归纳分析。

4单元 交通设计流程与要点(4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设计内容和基本流程;交通设计要点,包括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问题分析与策略、设计指标、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方案评价。设计指标,如交通量、设计速度、饱和流量的确定方法;交通现状评价的方法,路段、交叉口和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设计要点及设计指标;交通现状评价的方法。

难点交通设计要点及设计指标;交通现状评价的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设计要点及设计指标;交通现状评价的方法;

2)了解交通设计内容和基本流程;

3)掌握交通设计要点及设计指标;交通现状评价的方法。

5单元 城市道路交通空间设计(6学时)

1.教学内容

道路交通设计的规划条件;交叉口交通设计方法和设计要求;路段交通设计,包括人行道路设计、行人过街横道设计、非机动车道设计、路段进出交通设计、路边停车设计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路段交通设计、交叉口交通设计。

难点路段交通设计、交叉口交通设计。

3.基本要求

1)了解道路交通设计的规划条件;

2)掌握路段交通设计、交叉口交通设计

6单元 公共汽车交通设计(2学时)

1.教学内容

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的体系和基本内容;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公共汽车交通优先设计、公共汽车停靠站优化设计等内容,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的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公共汽车交通优先设计、公共汽车停靠站优化设计。

难点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公共汽车交通优先设计、公共汽车停靠站优化设计。

3.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公共汽车交通优先设计、公共汽车停靠站优化设计。

2)了解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的体系和基本内容;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的基本方法。

7单元 停车场(库)交通设计(2学时)

1.教学内容

停车场(库)的基本概念,不同类型停车场(库)交通设计目标、设计要点、设计流程及其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基础条件分析(停车场的选址布局与容量估算)、战略设计与详细设计。与停车场(库)交通设计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标准与规范。路内停车设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停车场(库)交通设计目标、设计要点、设计流程及其设计方法。路内停车设计。

难点:停车场设计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停车场(库)的基本概念;

2)理解不同类型停车场(库)交通设计目标、设计要点、设计流程及其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基础条件分析(停车场的选址布局与容量估算)、战略设计与详细设计,理解与停车场(库)交通设计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标准与规范;

3)掌握路内停车设计。

8单元 交通安全设计(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概念;基于交通出行风险分析提出的交通安全设计目标、原则与体系;并掌握路段空间安全设计(路段宁静化设计)和交叉口空间安全设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路段空间设计(路段宁静化设计)和交叉口空间设计。

难点:路段空间设计(路段宁静化设计)和交叉口空间设计。

3.基本要求

1)理解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路段空间安全设计(路段宁静化设计)和交叉口空间安全设计;

2)了解基于交通出行风险分析提出的交通安全设计目标、原则与体系。

(二)实践教学内容(8学时)

实践设计是学生在完成《交通设计》理论教学内容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交通问题的运筹与创新能力。要求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某一具体交通设计。设计内容分新建道路的交通设计和改建道路的交通设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一设计即可。设计方案图文结合,设计图用CAD软件实现,文字内容包括设计依据、设计思路、设计说明等。

1新建道路的交通设计

选取某段长度不低于3公里的新建道路进行交通设计,设计要点至少包括道路、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和路内停车四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        道路设计

包括横断面设计和路段设计。首先根据道路功能等级(根据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确定道路横断面的形式以及机非分隔带、中央分隔带车道宽度、车道数、非机动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其次进行路段交通设计,根据规划确定的道路两旁用地类型进行交通需求、交通冲突分析,从而进行路段交通设计,至少包括道路沿线进出设计、掉头设计、慢性交通过街设计、交通组织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实现交通的有序化、便捷和安全。

2)        交叉口设计

确定路段上所有交叉口的类型,并选取某个典型的B类交叉口进行详细设计,主要包括平面交叉口通行模式、进出口道渠化设计、交叉口内部渠化设计、慢性交通设计(包括无障碍设计)和信号相位渠化设计等,可适当加入交通环境和交通语言设计。

3)        公交停靠站设计

根据路段设计和道路两旁的土地用地类型,确定道路沿线停靠站的设置数量、位置(包括交叉口上下游、纵向间距、横向位置等)、类型等,然后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个公交停靠站进行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位置、形式、站台规模(长度和宽度)、行人过街、站台附属设施等,注意公交停靠站上下行对称出现。

4)        路内停车设计

路内停车位置、数量、停放方式,与动态交通的协调设计等等。

5) 其他设计

如交通附属设施设计、交通环境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

2、改建道路的交通设计

要求选择实际存在的地点进行改善,建议就近选择,如黄骅、沧州、或居住附近的某处交通问题进行改善设计。要求有真实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改善设计方案能有效缓解交通问题。调查表格、数据等资料以附录形式附在后面。建议选取的设计内容如下:

1)        交叉口改善设计方案

a)         了解交叉口渠化设计要求,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

b)        选择某具体交叉口进行渠化优化设计,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

c)         根据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绘制改善后渠化图;

d)        方案效果评价。

2)        路段交通改善设计方案

a)         了解路段交通设计要求,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

b)        选择某路段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是出入口、停车等路段交通设计中包含的内容;

c)         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绘图加以说明;

d)        方案评价。

3)        公交停靠站改善设计方案

a)         了解公交停靠站设计程序、规范,收集公交停靠站设计需要的基础资料;

b)        选择一处公交停靠站,进行现状问题分析;

c)         根据存在问题,进行方案设计并绘图说明;

d)        方案评价。

4)        其他与交通改善有关的设计内容

可自拟自选,如交通枢纽与换乘系统、交通节点、停车场(库)系统等进行交通改善设计,包括收集数据、现状问题分析、方案设计、评价等内容。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考核时要注重学生对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掌握,同时侧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考核主要包括:(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40%;(2)期末提交一份具体综合交通设计方案作为期末考核成绩,占6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晓光交通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 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马荣国交通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杨少伟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编写人:王会会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安全工程》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安全工程》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1118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 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交通系统分析等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大四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

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交通安全专业领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开展交通安全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学会运用交通安全基本理论、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交通安全技术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交通运输领域中实际安全问题,初步具备综合分析和处理各类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交通安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交通安全技术、交通安全管理等内容,掌握有关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了解交通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肖贵平,朱晓宁.交通安全工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 王达水.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图解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3] 北京铁路局.铁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与警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4] 鲁光泉,王云鹏,林庆峰等.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


Traffic Safety EngineeringCourse Description

Term4-1

Course TitleTraffic Safety Engineering

Course CodeJT01L1118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Traffic System Analysis , etc.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eni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for all kinds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safet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o carry out traffic safety work.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safety, learn to use the basic theor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echnology and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s of traffic safety to solve practical safety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and have the basic ability to comprehensive analyze and deal with various types of traffic safety problem preliminary.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ies of traffic safety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th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raffic safety, need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safety, focuses 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raffic safety, and understands the concepts and contents of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emergency plan.


《交通安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1118

2. 课程名称:交通安全工程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交通系统分析等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大四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交通安全专业领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开展交通安全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学会运用交通安全基本理论、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交通安全技术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交通运输领域中实际安全问题,初步具备综合分析和处理各类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交通安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交通安全技术、交通安全管理等内容,要求掌握有关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了解交通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5个单元。

1单元 绪论(6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安全工程的研究对象、目的、内容、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国内外铁路、城市轨道及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安全系统工程相关概念;安全科学基本概念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道路、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定义、分类、构成条件及常用的交通事故评价指标。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系统、人-机-环境系统、系统界面以及安全保障系统等安全系统工程相关概念、安全、事故、风险的内涵,铁路、道路、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定义、分类、构成条件及常用的交通事故评价指标,SHEL模型。

难点:人-机-环境系统、系统界面、安全、事故、风险的内涵、SHEL模型。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安全工程的研究对象、目的、内容、基本理论框架体系;

2)了解国内外铁路、城市轨道及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3)理解并掌握人-机-环境系统、系统界面以及安全保障系统等安全系统工程相关概念;;

4)掌握安全、危险、风险、事故、隐患、危险源等安全科学基本概念及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

5)理解并掌握道路、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定义、分类、构成条件及常用的交通事故评价指标。

2单元 交通安全基本理论(6学时)

1.教学内容

可靠性工程基本术语,可靠度函数和故障率、系统可靠度评价、人的可靠性;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事故因果连锁论等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的目标和原则,事故法则、海因里希工业安全公理、事故预防的3E准则、本质安全化方法等的事故预防理论与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因果连锁论、能量意外释放论、系统理论、变化的观点等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的目标和原则,理解事故法则、海因里希工业安全公理、事故预防的3E准则、本质安全化方法等的事故预防理论与方法。

难点:事故因果连锁论、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预防理论与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可靠性、维修性和有效性以及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等可靠性工程基本术语;

2)了解可靠度函数和故障率、系统可靠度评价、人的可靠性;

3)了解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因果连锁论、能量意外释放论、心理动力理论、系统理论、撒利模型、变化的观点等事故致因理论;

4)了解事故预防的目标和原则,理解事故法则、海因里希工业安全公理、事故预防的3E准则、事故预防工作五阶段模型、本质安全化方法、人机匹配法等的事故预防理论与方法。

3单元 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1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安全分析的概念和内容、安全评价的含义、安全标准;各种分析和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安全分析和评价的内容、程序、作用和意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件树法、事故树法等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定量安全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概率安全评价法;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建立;三种典型的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安全评价的含义、安全标准;各种分析和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安全检查表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件树法、事故树法等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定量安全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概率安全评价法;三种典型的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

难点:事件树法、事故树法、三种典型的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即交通冲突技术、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技术和道路安全审计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安全分析的概念和内容;

2)掌握安全评价的含义、安全标准;

3)掌握各种分析和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4)理解安全分析和评价的内容、程序、作用和意义;

5)掌握安全检查表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件树法、事故树法等分析方法;

6)掌握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定量安全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概率安全评价法;

7)理解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建立;

8)理解交通冲突技术、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技术,了解道路安全审计方法。

4单元 交通安全技术(4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手段;预防事故及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交通安全设计技术;基于预防和事故避免的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交通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以及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手段;预防事故及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难点:预防事故及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

2)理解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手段;

3)掌握预防事故及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4)了解基于预防和事故避免的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交通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以及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5单元 交通安全管理(4学时)

1.教学内容

安全管理的概念、内容,我国现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以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法规的本质、特征、作用,主要的交通安全法规;交通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交通安全心理的保障条件;安全教育的意义、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及提高安全教育效率的途径;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等概念,国内外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现状;我国应急体系的组成,应急预案的分类、基本结构和预案内容,交通事故救援组织及实施步骤;交通保险的概念和实施意义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安全管理的概念、内容,我国现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以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交通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交通安全心理的保障条件;安全教育的意义、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及提高安全教育效率的途径;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等概念;应急预案的分类、基本结构和预案内容,交通事故救援组织及实施步骤。

难点:交通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交通安全心理的保障条件;交通事故救援组织及实施步骤。

3.基本要求

1)掌握安全管理的概念、内容,我国现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以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2)了解安全法规的本质、特征、作用,主要的交通安全法规;

3)理解交通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交通安全心理的保障条件;

4)理解安全教育的意义、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及提高安全教育效率的途径;

5)掌握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等概念;

6)了解国内外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现状;

7)了解我国应急体系的组成;

8)掌握应急预案的分类、基本结构和预案内容,交通事故救援组织及实施步骤。

9)了解交通保险的概念和实施意义等。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肖贵平,朱晓宁.交通安全工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 王达水.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图解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S].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3] 北京铁路局.铁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与警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4] 鲁光泉,王云鹏,林庆峰等.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

 

 

编写人:刘志萍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综合交通运输》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综合交通运输》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102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专业导论、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专业选修课。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概括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交通运输发展史,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组成及构成要素,掌握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水路等运输基础设施以及各种运输工作的组织管理,掌握其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交通方式的基础知识,对运输系统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课或从事交通运输相关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包括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几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史以及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并且理解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意义、国家意义和社会意义等。课程按照知识单元依次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运输系统,包括水路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及汽车运输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重点介绍每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设备、运输业务、运行组织管理、以及通过能力等指标的计算。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胡思继.交通运输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连义平.综合交通运输概论[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 沈志云,邓学军.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 胡思继.铁路运输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 徐建闽.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Course Description

Term2-1

Course Title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ourse CodeJT01L2102

Prerequisite CoursesIntroduction to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targeted 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and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summarize the basic concepts of transportation, the history of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understand the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s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ster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ailways, urban rail transit, roads, waterways, and various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master i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various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have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or engaging in transportation related work in the future.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ransportation, understand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everal majo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and understands the economic, nation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knowledge units in order to introduce in detail several maj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cluding wate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oad and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tc., focusing on th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and opera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ability.indicators of each transportation mode.


《综合交通运输》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102

2. 课程名称:综合交通运输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专业导论、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专业选修课。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概括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交通运输发展史,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组成及构成要素,掌握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水路等运输基础设施以及各种运输工作的组织管理,掌握其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交通方式的基础知识,对运输系统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课或从事交通运输相关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了解几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史以及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并且理解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意义、国家意义和社会意义等。

课程按照知识单元依次分别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运输系统,包括水路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及汽车运输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着重于介绍每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设备、运输业务、运行组织管理、以及通过能力等指标的计算,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交通方式的基础知识。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第1单元 交通运输概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运输与交通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史以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意义、国家意义社会意义、对环境的影响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的概念、运输的概念、交通与运输的关系。

难点: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意义。

3.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史以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2理解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意义、国家意义社会意义、对环境的影响

3掌握运输与交通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2单元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运营特征。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难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运营特征。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

2掌握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3)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运营特征。

第3单元 水路运输系统(8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种类与特点、船舶设备与装置、港口的陆域和水域设施;船舶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班轮运输组织的相关内容;不定期船运输组织;港口装卸组织的基本原则、港口装卸作业计划的分类和基本内容、装卸组织调度方法与过程控制;船舶营运和港口营运的各类指标;港口通过能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班轮运输组织;三种不定期船运输形式;船舶营运指标;港口装卸组织的基本原则过程;港口通过能力的基本概念。

难点:船期表的编制过程;船舶营运和港口营运的各类指标。

3.基本要求

1了解船舶种类与特点、船舶设备与装置、港口的陆域和水域设施;

2掌握船舶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

3)掌握班轮运输组织的相关内容;

4)掌握不定期船运输组织的相关内容

5理解船舶营运指标;轮驳船队运输组织;港口通过能力;

6)了解港口装卸组织的概念、原则,装卸组织作业计划等;

7)掌握装卸自然吨等港口营运指标。

第4单元 铁路运输系统(10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系统的基本设施;掌握铁路客运业务、铁路货运业务;铁路机车车辆运输指标;铁路运输旅客列车编组计划的内容;铁路运输货物列车编组计划;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列车运行图要素以及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铁路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和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客流种类及旅客列车种类;旅客票价的构成;货运业务作业过程、运输合同;铁路运输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分类及其要素。

难点:机车车辆运用指标;节省车小时的计算。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运输系统的基本设施;

2掌握铁路客运业务、铁路货运业务;

3理解铁路机车车辆运输指标;

4掌握铁路运输旅客列车编组计划的内容;铁路运输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5掌握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列车运行图要素以及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6了解铁路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和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第5单元 公路及汽车运输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公路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公路通行能力概述、公路交通流要素及公路通行能力计算;公路运输工作过程,公路旅客运输业务、公路货物运输业务;车辆利用指标体系;货运车辆的行驶路线;拖挂运输的组织形式,甩挂运输组织;长途汽车运输组织。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公路通行能力概述、公路交通流要素及公路通行能力计算;公路运输工作过程;货运车辆的行驶路线;拖挂运输的组织形式,甩挂运输组织。

难点:公路交通流要素;拖挂运输的组织形式,甩挂运输组织。

3.基本要求

1了解公路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了解车辆利用指标体系,了解长途汽车运输组织;

2掌握公路通行能力概述、公路交通流要素、公路交通流要素及公路通行能力计算;

3掌握公路运输工作过程,了解公路旅客运输业务、公路货物运输业务;

4)掌握货运车辆的行驶路线,拖挂运输的组织形式,甩挂运输组织。

第6单元 城市交通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交通的定义;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中国城市交通的特征;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城市道路类型、交叉口种类、停车场的分类;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和私人交通方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控制设施;城市交通管理演变与发展、分类;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城市公共汽车行车调度管理、技术管理及服务质量管理、智能交通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交通的定义;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的原则和内容运输计划;运输能力的概念和运能提高的方法;掌握城市道路类型、交叉口种类、停车场的分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控制设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

难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控制设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交通的定义;

2了解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

3了解中国城市交通的特征;

4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5)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

6)掌握城市道路类型、交叉口种类、停车场的分类;

7了解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和私人交通方式;

8掌握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控制设施;

9)了解城市交通管理演变与发展、分类;

10)掌握城市道路交通控制;

11)了解城市公共汽车行车调度管理、技术管理及服务质量管理、智能交通系统

第7单元 客货运输组织(2学时)

1.教学内容

旅客乘车旅行过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评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货物流通过程和货物运输过程、货物运输业务组织体制、联运和运输承包公司、运输业务网。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货物流通过程和货物运输过程等。

难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

3.基本要求

1了解旅客乘车旅行过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评价;

2掌握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

3掌握货物流通过程和货物运输过程、货物运输业务组织体制;

4了解联运和运输承包公司、运输业务网。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胡思继.交通运输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连义平.综合交通运输概论[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 沈志云,邓学军.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 胡思继.铁路运输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编写人:刘妍妍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企业发展战略》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企业发展战略》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4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管理学B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企业发展战略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选修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迫切要求企业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以适应激烈动荡的环境,减少或避免企业发展重大决策的失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过程、方法,学会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与市场环境、企业内部坏境进行分析,并能够运用上述知识完成实际企业的战略分析、战略方案制定、战略实施计划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从而提高学生从全局、长远、动态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基于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三个部分的战略管理过程架构体系,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战略管理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公司层面的战略选择、经营单位层面的竞争战略,以及企业国际化战略问题;组织结构、战略领导和管理战略变革等方面论述战略的实施等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锡怀,王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6

参考教材:

[1] 小阿瑟·A·汤普森,A·J·斯特里克兰三世,蓝海林,黄曼丽战略管理—获取竞争优势(原书第17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王方华,吕巍等战略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吕魏等译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原书第8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Course Description

Term2-1

Course TitleStrategie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urse CodeJT01L2204

Prerequisite CoursesManagement B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urse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enterprises are urgently required to apply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o corporat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urbulent environment and reduce or reduce Avoid mistakes in major decisions for corporat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learn to analyze the macro environment, industry and market environ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use the above knowledge to complete the actual enterprise. Strategic analysis, strategic plan formulation,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and solve problems from a global, long-term, and dynamic perspective.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process architecture system of strategic analysis, strategic selection, and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It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xplain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rpo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orpo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s and processes, as well a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of the company, methods of analyzing internal condition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strategic choices at the company level,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t the business unit level, and The issue of corporat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 in aspects such a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change.

《企业发展战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4

2. 课程名称:企业发展战略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管理学B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企业发展战略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选修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迫切要求企业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以适应激烈动荡的环境,减少或避免企业发展重大决策的失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过程、方法,学会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与市场环境、企业内部坏境进行分析,并能够运用上述知识完成实际企业的战略分析、战略方案制定、战略实施计划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从而提高学生从全局、长远、动态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基于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三个部分的战略管理过程架构体系,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战略管理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公司层面的战略选择、经营单位层面的竞争战略,以及企业国际化战略问题;组织结构、战略领导和管理战略变革等方面论述战略的实施等内容。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0个单元。

1单元 战略管理概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战略管理的性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系统,战略管理者,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难点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战略管理过程。

3.基本要求

1)理解战略管理的性质,战略管理系统,战略管理者;

2)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管理系统;

3)掌握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2单元 企业外部环境(4学时)

1.教学内容

外部环境的主要层面以及竞争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与产业环境分析;战略环境的含义及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宏观环境分析与产业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的主要层面以及竞争环境的分析。

难点宏观环境分析与产业环境分析。

3.基本要求

1)理解外部环境的主要层面以及竞争环境的分析;

2)了解战略环境的含义及特点;

3)掌握宏观环境分析与产业环境分析。

3单元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4学时)

1.教学内容

价值链分析以及企业战略能力分析的各种技术;企业资源的分类;企业文化、业绩与问题分析;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SWOT分析矩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价值链分析以及企业战略能力分析的各种技术;企业资源的分类;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SWOT分析矩阵。

难点SWOT分析矩阵。

3.基本要求

1)掌握价值链分析以及企业战略能力分析的各种技术;掌握企业资源的分类;

2)了解企业文化、业绩与问题分析;

3)掌握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SWOT分析矩阵。

4单元 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目标(2学时)

1.教学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企业使命的构成和战略目标体系的构成;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使命、企业战略目标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企业使命的构成和战略目标体系的构成。

难点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企业使命的构成和战略目标体系的构成。

3.基本要求

1)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2)掌握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

3)掌握企业使命的构成和战略目标体系的构成;

4)了解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使命、企业战略目标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5单元 公司战略选择(4学时)

1.教学内容

成长型战略每一具体战略类型的含义及其优缺点、适用条件;稳定发展战略与发展战略的类型与优缺点;防御战略的一般知识。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式、战略选择过程与实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稳定发展战略与发展战略的类型与优缺点。

难点稳定发展战略与发展战略的类型与优缺点。

3.基本要求

1)理解成长型战略每一具体战略类型的含义及其优缺点、适用条件;

2)掌握稳定发展战略与发展战略的类型与优缺点;

3)了解防御战略的一般知识;

4)理解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式、战略选择过程与实施。

6单元 经营单位的竞争战略选择(4学时)

1.教学内容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的含义、形式、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竞争战略、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超竞争环境下的竞争战略、竞合战略的含义、蓝海战略的本质及主要实现形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的含义、形式、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竞争战略、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

难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的含义、形式、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竞争战略、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

3.基本要求

1)理解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的含义、形式、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竞争战略、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

2)了解超竞争环境下的竞争战略、竞合战略的含义、蓝海战略的本质及主要实现形式。

7单元 企业国际化战略(4学时)

1.教学内容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及特点;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分析、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因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分析、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因素。

难点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分析、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因素。

3.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及特点;

2)理解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分析、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因素。

8单元 战略与组织结构(4学时)

1.教学内容

与不同战略类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类型,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关系;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外部环境与企业的技术条件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与企业战略资源的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与不同战略类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类型,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关系;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与企业战略资源的内容。

难点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与企业战略资源的内容。

3.基本要求

1)掌握与不同战略类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类型;

2)掌握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关系;

3)了解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外部环境与企业的技术条件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4)掌握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与企业战略资源的内容。

9单元 战略领导(2学时)

1.教学内容

领导概念的内涵以及领导与管理的本质区别;不同的领导理论;公司治理的本质;鉴别出与战略类型相匹配的领导风格和能力。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公司治理的本质;鉴别出与战略类型相匹配的领导风格和能力。

难点公司治理的本质;鉴别出与战略类型相匹配的领导风格和能力。

3.基本要求

1)了解领导概念的内涵以及领导与管理的本质区别;

2)了解不同的领导理论;

3)理解公司治理的本质;鉴别出与战略类型相匹配的领导风格和能力。

10单元 管理战略变革(2学时)

1.教学内容

了解战略变革的两种不同观点和战略变革的类型、战略变革的环境特性、抵制变革的原因;理解掌握战略变革的过程、管理战略变革的风格、战略变革的手段和干预范围;掌握正确领导战略变革的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战略变革的过程、管理战略变革的风格、战略变革的手段和干预范围;正确领导战略变革的方法。

难点战略变革的过程、管理战略变革的风格、战略变革的手段和干预范围;正确领导战略变革的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战略变革的两种不同观点和战略变革的类型、战略变革的环境特性、抵制变革的原因;

2)理解掌握战略变革的过程、管理战略变革的风格、战略变革的手段和干预范围;掌握正确领导战略变革的方法。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有开/闭卷、大作业、小论文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锡怀,王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6

参考教材:

[1] 小阿瑟·A·汤普森,A·J·斯特里克兰三世,蓝海林,黄曼丽战略管理—获取竞争优势(原书第17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

[2] 王方华,吕巍等编著战略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3] 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吕魏等译 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原书第8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

 

 

编写人:王会会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法》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法》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7                   

课程层次: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 / 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的选修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理解铁路运输法、公路运输法、水路运输法、海商法以及公共航空运输法,理解有关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和各种运输法相关的国际公约。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交通法律法规分析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分为交通运输法概述与具体运输法律制度两大部分,具体分为交通运输法概述、铁路运输法、公路运输法、水路运输法、海商法以及公共航空运输法。较为系统地概述了交通运输各领域所涉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侧重阐述有关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同时也兼顾了各种运输法相关的国际公约。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陈家宏、林毅等.交通运输法[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1] 张永杰.交通运输法规(3)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 段爱媛.交通运输法教程及案例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3] 郑国华.交通运输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 季令.交通运输政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M]2008


Traffic LawCourse Description

Term2-1

Course TitleTraffic Law

Course CodeJT01L2207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on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 Through this course, you should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our current transport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understand railway transport law, highway transport law, waterway transport law, maritime law and public air transport law; To understand the legal regime of passenger transport contracts and freight transport contracts, an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related to various transport laws. To make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rough use traffic laws and regulation.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law, railway transport law, highway transport law, waterway transport law, maritime law and public air transport law.


《交通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7

2. 课程名称:交通法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属于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理解铁路运输法、公路运输法、水路运输法、海商法以及公共航空运输法,理解有关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和各种运输法相关的国际公约。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交通法律法规分析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运输法概述、铁路运输法、公路运输法、水路运输法、海商法以及公共航空运输法。要求了解交通运输法概述;掌握各种方式有关旅客运输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制度;理解各种运输法相关的国际公约。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6个单元。

1单元 交通运输法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法的产生与发展,交通运输法律关系,交通运输法律的基本原则及其实现。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法律关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法的产生与发展,交通运输法律的基本原则及其实现;

2)理解交通运输法和交通运输法律关系。

2单元 铁路运输法(6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法概述,铁路旅客运输合同,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国际铁路运输公约。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旅客运输合同,铁路货物运输合同。

难点:国际铁路运输公约。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运输法概述;

2)掌握铁路旅客运输合同,铁路货物运输合同;

3)理解国际铁路运输公约。

3单元 公路运输法(6学时)

1.教学内容

公路运输法概述,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公路货物运输国际公约,公路运输保险与保价。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

难点:公路货物运输国际公约。

3.基本要求

1)了解公路运输法概述;

2)掌握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

3)理解公路货物运输国际公约,公路运输保险与保价。

4单元 国内水路运输法(6学时)

1.教学内容

国内水路运输法概述,国内水路旅客运输合同,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国内水路运输保险与保价,国内水路运输的行政监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内水路旅客运输合同,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

难点:国内水路运输的行政监管。

3.基本要求

1)了解国内水路运输法概述;

2)掌握国内水路旅客运输合同,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

3)理解国内水路运输保险与保价,国内水路运输的行政监管。

5单元  海商法(6学时)

1.教学内容

海商法概述,海上旅客运输合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船舶的租用与拖航,碰撞与海损及赔偿责任,海上运输相关国际公约。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海上旅客运输合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难点:船舶的租用与拖航,海上运输相关国际公约。

3.基本要求

1)了解海商法概述;

2)掌握海上旅客运输合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3)理解船舶的租用与拖航,碰撞与海损及赔偿责任,海上运输相关国际公约。

6单元 公共航空运输法(6学时)

1.教学内容

公共航空运输法概述,公共航空运输合同的承运人,公共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公共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公共航空运输国际公约。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公共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公共航空货物运输合同。

难点:公共航空运输国际公约。

3.基本要求

1)了解公共航空运输法;

2)理解公共航空运输合同的承运人,公共航空运输国际公约;

3)掌握公共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公共航空货物运输合同。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有开/闭卷、大作业、小论文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陈家宏、林毅等.交通运输法[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1] 张永杰.交通运输法规(3)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 段爱媛.交通运输法教程及案例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3] 郑国华.交通运输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 季令.交通运输政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编写人:杜翠霞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水运与港口管理导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水运与港口管理导论》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106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综合交通运输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于交通运输专业选修课,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了解水运和港口的操作和商务运作,了解水运商务管理的组织和管理法规等,能够编制班轮运输与航次租船运输合同,熟悉港口管理相关内容,能够填制港口作业合同,掌握理货基本技术,能进行运输和港口费用估算,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今后学习后续专业课或从事港口水运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水路货物运输和港口各个环节的商务运作,包括班轮运输、航次租船运输、港口货物作业、理货业务、危险货物及特殊货物运输、水运价格等。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李永生.水路运输与港口商务管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参考教材:

[1] 张钢,齐绍江.海上货物运输[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理,刘志萍.物流运输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司玉琢.海商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Outline on Waterway Transport and Port Management

Course Description

Term2-2

Course TitleOutline on Waterway Transport and Port Management

Course CodeJT01L2106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sophomore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Main teaching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know the business operation of the shipping and port,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transport business management regulations. This course also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prepare ad fill out liner shipping and voyage charter shipping contracts, be familiar with port management related content. Students is required to be able to do transport and port cost estimation. This course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can be sued in the future work.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usiness operations of both water transport and port.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of water transport business management are introduced primarily. The business operation of water transport is comprised of liner shipping, voyage charter shipping, dangerous goods transport, tally business and so 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water transport business operation, waterway freight rates and port charge are also included. The business operation of port mainly consists of cargo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contract.

 

 

 


《水运与港口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106

2. 课程名称:水运与港口管理导论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综合交通运输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于交通运输专业选修课,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了解水运和港口的操作和商务运作,了解水运商务管理的组织和管理法规等,能够编制班轮运输与航次租船运输合同,熟悉港口管理相关内容,能够填制港口作业合同,掌握理货基本技术,能进行运输和港口费用估算,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今后学习后续专业课或从事港口水运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分为港口商务管理与水运商务管理两部分。港口商务管理主要包括港口货物作业管理,港口货物作业合同以及港口费收。水运商务管理主要包括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班轮运输商务管理、航次租船运输商务管理、理货业务、水路货物运价、特殊货物水路运输商务、水路旅客运输商务等。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水路运输与港口作业各环节的商务管理内容,理解水路运输与港口相关作业的流程及规则,掌握班轮运输、航次租船运输、理货业务和港口货物作业的相关作业内容与商务管理流程,掌握水路运价的定价规则与方法,掌握港口费收的种类与计算方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0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水路运输的概念、特性及组成,港口的概念及功能,水路运输与港口业的发展现状。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水路运输的概念与特性;港口的概念及功能;水路运输及港口的地位;水路运输与港口生产过程;水路运输业的组成;水路货运系统组成;水路货物运输的种类及货物种类;运输船舶的种类及特点;水路运输的营运方式。

难点:水路运输及港口的地位;水路运输与港口生产过程;水路运输的营运方式。

3.基本要求

1)理解水路运输及港口的地位;

2)了解水路运输与港口相关法律法规、水路运输及港口发展的主要趋势及面临的挑战等;

3)掌握水路运输的概念与特性,港口的概念及功能,水路运输业的组成,水路货物运输的种类及货物种类,熟悉运输船舶的种类,水路运输的营运方式。

2单元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2学时)

1.教学内容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形式、种类、基本内容、订立的过程、履行、变更及解除。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水路运输合同的形式和种类;水路运输合同订立的过程;水路运输合同的基本内容;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履行;水路运输合同变更、解除及违约。

难点:水路运输合同订立的过程;合同在特殊情况下的履行;水路运输合同变更、解除及违约。

3.基本要求

1)理解水路运输合同订立的过程;

2)了解水路运输合同变更、解除及违约相关知识;

3)掌握水路运输合同的形式和种类,水路运输合同的基本内容,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履行。

3单元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4学时)

1.教学内容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形式、种类、基本内容、订立的过程、履行、变更及解除,阐述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性质、分类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订立过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承运人的权利(如何正确行使货物留置权)、义务;承运人的责任限制和免除;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解除和变更;海运提单的概念、类型;提单的作用及内容。

难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承运人的权利(如何正确行使货物留置权)、义务;海运提单的概念、类型;提单的作用及内容。

3.基本要求

1)理解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解除和变更;

2)了解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订立过程,承运人的责任限制和免除,提单的一些条款及填制;

3)掌握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性质、分类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承运人的权利(如何正确行使货物留置权)、义务,海运提单的概念、类型,熟悉提单的作用及内容。

4单元 班轮运输(6学时)

1.教学内容

班轮运输商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国际班轮货运业务程序及主要单证,阐述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海损的处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水路班轮运输的概念及特点;班轮运输合同的内容;国际班轮货运业务程序及主要单证;共同海损的概念、构成条件及共同海损的分摊机制。

难点:国际班轮货运业务程序及主要单证;共同海损的分摊机制。

3.基本要求

1)理解共同海损的分摊机制;

2)了解水路班轮运输的商务内容和处理方法;

3)掌握班轮运输合同的内容,熟练掌握国际班轮货运业务程序及主要单证,掌握共同海损的概念、构成条件。

5单元 航次租船运输(6学时)

1.教学内容

航次租船运输的概念、分类、业务程序,航次租船形式下的运输合同及滞期费和速遣费的计算。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租船运输业务分类及特点;租船经纪人的概念、佣金支付形式;租船运输业务程序;航次租船的概念、类型及特征;航次租船形式下的运输合同;滞期费和速遣费的计算。

难点:租船运输业务分类及特点;租船经纪人佣金支付形式;滞期费和速遣费的计算。

3.基本要求

1)理解租船经纪人的职能;

2)了解租船运输业务分类及特点,租船运输业务程序;

3)掌握航次租船的概念、类型及特征,航次租船形式下的运输合同,滞期费、速遣费的计算。

6单元 港口货物作业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货物作业的内容及港航货物交接的程序与单证,仓储商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港口作业的内容,集装箱包干作业的内容;港航货物交接和港口单证;仓储的功能和种类,仓储商务和仓单业务。

难点:集装箱包干作业的内容。

3.基本要求

1)理解港口作业的内容,港口商务的操作;

2)了解港口商务管理组织,仓储的功能和种类;

3)掌握集装箱包干作业的内容,仓储商务和仓单业务。

7单元 港口货物作业合同(2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货物作业合同的概念、种类、形式、内容、订立,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免责事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港口货物作业合同的种类及形式;港口作业合同当事人;作业合同的订立和生效;港口货物作业合同的内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港口经营人的免责事项。

难点:港口作业合同当事人;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港口经营人的免责事项。

3.基本要求

1)理解港口货物作业合同的内容;

2)了解港口作业合同当事人;

3)掌握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港口经营人的免责事项。

8单元 理货业务(4学时)

1.教学内容

理货业务的现状、作用、基本技术、业务流程、作业要求、收费方法、单证及作用,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货的现状和作用;理货基本技术;集装箱理箱与装拆箱理货;理货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现行的理货收费标准和收费方法;理货业务过程和要求;理货单证及作用。

难点:理货基本技术;集装箱理箱与装拆箱理货;现行的理货收费标准和收费方法;理货业务过程和要求。

3.基本要求

1)理解理货商务和理货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理货单证和单证制作要求;

2)了解理货的现状和作用,现行的理货收费标准和收费方法;

3)掌握理货基本技术,理货业务过程和要求。

9单元 水路货物运价与港口费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水路运价和港口费用制定的依据、策略及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水路运价制定的依据,水路货物运输价格的策略,港口费用制定依据,港口费用的类别,运输和港口费用估算。

难点:运输和港口费用估算。

3.基本要求

1)理解港口费用制定依据;

2)了解水路货物运输价格的策略;

3)掌握港口费用的类别,能进行运输和港口费用估算。

10单元 特殊货物水路运输与港口管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滚装货物和危险货物的作业过程、注意事项和当事人的权责。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滚装运输的特点和作业过程;滚装运输合同的内容,滚装运输合同当事人的责任;水路危险货物的概念、分类,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危险货物托运文件、托运方法和承运条件。

难点:滚装运输的作业过程;危险货物托运文件、托运方法和承运条件。

3.基本要求

1)理解危险货物托运文件、托运方法和承运条件;

2)了解危险品的操作要求;

3)掌握滚装合同当事人的责任;掌握水路危险货物的概念、分类,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李永生.水路运输与港口商务管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参考教材:

[1] 张钢,齐绍江.海上货物运输[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理,刘志萍.物流运输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司玉琢.海商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编写人:张宇诺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国际航运政策》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国际航运政策》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10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经济学、船舶原理与货运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水运领域里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理论,包括一般的基础理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等;了解国际航运政策的历史与基本趋势;在此基础上,熟悉与掌握中、美、欧、日等航运大国的航运政策,并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航运政策加以介绍;同时,对于有关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民间国际组织的航运政策进行了解与掌握;最后,对船舶登记、港口国监控等专项政策加以介绍。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结合国际航运政策的实际,采用现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方法,既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本学科最新动态,又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倾向与趋势,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理论,国际航运政策的历史沿革,当代中国、日本、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国际组织、主要民间组织的航运政策等内容,要求掌握国际航运政策的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中、美等航运大国的航运政策,理解部分发展中国家航运政策,国际航运政策的历史沿革,船舶开放登记与港口国监控等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交通部国际航运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国际航运政策与法规[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参考教材:

[1] 王杰,王琦国际航运组织的垄断与竞争[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2] 吕靖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规划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ies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ies

Course CodeJT01L2210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Economy, Ship Principle and Freight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course in the field of water transport that is offer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 Through the course study, the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y, including general basic theori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etc.;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basic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ies; on this basis, familiarize and master the shipping policies of major ship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America, Europe and Japan, and introduce the shipping policies of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shipping policies of relev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civil organizations. Finally, registration of ships and monitoring of port countries and other special policies are introduced.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is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ity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y, using on-the-spot teaching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he students will acquire the necessary basic knowledge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the subject, and pay attention to develop students' preliminary analysis problems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trends and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y,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y,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y, the shipping polic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developing countries, maj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major civil organiz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ies for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ies, focus on the shipping policies of major ship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the United States,understand the shipping policies of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policies, and the open registration of ships and ports. State monitoring and so on.


《国际航运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10  

2. 课程名称国际航运政策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经济学、船舶原理与货运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是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水运领域里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理论,包括一般的基础理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等;了解国际航运政策的历史与基本趋势;在此基础上,熟悉与掌握中、美、欧、日等航运大国的航运政策,并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航运政策加以介绍;同时,对于有关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民间国际组织的航运政策进行了解与掌握;最后,对船舶登记、港口国监控等专项政策加以介绍。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结合国际航运政策的实际,采用现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方法,既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本学科最新动态,又注重(更重要的)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倾向与趋势,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理论,国际航运政策的历史沿革,当代中国、日本、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国际组织、主要民间组织的航运政策等内容,要求掌握国际航运政策的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中、美、欧、日等航运大国的航运政策,理解部分发展中国家航运政策,国际航运政策的历史沿革,船舶开放登记与港口国监控等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8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相关学科,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倾向与趋势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倾向与趋势。

难点: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倾向与趋势。

3.基本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相关学科;

2)理解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倾向与趋势等;

3)吸取科研成果,注意引入学科前沿动态,更新、丰富教学内容。

2单元 国际航运政策研究方法(8学时)

1.教学内容

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要素,以及航运政策本身的量化分析方法,国际航运政策的有关数学分析方法,运用量化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要素,国际航运政策的有关数学分析方法及案例分析;

难点:国际航运政策的有关数学分析方法,运用量化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3.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要素,以及航运政策本身的量化分析方法,并与后面的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基本运用量化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2)理解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倾向与趋势等;

3)理解、掌握概念、原理和方法。

3单元 国际航运政策的历史沿革(2学时)

1.教学内容

国际航运政策的缘起及其基本沿革脉络;欧亚有关国家和地区从远古到二战前的航运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际航运政策的缘起及其基本沿革脉络。

难点:国际航运政策的缘起及其基本沿革脉络。

3.基本要求

1)理解国际航运政策的缘起及其基本沿革脉络;

2)了解欧亚有关国家和地区从远古到二战前的航运政策。

4单元 当代中国航运政策(4学时)

1.教学内容

中国及其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航运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中国及其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航运政策。

难点:中国及其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航运政策。

3.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中国及其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航运政策;

5单元 当代日本、美国、欧洲国家航运政策(6学时)

1.教学内容

集约化和计划造船等日本航运政策;美国货载保留、有关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航运政策;英、法、德、挪威等欧洲航运国家的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集约化和计划造船等日本航运政策;美国货载保留、有关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航运政策;英、法、德、挪威等欧洲航运国家的政策。

难点:集约化和计划造船等日本航运政策;美国货载保留、有关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航运政策;英、法、德、挪威等欧洲航运国家的政策。

3.基本要求

1)理解掌握集约化和计划造船等日本航运政策;

2)理解掌握美国货载保留、有关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航运政策;

3)理解掌握英、法、德、挪威等欧洲航运国家的政策;

6单元 当代发展中国家航运政策(4学时)

1.教学内容

韩国、印度等航运有影响国家的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韩国、印度等航运有影响国家的政策。

难点:韩国、印度等航运有影响国家的政策。

3.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韩国、印度等航运有影响国家的政策;

7单元 主要国际组织及国际性民间组织的航运政策(4学时)

1.教学内容

世贸组织、欧盟等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班轮公会、航运联营体等经营性组织的航运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世贸组织、欧盟等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班轮公会、航运联营体等经营性组织的航运政策。

难点:世贸组织、欧盟等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班轮公会、航运联营体等经营性组织的航运政策。

3.基本要求

1)理解掌握世贸组织、欧盟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航运政策;

2)理解掌握班轮公会、航运联营体等经营性组织的航运政策。

8单元 船舶开放登记与港口国监控(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登记制度、开放登记以及港口国监控等项航运专项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登记制度、开放登记以及港口国监控等项航运专项政策。

难点:船舶登记制度、开放登记以及港口国监控等项航运专项政策。

3.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船舶登记制度、开放登记以及港口国监控等项航运专项政策;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有开/闭卷、大作业、小论文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交通部国际航运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国际航运政策与法规[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1] 王杰,王琦国际航运组织的垄断与竞争[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2] 吕靖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规划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

 

 

编写人:王会会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城市规划》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10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规划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专业选修课,是从事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城市规划方面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开展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通过城市规划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初步具备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了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体系布局、城市功能与用地规模、城市交通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流程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能掌握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重点掌握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编制方法及实施步骤,熟悉城市规划审批流程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闫学东.城市总体规划[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肖秋生城市总体规划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3]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Urban Planning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Urban Planning

Course CodeJT01L2103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Planning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is course aims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in urban planning, and equipping them with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urban planning.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systematic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methods of urban planning, and initially have the basic ability to engage in urban planning.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theory of urban planning, system layout, urban functions and land use scale,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urban master plan approval process and other contents.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relevant theories of urban planning, master the main content, compilation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urban planning, and be familiar with the approval process of urban planning.


《城市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103

2.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规划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专业选修课,是从事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城市规划方面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开展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通过城市规划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初步具备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了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体系布局、城市功能与用地规模、城市交通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流程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能掌握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重点掌握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编制方法及实施步骤,熟悉城市规划审批流程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0个单元。

1单元 绪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的定义、产生及中西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的内容、层次体系;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演变规律;新形势下城市总体规划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的产生和定义,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中、西方古代代表性城市的特征及发展历史,城市规划的概念、法规体系、行政体系、运作体系、强制性内容

难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规律及趋势特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中西方代表性城市发展特征;

2)理解城市规划的内涵、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组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含义、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角色和作用;

3)掌握总体规划工作层面、强制性内容、工程系统规划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变化及发展规律、新形势下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新思想与动态。

2单元 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理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理论:城市区位理论、城市经济理论、城市空间理论和城市生态理论的概念、主要内容、研究目的、相关模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区位理论的概念、起源、经典的城市区位理论及其论证思想,城市经济理论的作用、研究内容,城市空间理论的概念、城市空间扩张模式、扩展的动力机制、空间结构演化及模型、城市郊区化理论,城市生态理论的概念、特点、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及可持续发展。

难点:城市区位理论的理论及其论证思想、城市空间扩张模式、扩展的动力机制、空间结构演化及模型、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优缺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区位理论概念、起源,城市经济的作用和研究内容,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2)理解城市区位理论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趋势,城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安全的特点、内容及面临的挑战;

3)掌握城市经济的作用和研究内容,城市空间的理论基础、扩张理论、扩张方式及如何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优缺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单元 城市性质与规模(3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的性质、类型、人口分析、等级规模划分、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城市用地的概念、属性、价值、规模的影响因素,城市土地与交通系统的关系、模型发展、特点、历程、现状、问题,不同交通方式下土地利用特征、模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性质定义、人口按劳动结构如何分类、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计算、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互动关系及典型模式。

难点:土地评价、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互动关系、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互动模式。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性质的概念、特征、定义方法,城市类型,城市人口按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构成、职业构成、劳动构成如何分析,城市等级规模划分方法;

2)理解城市用地概念、属性、价值、分类、构成、规模、影响因素,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互动关系,我国土地利用及交通存在的问题,土地开发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3)掌握自然增长率及机械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计划经济时期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现在的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及校核方式(比例分配、类比法、环境容量法),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模式(“地铁+物业”模式、TOD模式、联合开发模式),不同类型的道路网络布局(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的优缺点。

4单元 城镇体系规划(3学时)

1.教学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基本概念、分类与基本特征,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城镇规划历程、编制流程及城镇系统规划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模式及编制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镇体系规划目标、基本特征,首位城市型体系、弱核型城市体系和城市历史的关系,地域空间、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和网络系统这4种结构的对应关系,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流程、主要内容,城镇体系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空间布局与自然地理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体系规划面临哪些转型挑战

难点首位城市型体系、弱核型城市体系和城市历史的关系,地域空间、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和网络系统这4种结构的对应关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镇体系规划基本概念、分类、基本特征、作用,集中的地域空间结构(集中块状结构、连片带状结构、连片放射状结构)、分散的地域空间结构(双城结构、一城多镇结构、分散型城镇结构、带卫星的大城市结构)、变异型城市体系,职能组合结构(行政中心型、矿产资源型、农业型、加工工业型、边境型、跨国型),网络系统结构(产业经济、交通运输、区域间商品流通);

2)理解并掌握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首位城市型体系、弱核型城市体系和城市历史的关系,地域空间、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和网络系统这4种结构的对应关系,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流程、主要内容,城镇体系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空间布局与自然地理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体系规划面临哪些转型挑战。

5单元 城市总体布局(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布局形式影响因素、方案内容、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城市总体布局主要布局艺术、城镇体系规划转型思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布局模式(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布局方案制定、主要任务,城市总体布局主要内容、影响因素、类型、艺术手法、艺术组织,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评价方案内容及评价方法。

难点层次分析法的内容、步骤、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的概念、演变历程、主要模式特征,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空间解析,城市总体布局艺术内涵;

2)理解并掌握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布局模式(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布局方案制定、主要任务,城市总体布局主要内容、影响因素、类型(块状式、带状式、沿河岸组团式、姐妹城式、主辅城式、一城多镇式、点条式、掌状式等)、艺术手法、艺术组织,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评价方案内容、基本思路及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内容、步骤、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

6单元 城市功能与用地规划(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用地的基本功能和分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的组成及规划原则、影响因素,布局形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类别代码,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因素、城市用地的工程适宜性评定分类、特征,城市居住用地构成,影响城市居住用地规模确定的主要因素,规划布局工业用地,工业用地的布局原则,城市公共设施的用地规模确定方法,小城市布局仓储用地的方法,特种仓库在城市中布局应该注意的问题。

难点工业用地布局方法、城市公共设施布局方法、仓库用地规模测算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用地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现代城市功能的体现方面,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方法;

2)理解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方法,一类用地、二类用地、三类用地的评定,居住用地的组成、规划原则、规模确定、布局形式、影响城市居住用地规模确定的主要因素,工业用地选址要求、规划原则、布局原则、规划布局、工业用地与城市空间关系,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类别代码,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因素,特种仓库在城市中布局应该注意的问题;

3)掌握城市用地的工程适宜性评定分类、特征,城市居住用地构成,工业用地布局方法、城市公共设施布局方法、仓库用地规模测算方法

7单元 城市交通规划(3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交通规划基本概念、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及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体系组织与规划,城市内外交通规划、城市群交通规划及城乡一体化交通规划的道路网络布局、道路体系规划基本原则及一般过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及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体系组织与规划,城市内外交通规划、城市群交通规划及城乡一体化交通规划的道路网络布局、道路体系规划基本原则及一般过程

难点城市内外交通规划、城市群交通规划及城乡一体化交通规划的道路网络布局、道路体系规划基本原则及一般过程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交通规划基本概念、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

2)理解并掌握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及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体系组织与规划,城市内外交通规划、城市群交通规划及城乡一体化交通规划的道路网络布局、道路体系规划基本原则及一般过程

8单元 城镇化发展与城乡一体化(3学时)

1.教学内容

城乡一体化的理念、要求和城乡规划发展的新理念,城乡规划体系及主要工作内容、实施流程、管理制度。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和要求,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的基本类型,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方法,城乡交通一体化内涵,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的转型挑战,城乡规划体系及主要工作内容、实施、管理制度

难点规划体系及主要工作内容及实施流程

3.基本要求

1)了解从新型城镇化角度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措施、区域整体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人文主义理念,城乡一体化要求,《城乡规划法》特点,城乡规划理念与方法创新。

2)理解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和要求,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的基本类型,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方法,城乡交通一体化内涵,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的转型挑战,城乡规划体系及主要工作内容、实施、管理制度规划体系及主要工作内容及实施流程。

9单元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审批(3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主要任务、内容及成果,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工作程序、分析方法及审批流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主要内容及成果,城市总体规、编制要求、工作程序、分析方法及审批流程。

难点城市总体规划定量分析及空间模型分析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编制要求、一般规划原则。

2)理解并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定量分析及空间模型分析、编制方法、审查原则、审查内容、审查依据、审查程序、审批程序。

10单元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保定城市总体规划(3学时)

1.教学内容

通过保定城市总体规划实例的学习,了解城市总体规划思路,理解城市性质、规模及用地布局,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逻辑。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保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逻辑及具体工作

难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理论具体实践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总体规划背景分析、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体系分析、规划方案构想、城市职能分析人口规模确定。

2)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内容制定某一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闫学东.城市总体规划[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肖秋生城市总体规划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3]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编写人:杜园园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9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规划、交通工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具备从事智能交通相关领域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学会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结构、智能运输系统的各子系统原理、功能及其设施,领会智能运输系统对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意义,熟悉智能运输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初步具备从事智能交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与各子系统的原理功能,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成果;动态交通分配、交通流预测和智能控制理论等基础交通理论及其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应用技术、体系结构和系统集成方法;出行者信息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诱导、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辅助控制及车辆自动驾驶、电子收费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评价等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兆升.智能运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陈旭梅.城市智能交通系统[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 徐建闽.智能交通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 王晓原、孙锋.智能交通系统[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Intelligent Transportaion Systems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Intelligent Transportaion Systems

Course CodeJT01L2209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PlanningTraffic engineering

Hours /Credit32 /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is course aims to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o work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learn architecture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each subsystem principle, function and its facilities, to grasp the mea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portation, be familia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preliminary work in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related basic ability.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 development status, the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 of each sub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moder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Master the basic traffic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such as dynamic traffic distribution,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theory. Understand the mai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and system integration metho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Master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 urban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traffic guidance, urban traffic signal control, vehicle auxiliary control and automatic driving,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9

2. 课程名称:智能交通系统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规划、交通工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具备从事智能交通相关领域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学会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结构、智能运输系统的各子系统原理、功能及其设施,领会智能运输系统对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意义,熟悉智能运输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初步具备从事智能交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与各子系统的原理功能,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成果;掌握动态交通分配、交通流预测和智能控制理论等基础交通理论及其应用;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应用技术、体系结构和系统集成方法;掌握出行者信息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诱导、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辅助控制及车辆自动驾驶、电子收费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评价等内容。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1单元 智能运输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智能运输系统的概念,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目标,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演变。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目标,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演变

难点: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演变

3.基本要求

1)了解智能运输系统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目标,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演变。

2单元 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结构(4学时)

1.教学内容

智能运输系统的用户主体,智能运输系统服务领域,智能运输系统的逻辑结构,智能运输系统的物理框架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智能运输系统的逻辑结构,智能运输系统的物理框架

难点:智能运输系统的逻辑结构

3.基本要求

1)了解智能运输系统的用户主体;

2)理解智能运输系统服务领域,智能运输系统的物理框架

3)掌握智能运输系统的逻辑结构。

3单元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6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信息中心,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突发事件检测、预防于监测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突发事件检测、预防于监测系统。

难点:突发事件检测、预防于监测系统组成及框架搭建。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信息中心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掌握突发事件检测、预防于监测系统。

4单元 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6学时)

1.教学内容

出行前的信息服务,出行途中信息服务,目的地信息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出行前的信息服务,出行途中信息服务,目的地信息系统。

难点:系统逻辑框架的搭建

3.基本要求

1)了解出行系统内涵;

2)理解并掌握出行前的信息服务,出行途中信息服务,目的地信息系统的系统框架、逻辑结构。

5单元 先进车辆控制系统(6学时)

1.教学内容

车辆导行系统,预警、避让及辅助驾驶车辆电子通关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辆导行系统,预警、避让及辅助驾驶车辆电子通关系统

难点:各系统框架

3.基本要求

1)了解车辆导行系统,预警、避让及辅助驾驶车辆电子通关系统的基本组成;

2)理解并掌握车辆导行系统,预警、避让及辅助驾驶车辆电子通关系统特征及逻辑框架。

6单元 先进公共交通运行系统(6学时)

1.教学内容

公共运输辅助管理,公共交通信息服务GIS与公共车辆定位。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公共运输辅助管理,公共交通信息服务GIS与公共车辆定位

难点:公共运输辅助管理,公共交通信息服务GIS与公共车辆定位

3.基本要求

1)了解公共运输辅助管理基本概念,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基本组成,GIS与公共车辆定位概念;

2)理解公共运输辅助管理内容,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特征GIS与公共车辆定位技术。

7单元 商用车辆运行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商用车辆管理系统,快速货运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商用车辆管理系统、快速货运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内容及框架

难点:各系统内容及工作逻辑

3.基本要求

1)了解商用车辆管理系统、快速货运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的构成;

2)理解并掌握商用车辆管理系统、快速货运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框架结构。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有开/闭卷、大作业、小论文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兆升.智能运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陈旭梅.城市智能交通系统[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 徐建闽.智能交通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 王晓原、孙锋.智能交通系统[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编写人:杜园园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船舶原理与货运》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船舶原理与货运》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105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B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于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学习船舶原理相关知识,指导水上货物运输各货种的配积载、航行安全工作,结合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所处地理位置,为学生将来能从事航海、港口等方向的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包含两部分内容,船舶原理和船舶货运,基本涵盖了有关船舶及货运的基础知识。

船舶原理部分:让初学者由船型入门,在介绍船舶尺寸及布置的基础上,围绕船舶各航海性能(包括船舶浮性、船舶稳性、船舶抗沉性、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舶摇摆及船舶操纵性)及船舶结构展开,由浅入深,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掌握船舶整体及船舶各航海性能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将来合理、有效地使用船舶奠定坚实基础。

船舶货运部分:让学生在了解船舶结构和掌握船舶航海性能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危险货物、杂货、集装箱、散装谷物、散装固体、散装液体货物等货物的海运特点、运输要求及积载规律,产生货运事故的主要原因,海运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李先,梁丽,李君楠.船舶原理与配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杜嘉丽,姜华.船舶原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6.

[2]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船舶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The Principle and Cargo Transportation of Ship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The Principle and Cargo Transportation of Ship

Course CodeJT01L2105

Prerequisite CoursesAdvanced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Mechanics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senior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is course aim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of ship principles, offer guidance for the stowage and navigation safety of various types of maritime cargo transportation,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navigation and port work in the future by combining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Haibin College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wo parts, ship principle and cargo transportation.

The ship principle aims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different attributions of ships.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size and arrangement of the ship, the ship's navigation performance and ship structure are also demonstrated.

Cargo transportation maily aim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maritime characteristics, transportation requirements and stowage rules of various goods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ship structure and mastering the ship's navigation performance, the main cause of cargo accidents, and the precaution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hipping.

 

 

 


《船舶原理与货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105

2. 课程名称:船舶原理与货运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B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包含两部分内容,船舶原理和船舶货运,基本涵盖了有关船舶及货运的基础知识。

船舶原理部分:让初学者由船型入门,在介绍船舶尺寸及布置的基础上,围绕船舶各航海性能(包括船舶浮性、船舶稳性、船舶抗沉性、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舶摇摆及船舶操纵性)及船舶结构展开,由浅入深,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掌握船舶整体及船舶各航海性能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将来合理、有效地使用船舶奠定坚实基础。

船舶货运部分:让学生在了解船舶结构和掌握船舶航海性能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危险货物、杂货、集装箱、散装谷物、散装固体、散装液体货物等货物的海运特点、运输要求及积载规律,产生货运事故的主要原因,海运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结合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所处地理位置,为学生将来能从事航海、港口等方向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该课程先教授船舶原理,为船舶货运提供理论基础。船舶原理部分主要从船舶浮性、稳性、抗沉性、阻力、推进、摇摆及操纵性等方面介绍船舶正常航行所需要的各种理论参数与实际条件,为后续的船舶货运部分做铺垫。船舶货运部分主要介绍各货种,包括集装箱货物、杂货、散装固体液体货物、散装粮食货物及危险品货物的配载与航行管理要求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6个单元。

1单元 船舶类型(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的概念,船舶分类方法。

难点船舶用途分类的几种典型运输船舶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舶的概念;

2)了解船舶分类方法及运输船舶发展趋势;

3)掌握船舶用途分类的几种典型运输船舶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2单元 船舶尺度及布置(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尺度与布置的规则及专业术语。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的各部分名称与术语,船舶主要尺度、船舶的主尺度比、船型系数等船舶的主要参数。

难点船体(主船体)的三个互相垂直的典型剖面、船体形状特征。

3.基本要求

1)理解并能看懂船舶型线图,了解船舶总布置;

2)了解船舶的基本构造;

3)掌握船舶的各部分名称与术语、船体(主船体)的三个互相垂直的典型剖面、船体形状特征,船舶主要尺度、船舶的主尺度比、船型系数等船舶的主要参数,为后面学习船舶的航海性能奠定基础。

3单元 船舶浮性(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的漂浮在水面上的平衡基本条件及相关系数的变化与计算。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条件及浮态、船舶排水量及总重量

难点船舶重心及浮心的计算方法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舶重心及浮心的计算方法、平均吃水变化的概念及条件;

2)了解船舶吨位;

3)掌握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条件及浮态、船舶排水量及总重量。

4单元 船舶稳性(4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稳性的概念、分类与稳性参数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船舶初稳性的简化假设,掌握初稳性高度GM的计算

难点船上货物移动(横向移动、纵向移动、任意方向移动)对船舶浮态与稳性的影响,悬挂货物、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装卸货物对船舶浮态与稳性的影响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舶包括静水力曲线图、载重表尺和静水力参数表的船舶静水力资料,大倾角稳性与静稳性、动稳性,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2)了解船舶稳性分类,倾斜试验的方法与步骤,稳性衡准;

3)掌握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船舶初稳性的简化假设,初稳性高度GM的计算,船上货物移动(横向移动、纵向移动、任意方向移动)对船舶浮态与稳性的影响,悬挂货物、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装卸货物对船舶浮态与稳性的影响,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倾斜试验的原理。

5单元 船舶的抗沉性(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抗沉性的概念、典型船舶破损进水的类型与抗沉性的应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三类典型的破损进水的情况

难点可浸长度的概念,船舶分舱的抗沉性要求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舶抗沉性、渗透率、可浸长度、许可舱长的概念;

2)了解船舶分舱考虑的因素和船舶抗沉性要求;

3)掌握三类典型的破损进水的情况。了解破舱的浮态与稳性计算原理。

6单元 船舶阻力(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阻力的概念、分类与应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摩擦阻力、漩涡阻力和行波阻力的概念、成因、计算公式

难点浅水航道、狭窄航道对船舶阻力的影响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舶阻力概念,浅水航道、狭窄航道对船舶阻力的影响;

2)了解船舶阻力分类,船舶功率估算方法(海军部系数法);

3)掌握船舶摩擦阻力、漩涡阻力和行波阻力的概念、成因、计算公式,船舶阻力曲线,船舶阻力试验的原理。

7单元 船舶推进(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推进的方式、原理与应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推力概念船体与螺旋桨之间的相互影响

难点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舶推力概念,船体与螺旋桨之间的相互影响,螺旋桨的空泡产生的原因与条件,其形态和危险以及如何避免空泡的产生,船舶的功率和效率;

2)了解几种具有典型代表的船舶推进方式;

3)掌握螺旋桨外形及几何要素(包括叶数、桨叶外形、叶厚比、毂径比、盘面比),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8单元 船舶摇摆(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摇摆的概念、运动规律、原理与应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船舶摇摆运动规律

难点船舶在波浪中的摇摆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舶摇摆的概念;

2)了解船舶减摇装置。全面介绍船舶推进的方式、原理与应用;

3)掌握船舶摇摆运动规律,包括船舶在静水中的无阻尼摇摆、船舶在静水中的有阻尼摇摆以及船舶在波浪中的摇摆。

9单元 船舶操纵性(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操纵性的概念、舵的作用原理与应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舵的作用及原理

难点船舶的回转性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舶操纵性的概念,舵的形式、布置及数量,航向稳定性概念、分类及其改善措施;

2)了解船舶操纵性影响因素;

3)掌握舵的作用及原理,舵面积、舵高、舵宽舵展弦比、平衡比、厚度比等舵的几何要素,船舶的回转性。

10单元 船舶的强度与结构(2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舶强度的概念、船体结构和骨架形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总纵强度、横强度、局部强度和扭转强度等船舶强度概念

难点船舶骨架形式和船体结构

3.基本要求

1)理解船体主要构件;

2)了解船舶骨架形式和船体结构;

3)掌握总纵强度、横强度、局部强度和扭转强度等船舶强度概念。

11单元 危险货物运输(1学时)

1.教学内容

船载危险货物的概念、分类及船舶积载的一般原则和隔离要求。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危险货物运输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难点货物的积载的一般原则和隔离要求

3.基本要求

1)理解危险货物的概念;

2)了解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点、标志和包装;

3)掌握危险货物的积载的一般原则和隔离要求,危险货物运输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12单元 杂货运输(2学时)

1.教学内容

杂货运输的概念、分类及装载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杂货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标志和包装

难点杂货的装载要求杂货运输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3.基本要求

1)理解杂货的概念;

2)了解杂货的分类及特点、标志和包装;

3)掌握杂货的装载要求,杂货运输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13单元 集装箱货物运输(2学时)

1.教学内容

集装箱货物运输的概念、分类及装载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集装箱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集装箱货物运输的要求,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3.基本要求

1)理解集装箱运输的概念;

2)了解集装箱的分类及特点、标志和包装;

3)掌握集装箱货物的装载要求,运输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14单元 散装谷物运输(2学时)

1.教学内容

散装谷物的概念、装运特点及改善散装谷物船稳性的方法及措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散装谷物的概念和装运特点

难点改善散装谷物船稳性的方法及措施

3.基本要求

1)理解散装谷物的概念;

2)了解散装谷物的装运特点;

3)掌握改善散装谷物船稳性的方法及措施。

15单元 散装固体货物运输(1学时)

1.教学内容

散装矿石的概念、装运特点及作业规范。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散装矿石的装运特点

难点:《散装固体货物安全操作规则》

3.基本要求

1)理解散装货物的水尺计量;

2)了解《散装固体货物安全操作规则》;

3)掌握散装矿石的装运特点。

16单元 散装液体货物运输(2学时)

1.教学内容

散装液体化学品的运输和液化气体运输。散装液体货物的概念、装运特点及注意事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石油类货物的种类和特点,油轮积载特点

难点油轮的结构特点、油量计量,油轮的安全操作及防污染

3.基本要求

1)理解油轮的结构特点、油量计量,油轮的安全操作及防污染;

2)了解散装液体化学品的运输和液化气体运输;

3)掌握石油类货物的种类和特点,油轮积载特点。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李先,梁丽,李君楠.船舶原理与配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杜嘉丽,姜华船舶原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6.

[2]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船舶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编写人:张宇诺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11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水运与港口管理导论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港口装卸工作理论知识及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港口工艺人员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要求,为今后从事港口装卸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作用、分类及内容、发展概况、港口装卸机械设备等内容,掌握港口装卸工艺化合理化的原则,重点掌握港口主要货种(件杂货、集装箱、木材、煤炭和矿石、散装货、液体货)的装卸机械化系统和工艺流程,熟悉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及主要货种港口工艺布置、工艺组织、工艺操作。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善平. 港口装卸工艺(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1] 宗蓓华,真虹.港口装卸工艺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 宋德驰.港口装卸工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4] 马晓川.港口装卸机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Port Handling Technology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Port Handling Technology

Course CodeJT01L2206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Outline on Waterway Transport and Port Management

Credit/Hours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t is a necessary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for all kinds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This course aims to train students to hav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ort handling work, so that they can ha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port technicians,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port handling work.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Course covers the concept of port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content, port loading and unload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etc, to master the principle of port loading and unloading technologize rationalization, to be the main master port cargo (break-bulk, container, wood, coal and ore, bulk cargo and liquid cargo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chaniz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familiar with the port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rationalization and the main commodity process layout, process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 operation.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11

2. 课程名称:港口装卸工艺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水运与港口管理导论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港口装卸工作理论知识及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港口工艺人员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要求,为今后从事港口装卸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作用、分类及内容、发展概况、港口装卸机械设备等内容,掌握港口装卸工艺化合理化的原则,重点掌握港口主要货种(件杂货、集装箱、木材、煤炭和矿石、散装货、液体货)的装卸机械化系统和工艺流程,熟悉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及主要货种港口工艺布置、工艺组织、工艺操作。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0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基本知识,港口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与构成,港口装卸工艺的性质、内容与作用,港口装卸工艺现场组织与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港口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与构成,港口装卸工艺的性质、内容与作用

难点:港口装卸工艺的性质、内容与作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港口基本知识;

2)理解港口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与构成;

3)掌握港口装卸工艺的性质、内容与作用,熟悉港口装卸工艺现场组织与管理。

2单元 港口装卸工艺系统分析(3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装卸工艺分析的原理和主要方法,影响港口装卸机械设备选型的主要因素,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的原则。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港口装卸工艺分析的原理和主要方法,影响港口装卸机械设备选型的主要因素,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的原则。

难点:港口装卸工艺分析的原理和主要方法,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的原则。

3.基本要求

1)了解港口装卸工艺分析的概念及相关影响因素;

2)理解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的原则;

3)掌握港口装卸工艺分析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3单元 件杂货装卸工艺(4学时)

1.教学内容

件杂货的分类方法、货物的特性对装卸的影响、货物包装作用和基本要求、货物标志的作用及类型和内容,件杂货的工作特点,成组件杂货的概念和主要成组工具的类型,件杂货装卸工具的作用、设计与选用的一般原则、件杂货装卸工具的主要类型和用途。件杂货装卸船舶机械、水平运输机械的类型和工作特点,装卸机械类型的选择方法,典型的件杂货装卸工艺布置形式和布置要点,件杂货装卸工艺组织、典型件杂货装卸作业线配备工人数和生产能力的确定方法,常见件杂货装卸工艺操作要点,件杂货装卸的薄弱环节及解决方向。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件杂货的分类方法、货物的特性对装卸的影响、货物包装作用和基本要求、货物标志的作用及类型和内容,件杂货的工作特点;成组件杂货的概念和主要成组工具的类型;件杂货装卸工具的作用、设计与选用的一般原则、件杂货装卸工具的主要类型和用途;典型的件杂货装卸工艺布置形式和布置要点;件杂货装卸的薄弱环节及解决方向。

难点:成组件杂货的概念和主要成组工具的类型;典型的件杂货装卸工艺布置形式和布置要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件杂货的概念、成组件杂货的概念和主要成组工具的类型;

2)理解件杂货装卸船舶机械、水平运输机械的类型和工作特点,了解装卸机械类型的选择方法,件杂货装卸船舶机械、水平运输机械的类型和工作特点,了解装卸机械类型的选择方法,典型的件杂货装卸工艺布置形式和布置要点,件杂货装卸工艺组织、典型件杂货装卸作业线配备工人数和生产能力的确定方法,常见件杂货装卸工艺操作要点;

3)掌握件杂货的分类方法、货物的特性对装卸的影响、货物包装作用和基本要求、货物标志的作用及类型和内容,件杂货的工作特点,成组件杂货的概念和主要成组工具的类型,件杂货装卸工具的作用、设计与选用的一般原则、件杂货装卸工具的主要类型和用途,件杂货装卸的薄弱环节及解决方向。

4单元 集装箱装卸工艺(4学时)

1.教学内容

集装箱装卸运输的优越性,集装箱船的类型和特点,集装箱码头的特点和集装箱码头的基本要求,集装箱的箱型和规格、类型、标记;集装箱吊具的类型和工作特点,集装箱装卸搬运机械的类型和工作特点,典型的集装箱装卸工艺布置形式和布置要点,集装箱装卸工艺组织、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要点,提高集装箱装卸效率的一般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集装箱的箱型和规格、类型、标记;集装箱吊具的类型和工作特点;集装箱装卸搬运机械的类型和工作特点;典型的集装箱装卸工艺布置形式和布置要点;集装箱装卸工艺组织、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要点。

难点:典型的集装箱装卸工艺布置形式和布置要点;集装箱装卸工艺组织、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要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集装箱装卸运输的优越性,集装箱船的类型和特点,提高集装箱装卸效率的一般方法;

2)理解集装箱码头的特点和集装箱码头的基本要求;

3)掌握集装箱的箱型和规格、类型、标记;熟悉集装箱吊具的类型和工作特点,集装箱装卸搬运机械的类型和工作特点,典型的集装箱装卸工艺布置形式和布置要点,集装箱装卸工艺组织、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要点。

5单元 木材装卸工艺(4学时)

1.教学内容

木材的分类,运输、装卸和保管的特点,木材装卸工具的类型和特点,木材装卸和搬运机械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木材装卸工艺系统的类型、系统组成、装卸工艺的方案和特点,装卸工艺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工艺布置,木材装卸工艺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木材装卸工具的类型和特点;木材装卸和搬运机械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木材装卸工艺系统的类型、系统组成、装卸工艺的方案和特点;装卸工艺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工艺布置,木材装卸工艺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

难点:木材装卸工艺系统的类型、系统组成、装卸工艺的方案和特点;装卸工艺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工艺布置,木材装卸工艺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

3.基本要求

1)了解木材的分类,运输、装卸和保管的特点;

2)理解木材装卸工具的类型和特点;

3)掌握木材装卸和搬运机械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木材装卸工艺系统的类型、系统组成、装卸工艺的方案和特点,装卸工艺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工艺布置,了解木材装卸工艺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

6单元 煤炭和矿石装卸工艺(4学时)

1.教学内容

煤炭和矿石特性对装卸保管的要求,煤炭和矿石主要运输工具的类型和特点,煤炭、矿石港口装卸工艺的系统类型、基本组成;煤炭、矿石出口装卸工艺系统工艺环节组成、工艺布置形式、作业过程和工艺特点,煤炭、矿石进口装卸工艺系统工艺环节的组成、工艺布置形式、作业过程和工艺特点,煤炭、矿石粉尘形成的原因;煤炭、矿石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煤炭、矿石计量的方法,煤炭、矿石装卸工艺系统的工艺布置、装卸工艺主要设备的配置、工艺操纵过程、工艺流程情况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煤炭、矿石出口装卸工艺系统工艺环节组成、工艺布置形式、作业过程和工艺特点;煤炭、矿石进口装卸工艺系统工艺环节的组成、工艺布置形式、作业过程和工艺特点;煤炭、矿石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煤炭、矿石装卸工艺系统的工艺布置、装卸工艺主要设备的配置、工艺操纵过程、工艺流程情况。

难点:煤炭、矿石出口装卸工艺系统工艺环节组成、工艺布置形式、作业过程和工艺特点;煤炭、矿石进口装卸工艺系统工艺环节的组成、工艺布置形式、作业过程和工艺特点;煤炭、矿石装卸工艺系统的工艺布置、装卸工艺主要设备的配置、工艺操纵过程、工艺流程情况。

3.基本要求

1)了解煤炭和矿石特性对装卸保管的要求,煤炭和矿石主要运输工具的类型和特点;

2)理解煤炭、矿石粉尘形成的原因、掌握煤炭、矿石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理解煤炭、矿石计量的方法;

3)掌握煤炭、矿石港口装卸工艺的系统类型、基本组成;掌握煤炭、矿石出口装卸工艺系统工艺环节组成、工艺布置形式、作业过程和工艺特点,煤炭、矿石进口装卸工艺系统工艺环节的组成、工艺布置形式、作业过程和工艺特点,煤炭、矿石装卸工艺系统的工艺布置、装卸工艺主要设备的配置、工艺操纵过程、工艺流程情况

7单元 散水泥(化肥)装卸工艺(4学时)

1.教学内容

水泥(化肥)的储运特点,散水泥(化肥)卸船及输送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散水泥(化肥)包装设备的特点和相互比较,散水泥(化肥)装车、船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散水泥圆库的结构类型和特征,散水泥(化肥)收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散水泥(化肥)卸船及输送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散水泥(化肥)包装设备的特点和相互比较;散水泥(化肥)装车、船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难点:散水泥(化肥)卸船及输送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散水泥(化肥)卸船及输送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理解水泥(化肥)的储运特点;

3)掌握散水泥(化肥)包装设备的特点和相互比较,散水泥(化肥)装车、船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散水泥圆库的结构类型和特征,散水泥(化肥)收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

8单元 散粮装卸工艺(2学时)

1.教学内容

粮食装卸运输的主要形式,装卸储运特点,散粮船舶装卸机械的类型、装卸工作过程及使用特点,各类散粮输送机械的基本组成、输送原理、工作特点,散粮筒仓机械化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布置形式,散粮卸车的方法、粮仓系统的组成、卸车线的布置、存仓的布置形式,散粮装车的方法和特点,散粮进出口装卸工艺的功能、工艺流程,散粮装船水上过驳方法,散粮码头粉尘爆炸的原因,除尘防爆的基本措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散粮船舶装卸机械的类型、装卸工作过程及使用特点;各类散粮输送机械的基本组成、输送原理、工作特点;散粮筒仓机械化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布置形式;散粮卸车的方法、粮仓系统的组成、卸车线的布置、存仓的布置形式;散粮装车的方法和特点。

难点:各类散粮输送机械的基本组成、输送原理、工作特点;散粮筒仓机械化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布置形式;散粮卸车的方法、粮仓系统的组成、卸车线的布置、存仓的布置形式。

3.基本要求

1)了解粮食装卸运输的主要形式,装卸储运特点;

2)理解散粮船舶装卸机械的类型、装卸工作过程及使用特点;

3)掌握各类散粮输送机械的基本组成、输送原理、工作特点,散粮筒仓机械化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布置形式,散粮卸车的方法、粮仓系统的组成、卸车线的布置、存仓的布置形式,散粮装车的方法和特点,散粮进出口装卸工艺的功能、工艺流程,散粮装船水上过驳方法,散粮码头粉尘爆炸的原因,除尘防爆的基本措施

9单元 液体货装卸工艺(3学时)

1.教学内容

石油种类和石油特性,油罐类型及各种储油方式的特点,输油泵、管线及附加设备的特点及其选择,港口石油装船、卸船和装车、卸车工艺流程,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油库防火防爆的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输油泵、管线及附加设备的特点及其选择;港口石油装船、卸船和装车、卸车工艺流程;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难点:港口石油装船、卸船和装车、卸车工艺流程;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3.基本要求

1)了解石油种类和石油特性;

2)理解油罐类型及各种储油方式的特点;

3)掌握输油泵、管线及附加设备的特点及其选择,港口石油装船、卸船和装车、卸车工艺流程,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油库防火防爆的基本方法。

10单元 港口装卸工艺设计与技术经济论证(2学时)

1.教学内容

港口装卸工艺设计的任务和重要性,港口装卸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装卸工艺方案制定的方式、方法,船舶装卸时间的计算,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方法,装卸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装卸工艺方案制定的方式、方法;船舶装卸时间的计算;装卸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

难点:船舶装卸时间的计算;装卸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

3.基本要求

1)了解港口装卸工艺设计的任务和重要性,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方法;

2)理解港口装卸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3)掌握装卸工艺方案制定的方式、方法,船舶装卸时间的计算,装卸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40%(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有开/闭卷、大作业、小论文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善平. 港口装卸工艺(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1] 宗蓓华,真虹.港口装卸工艺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 宋德驰.港口装卸工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4] 马晓川.港口装卸机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编写人:杜园园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12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16/1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高速铁路概论是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以系统、全面地介绍高速铁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各项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框架,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将来从事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课程学习中,要求学生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要在高速铁路技术与普通铁路技术对比中,从相关的基本原理出发去理解和掌握高速铁路的技术要求和技术特征。

2.课程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关于高速铁路车、机、工、电、辆的相关知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发展规划;高速铁路技术经济特征,高速铁路线路平面与纵断面、路基与桥隧建筑物、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等部分的设施特性、结构、技术要求;高速铁路牵引动力与供电系统、高铁动车组、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高速铁路通信系统、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方面的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韩宝明,李学伟高速铁路概论[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高速铁路概论(第五版)[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2] 佟立本铁道概论(第六版)[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3] 林瑜筠,李鹏. 铁路信号新技术概论(修订版)[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Introduction of High Speed Railway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Introduction of High Speed Railway

Course CodeJT01L2212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Hours/Credit16 /1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high-speed railway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offer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major. It is based on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high-speed railway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knowledge of key technologies. Students establish a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s in the future.

During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grasp of basic concepts and basic knowledge.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and ordinary railway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ilway from the relevant basic principles.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bout high-speed railway vehicles, machinery, engineering, electricity and vehicl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ilway, the facility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high-speed railway line plane and vertical section, subgrade and bridge and tunnel buildings, high-speed railway track structure, etc.; traction power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of high-speed railway, high-speed rail motor car Group, high-speed railway signal and control system, high-speed rail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service system and high-speed railway comprehensive.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12

2. 课程名称:高速铁路概论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16/1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高速铁路概论是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以系统、全面地介绍高速铁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各项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框架,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将来从事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关于高速铁路车、机、工、电、辆的相关知识。课程内容包括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线路、高速铁路牵引动力与供电系统、高速铁路动车组、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高速铁路通信系统、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等方面。同时,要与时俱进,通过查阅资料,及时了解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技术进步。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介绍了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发展规划,并对高速铁路技术经济特征进行了概括。要求了解高速铁路基础设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高铁动车组、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高速铁路通信系统、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等相关内容。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16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9单元。

第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发展规划。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特征;高速铁路系统构成;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发展规划。

难点: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特征。

3.基本要求

1)了解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2)理解并掌握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

3)掌握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发展规划。

第2单元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2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铁路线路的组成,各组成本部分的特点、特性、结构、技术要求,高速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路基与桥隧建筑物、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等部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路基与桥隧建筑物、高速铁路轨道结构。

难点:曲线超高、最大限制坡度等。

3.基本要求

1掌握高速铁路线路的组成;

2重点理解并掌握各组成本部分的特点、特性、结构、技术要求,包括高速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路基与桥隧建筑物、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等部分。

第3单元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接触网的主要设备和零部件,高速铁路受流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评价。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受电弓3个主要设施的设备形式、牵引供电方式、变电所主接线方式、接触悬挂形式、接触网技术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牵引供电方式;变电所主接线方式;接触悬挂形式;接触网技术特点。

难点:高速铁路受流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评价。

3.基本要求

1)了解接触网的主要设备和零部件,高速铁路受流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评价;

2)掌握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受电弓3个主要设施的设备形式、技术要求等内容,包括:牵引供电方式、变电所主接线方式、接触悬挂形式、接触网技术特点。

第4单元 高速铁路动车组(2学时)

1.教学内容

动车组的构成,包括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空调系统等部分;车体的技术特性;高速转向架的性能、类型、结构特点;高速列车的制动方式;动车组牵引控制系统、动车组空调系统、动车组网络控制、动车组运用及维修;动车组车体的流线型、气密性、轻量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动车组的构成;动车组的主要技术特点;动车组车体的流线型、气密性、轻量化。

难点:动车组车体的流线型、气密性、轻量化;动车组网络控制。

3.基本要求

1)掌握动车组的构成;

2)了解动车组牵引控制系统、动车组空调系统、动车组网络控制、动车组运用及维修;

3)理解并掌握动车组车体的技术特性;车体的流线型、气密性、轻量化;

4)了解高速转向架的性能、类型、结构特点;高速列车的制动方式。

第5单元 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的发展、中国列控系统发展规划;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特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类型和典型应用;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基本结构;调度集中系统作用、组成原理、结构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类型和典型应用。

难点: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基本结构;调度集中系统作用、组成原理、结构特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的发展,中国列控系统发展规划;

2)理解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理解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基本结构,调度集中系统作用、组成原理、结构特点;

3掌握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类型和典型应用。

第6单元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数字调度通信系统、铁路运输调度通信系统作用、组成原理;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作用、组成原理、结构特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作用、组成原理、结构特点;数字调度通信系统、铁路运输调度通信系统作用、组成原理。

难点: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GSM-R作用、组成原理、结构特点。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数字调度通信系统、铁路运输调度通信系统作用、组成原理;

2)掌握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作用、组成原理、结构特点。

第7单元 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计划、列车运行图、动车组运用计划、乘务员运用计划等;国家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的发展运用情况;我国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的构成及各子系统的功能;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列车运行图、动车组运用计划、高速铁路乘务员运用计划。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我国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的构成及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难点:我国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的构成及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3.基本要求

(1)了解高速铁路列车开行计划、列车运行图、动车组运用计划、乘务员运用计划等;

(2)了解其他国家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的发展运用情况;

(3)掌握我国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的构成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第8单元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1学时)

1.教学内容

国外高速铁路票价体系、票务系统构成、客票销售渠道,自动售检票系统结构层次及功能,AFC系统结构层次及功能、AFC的设备;国外高速铁路服务、旅客服务系统的构成及子系统功能;呼叫中心系统的系统构成及子系统功能;互联网服务系统。

2.教学重点

重点:AFC系统结构层次及功能、AFC的设备。

难点:旅客服务系统、呼叫中心系统、互联网服务系统。

3.基本要求

1)了解国外高速铁路票价体系、票务系统构成、客票销售渠道;

2)理解自动售检票系统结构层次及功能;

3)掌握AFC系统结构层次及功能、AFC的设备;

4)了解国外高速铁路旅客服务,旅客服务系统的构成及子系统功能,呼叫中心系统的系统构成及子系统功能;了解互联网服务系统。

第9单元 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1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核心技术,包括全断面检测技术、轨道检测技术等;世界主要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

2.教学重点

重点: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核心技术。

难点: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核心技术。

3.基本要求

1)了解世界主要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

2)掌握全断面检测技术、轨道检测技术、轮轨作用力检测技术、接触网检测技术、通信检测技术等原理。

五、课程的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韩宝明,李学伟高速铁路概论[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高速铁路概论(第五版)[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2] 佟立本铁道概论(第六版)[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3] 林瑜筠,李鹏. 铁路信号新技术概论(修订版)[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编写人:刘妍妍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现代科学与方法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与方法论》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5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16 / 1                      

先修课程:交通系统分析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在认识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及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激发辩证思维,崇尚求是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拓宽、加深知识面的同时增长学生正确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知识型教育模式向探索型教育模式的改革。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科技史以及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人类能力进化与扩展的规律;人的能力的扩展过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方法论;信息科学技术和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方法论;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考和展望。要求了解科学技术、科技史以及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人类能力进化与扩展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展望;理解人类体质能力的模拟及方法论,人类体力能力的模拟及方法论,人类智力能力的模拟及方法论,信息科学、智能科学技术发展史与方法论。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梁洪亮.科技史与方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傅诚德.科学方法论及典型应用案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

[2] 吴智慧.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3] 刘景燕.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


Modern Science and Methodology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Modern Science and Methodology

Course CodeJT01L2205

Prerequisite CoursesTraffic System Analysis

Hours/Credit16/1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majo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strengthen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stimulate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advocate the spirit of “eeking truth” in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internal connections, and theoretical systems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While broadening and deepening the knowledge, students’ ability to correctly apply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discover, analyze, and deal with problems will be improved, and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Promote the reform of “knowledge-based”education model to “exploration-based” education model.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aw of the evolution and expansion of human capabilities; the process of the expansion of human capabi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method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methodology; thinking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laws of the evolution and expansion of human capabilities,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standing of the simulation and methodology of human physical abilities, the simulation of human physical abilities and their methodologies, and the simulation of human intellectual abilities And methodology,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of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of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现代科学与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5

2. 课程名称:现代科学与方法论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16 / 1

5. 先修课程:交通系统分析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属于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在认识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及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激发辩证思维,崇尚“求是”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拓宽、加深知识面的同时增长学生正确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知识型”教育模式向“探索型”教育模式的改革。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科技史以及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人类能力进化与扩展的规律;人的能力的扩展过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方法论;信息科学技术和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方法论;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了解科学技术、科技史以及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人类能力进化与扩展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展望;理解人类体质能力的模拟及方法论,人类体力能力的模拟及其方法论,人类智力能力的模拟及方法论,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史与方法论,智能科学技术发展史与方法论。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16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8个单元。

1单元  基本概念(1学时)

1.教学内容

科学,技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使命、演进和前景;科技史和方法论的关系,学习科技史和方法论的意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技史和方法论的关系。

难点:科技史和方法论的关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的使命、演进和前景,学习科技史和方法论的意义;

2)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3)掌握科技史和方法论的关系。

2单元 人类能力进化与扩展的规律(1学时)

1.教学内容

人类能力的进化规律,人类能力扩展的规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人类能力的进化规律与人类能力扩展的规律。

难点:人类能力扩展的规律。

3.基本要求

了解人类能力的进化规律与人类能力扩展的规律。

3单元 人类体质能力的模拟及方法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古代的科学发展,古代技术进步;近代人类视觉和听觉能力的扩展;现代早期技术发明的进步,增强体质能力的新兴工具。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增强体质能力的新兴工具。

难点:增强体质能力的新兴工具。

3.基本要求

1)了解古代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2)理解近代人类视觉和听觉能力的扩展;

3)掌握现代早期技术发明的进步和增强体质能力的新兴工具。

4单元  人类体力能力的模拟及其方法论(3学时)

1.教学内容

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以电、内燃机提供动力的时代,以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飞机的发明及近现代航天的发展,光驱动石墨烯材料;电灯的发现;纳米技术及应用;生物免疫学,青霉素,青蒿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以电、内燃机提供动力的时代,以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飞机的发明及近现代航天的发展;纳米技术及应用;生物免疫学,青霉素,青蒿素。

难点:以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纳米技术及应用;生物免疫学。

3.基本要求

1)了解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以电、内燃机提供动力的时代;

2)掌握以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

3)了解飞机的发明及近现代航天的发展,理解光驱动石墨烯材料;了解电灯的发现;

4)掌握纳米技术及应用;

5)理解生物免疫学,青霉素,青蒿素。

5单元 人类智力能力的模拟及方法论(3学时)

1.教学内容

数学的发展史及其方法论;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波士顿动力公司机器人家族,机器智能发展中的方法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

难点:机器智能发展中的方法论。

3.基本要求

1)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及其方法论;

2)理解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波士顿动力公司机器人家族;

3)掌握机器智能发展中的方法论。

6单元 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史与方法论(3学时)

1.教学内容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通信及网络技术及其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发展史。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信及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难点:通信及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3.基本要求

1)理解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2)理解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7单元 智能科学技术发展史与方法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3D打印,围棋游戏,天文计算,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信息网络。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3D打印,围棋游戏,天文计算,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信息网络。

难点:围棋游戏,天文计算,智能信息网络。

3.基本要求

1)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2)理解3D打印,围棋游戏,天文计算,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信息网络。

8单元 科学技术发展的展望(1学时)

1.教学内容

科学技术的成果,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问题,对科学技术未来的思考。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科学技术的成果。

难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问题,对科学技术未来的思考。

3.基本要求

了解科学技术的成果,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问题及对科学技术未来的思考。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梁洪亮.科技史与方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 傅诚德.科学方法论及典型应用案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

[2] 吴智慧.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3] 刘景燕.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

 

 

编写人:杜翠霞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环境与政策》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环境与政策》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6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交通环境政策方面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开展交通环境政策相关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能学会国内外交通政策演变规律,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交通运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课程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基本原理与理论依据,理解发达国家交通政策演变过程及现在的发展趋势;同时,全面了解交通系统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明确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实现方式。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交通运输政策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与认识交通运输现实问题,并从政策角度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雷黎.交通政策法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 申金升.城市交通环境管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季令.交通运输政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3] 王庆云.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黄民,张建平.国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启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and Policy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and Policy

Course CodeJT01L2206

Prerequisite CoursesNone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t is a necessary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for all kinds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This course aims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traffic environment policy management, and equips them with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traffic environment policy management.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learn the evolution rul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ffic policies, select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os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ransportation policy making, and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transportation polic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The study of the course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initially apply the principles of transport poli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ransport, and propose sol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交通环境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6

2. 课程名称:交通环境与政策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专业选修课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交通环境政策方面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开展交通环境政策相关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素质。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能学会国内外交通政策演变规律,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交通运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基本原理与理论依据,理解发达国家交通政策演变过程及现在的发展趋势;同时,全面了解交通系统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明确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实现方式。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交通运输政策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与认识交通运输现实问题,并从政策角度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1个单元。

1单元 交通运输概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政策的概念、交通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交通运输政策的特点、交通运输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交通运输政策的作用、当今社会交通运输政策的基本目标、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交通运输政策的作用、当今社会交通运输政策的基本目标、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

难点交通运输政策的内容、当今社会交通运输政策分析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政策的概念、交通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交通运输政策的特点;

2)理解交通运输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交通运输政策的作用;

3)掌握当今社会交通运输政策的基本目标、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交通运输政策的内容、当今社会交通运输政策分析

2单元 美国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的演变(2学时)

1.教学内容

美国交通运输概况及交通政策制定的组织体系架构,美国交通运输政策变迁的三个阶段:扩大运输能力阶段、调整运输结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政策变迁的历史背景、驱动因素和政策法规文件,美国运输政策发展的特点与原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美国交通运输政策变迁的三个阶段:扩大运输能力阶段、调整运输结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政策变迁的历史背景、驱动因素和政策法规文件,美国运输政策发展的特点与原因。

难点美国运输政策发展的原因。

3.基本要求

1)了解美国交通运输概况及交通政策制定的组织体系架构;

2)理解并掌握美国交通运输政策变迁的三个阶段:扩大运输能力阶段、调整运输结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政策变迁的历史背景、驱动因素和政策法规文件,美国运输政策发展的特点与原因。

3单元 交通运输政策法规基本理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业的产业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交通运输政策的缘起及交通运输政策与一般产业政策的相同点与区别。交通运输政策的内涵、研究范畴、特性及系统构架。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自然垄断理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政策的缘起及交通运输政策与一般产业政策的相同点与区别。交通运输政策的内涵、研究范畴、特性及系统构架。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自然垄断理论。

难点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自然垄断理论。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产业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

2)理解交通运输政策的缘起及交通运输政策与一般产业政策的相同点与区别;

3)掌握交通运输政策的内涵、研究范畴、特性及系统构架。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自然垄断理论。

4单元 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政策文件(4学时)

1.教学内容

欧盟、日本新运输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其特点,交通运输政策发展的新动向。英国、加拿大新运输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其特点,运输政策的制定随着国家、地区的环境及面临的问题发生演变。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政策发展的新动向。英国、加拿大新运输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其特点,运输政策的制定随着国家、地区的环境及面临的问题发生演变。

难点:运输政策的制定随着国家、地区的环境及面临的问题发生演变。

3.基本要求

1)了解欧盟、日本新运输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其特点,交通运输政策发展的新动向;

2)理解英国、加拿大新运输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其特点;

3)掌握运输政策的制定随着国家、地区的环境及面临的问题发生演变。

5单元 中国交通运输政策的历史沿革(4学时)

1.教学内容

 “十三五”以前中国交通运输政策、“十二五”和“十三五”交通运输政策的内容特点和体系架构。评述“十三五”交通运输政策,交通强国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十三五”以前中国交通运输政策、“十二五”和“十三五”交通运输政策的内容特点和体系架构。

难点:“十三五”的交通运输、交通强国政策评述。

3.基本要求

1)了解“十三五”以前中国交通运输政策;

2)理解并掌握“十三五”交通强国交通运输政策的内容特点和体系架构。

6单元 交通运输的资源、环境影响(4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噪声、振动和废弃物污染,以及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人体和植物的影响,我国城市机动车发展现状及其环境影响。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噪声、振动和废弃物污染,以及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人体和植物的影响。

难点:我国城市机动车发展现状及其环境影响。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

2)理解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噪声、振动和废弃物污染以及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人体和植物的影响,我国城市机动车发展现状及其环境影响。

7单元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4学时)

1.教学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内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框架,阅读《中国21世纪议程》中关于交通运输的章节。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内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框架。

难点: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框架

3.基本要求

1)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2)理解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内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

3)掌握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框架

8单元 交通运输环境政策(2学时)

1.教学内容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其发展趋势,我国机动车排放控制历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框架。

难点: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框架。

3.基本要求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

2)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框架

3)掌握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框架。

9单元 城市交通环境政策(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交通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城市交通的环保政策、城市交通噪声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交通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城市交通的环保政策、城市交通噪声政策。

难点: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及应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交通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

2)理解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城市交通的环保政策、城市交通噪声政策内容。

3)掌握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及应用。

10单元 交通运输能源政策(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交通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城市交通运输的节能政策、清洁能源车辆的开发和推广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交通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城市交通运输的节能政策、清洁能源车辆的开发和推广政策。

难点:对城市交通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及应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交通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

2)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节能政策、清洁能源车辆的开发和推广政策内容;

3)掌握城市交通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及应用方法。

11单元 交通用地政策(2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与土地资源的基本关系和基于交通的城市布局模式,交通用地相关政策。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与土地资源的基本关系和基于交通的城市布局模式,交通用地相关政策。

难点:基于交通的城市布局模式。

3.基本要求

1)了解交通用地相关政策;

2)理解并掌握交通与土地资源的基本关系和基于交通的城市布局模式。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雷黎.交通政策法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 申金升.城市交通环境管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季令.交通运输政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3] 王庆云.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黄民,张建平.国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启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编写人:杜园园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104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综合交通运输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支撑着整个运输过程组织和优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运输行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全面掌握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运行过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在列车运行计算方面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技能。

2.课程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牵引及制动计算的基础知识,包括机车牵引力、线路阻力、车辆阻力与制动力等各种力学方程的原理及相关参数,掌握列车运动方程建立原理,了解单列车及多列车的运行计算过程、城市间铁路、高速铁路及城市铁路的运行计算过程、列车运行模拟等基本知识。其中,列车牵引力、阻力、制动力是基础,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引出了列车制动问题、牵引质量确定以及节能能耗的相关计算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毛保华.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饶忠.列车牵引计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孙中央.列车牵引计算规程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列车牵引计算规程[S]1999.


Traffic Safety Engineering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Traffic Safety Engineering

Course CodeJT01L2104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Traffic System Analysis , etc.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eni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for all kinds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safet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o carry out traffic safety work.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safety, learn to use the basic theor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echnology and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s of traffic safety to solve practical safety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and have the basic ability to comprehensive analyze and deal with various types of traffic safety problem preliminary.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ies of traffic safety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th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raffic safety, need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safety, focuses 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raffic safety, and understands the concepts and contents of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emergency plan.


《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104

2. 课程名称: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综合交通运输等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支撑着整个运输过程组织和优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牵引及制动计算的基础知识,包括机车牵引力、线路阻力、车辆阻力与制动力等各种力学方程的原理及相关参数,掌握列车运动方程建立原理,了解单列车及多列车的运行计算过程、城市间铁路、高速铁路及城市铁路的运行计算过程、列车运行模拟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在列车运行计算方面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中牵引及制动计算的基础知识,包括机车牵引力、线路阻力、车辆阻力与制动力等各种力学方程的原理及相关参数,掌握列车运动方程建立原理,了解单列车及多列车的运行计算过程、城市间铁路、高速铁路及城市铁路的运行计算过程、列车运行模拟等基本知识。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9个单元。

第1单元 列车牵引力(2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列车运行过程中机车牵引与信号控制对列车运行的影响,列车运行的基本要素;列车牵引力的形成与分类,黏着牵引力、电力机车的牵引特性,动车组牵引特性,列车牵引力的计算标准和取值规定。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轮轨摩擦及粘着的关系,机车牵引特性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黏着牵引力的产生过程及计算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机车牵引力概念、机车类型划分,机车牵引力形成及影响因素;

2)掌握轮轨摩擦及粘着的关系;

第2单元  列车运行阻力(4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阻力的成因、分裂、计算以及取值方法。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基本阻力的内涵及其分类,附加阻力形成的原理。列车阻力计算模型及具体的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的计算,能够分清列车基本阻力、附加阻力,总阻力三种不同阻力的计算方法并应用。

难点:起动阻力和附加阻力的计算。

3.基本要求

(1)了解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基本阻力的内涵及其分类;

2)掌握列车阻力计算模型及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同条件下线路阻力、机车车辆阻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实例计算。

第3单元  列车制动力(6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制动方式、列车制动力的产生及限制,闸瓦压力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闸瓦压力的确定过程及列车制动力的计算方法,动力制动的原理和特性,动力制动特性曲线和控制。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制动力一次换算法、二次换算法的计算方法与步骤,理解换算制动力的概念。

难点:三种制动力计算方法的区别以及计算原理。

3.基本要求

(1)解列车制动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2)掌握动力制动原理及取值计算方法,并结合参数与实例进行演算分析。

第4单元 合理曲线、运动方程及时分解算(4学时)

1.教学内容

作用在列车上的合力,合力计算表的编制及合理曲线图的绘制,立车合力曲线的应用以及列车运动方程的建立及应用,用分析法解算列车运行时间,速度曲线、时间曲线的绘制,列车运行速度时间图解法的基本原理,绘制速度曲线、时间曲线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线路纵断面化简的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完成合力曲线图的绘制以及不同工况下均衡速度的确定,线路纵断面的化简。

难点:单位合力速度-时分曲线图的绘制步骤,线路纵断面的化简。

3.基本要求

(1)了解影响列车运行过程的因素,合力的计算原理,列车运动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关系式;

(2)掌握列车在不同工况下合力的取值及计算方法,列车速度-时分曲线、速度-距离曲线的计算及绘制方法;

(3)掌握线路纵断面的化简。

第5单元 列车制动问题解算(4学时)

1.教学内容

制动距离及其计算、列车换算制动率的解算、列车紧急制动限速解算、列车常用制动限速解算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制动距离计算方法,尤其是等效法和加大速度间隔法。能够利用制动距离倒推列车换算制动率。

难点:等效法和加大速度间隔法计算制动距离以及两种方法的区别。

3.基本要求

(1)了解列车制动距离、紧急制动限速和列车换算制动率的计算方法;

(2)掌握列车制动能力(列车换算制动率)、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制动距离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6单元 牵引质量的确定(4学时)

1.教学内容

限制牵引质量的因素,牵引质量计算和验算方法,牵引定数的确定原则及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牵引重点的计算方法、牵引定数的确定方法。

难点:无。

3.基本要求

(1)了解影响牵引定数的主要因素;

2)掌握牵引定数的确定原则及方法。

第7单元 列车运行能耗计算及节能技术(4学时)

1.教学内容

不同类型机车能耗计算方法,最新的列车运行节能技术。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当前列车运行节能的主要方法措施,节能坡设计原理。

难点:列车运行节能原理、相关节能研究成果及节能方法;节能研究对列车运行计算的要求。

3.基本要求

(1)了解机车能耗计算原理;

2)理解列车运行节能技术及发展趋势。

第8单元 自动闭塞区段信号布置方法(2学时)

1.教学内容

自动闭塞系统的基本原理,信号布置的基本目标,信号布置方法,信号布置后的检验,案例的设计及分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我国基本的闭塞系统,掌握信号布置的目标及要求,未来信号系统设置的目标和方向。

难点:列车追踪时间间隔的计算及固定闭塞信号的布置要求。

3.基本要求

(1)掌握自动闭塞系统的基本原理;

(2)了解信号布置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第9单元  多列车运行过程计算与分析(2学时)

1.教学内容

多列车运行过程的影响因素,列车运行最小间隔的确定方法;不同闭塞方式下的列车运行计算过程;多列车运行过程计算方法,多列车运行案例设计及分析的一般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多列车运行过程的影响因素,多列车运行过程计算方法。

难点:无。

3.基本要求

(1)了解多列车运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2)掌握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毛保华.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饶忠.列车牵引计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孙中央.列车牵引计算规程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列车牵引计算规程[S]1999.

 

 

编写人:赵鹏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高速铁路技术基础》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高速铁路技术基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14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高速铁路概论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属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高速铁路技术基础,同时,又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高速铁路线路、高速列车、牵引供电技术、接触网技术、通信信号技术、通信信号系统、列车运输组织技术、客运服务系统及运营维护技术等九个方面。此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高速铁路车、机、工、电、辆、供基础理论,从而对高速铁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中平. 高速铁路技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 高速铁路概论[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2] 李芾,安琪,王华. 高速动车组概论[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Technical Foundation of High Speed Railway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Technical Foundation of High Speed Railway

Course CodeJT01L2214

Prerequisite CoursesIntroduction to High Speed Railway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targeted at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and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basic theories of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s, and at the same time,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study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This course has both systematic theory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technicality.

2.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nine aspects such as high-speed railway lines, high-speed trains, traction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ntact network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ignal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ignal system, train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passenger service system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The focus of this course is to allow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of high-speed railway cars, machinery, engineering, electricity, vehicles, and supply, so a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高速铁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14

2. 课程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基础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高速铁路概论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高速铁路技术基础,同时,又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技术性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高速铁路线路、高速列车、牵引供电技术、接触网技术、通信信号技术、通信信号系统、列车运输组织技术、客运服务系统及运营维护技术等九个方面。此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高速铁路车、机、工、电、辆、供基础理论,从而对高速铁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9个单元。

1单元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中国典型高速铁路线路、高速铁路子系统技术基础理论。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中国典型高速铁路线路。

难点:高速铁路子系统技术基础理论。

3.基本要求

1)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中国典型高速铁路线路;

2)掌握高速铁路子系统技术基础理论。

2单元 线路技术(4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铁路线路特征与选线原则、线路平面、纵断面、高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等基础知识,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包括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特点及部件、高速铁路道岔、跨区间无缝线路基本概念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包括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特点及部件。

难点:高速铁路道岔

3.基本要求

1)掌握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包括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特点及部件;

2)理解高速铁路道岔

3单元 高速列车(4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列车的车体,包括车体的组成、作用技术要求、车体材料、连接器等基础知识;了解高速列车的头型;了解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基本功能,高速列车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各国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发展差异等内容。掌握高速转向架的组成、设计原则,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高速铁路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制动方式及制动功能,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及基本构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转向架的组成、设计原则;掌握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掌握高速铁路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制动方式及制动功能。

难点: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及基本构成。

3.基本要求

1)掌握高速转向架的组成、设计原则;掌握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掌握高速铁路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制动方式及制动功能;

2)掌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及基本构成。

4单元 牵引供电技术(4学时)

1.教学内容

供电电压与外部电源、变压器基本原理、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基本原理、牵引网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及开闭所基本原理、铁路综合接地极供电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牵引网供电方式。

难点: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及开闭所基本原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牵引网供电方式;

2)理解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及开闭所基本原理。

5单元 接触网技术(4学时)

1.教学内容

接触网系统的组成、接触网悬挂类型、线索及其悬挂、弓网受流基本原理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接触网系统的组成、接触网悬挂类型。

难点:弓网受流基本原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接触网系统的组成、接触网悬挂类型;

2)理解弓网受流基本原理

6单元 通信信号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信号历史、信号系统故障导向安全(fail-safe)、高速铁路信号设备、铁路通信的分类、高速铁路信号设备,包括闭塞与轨道电路、道岔转辙控制装置、计算机联锁、CTC、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国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国外典型高速列控系统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通信的分类。

难点:高速铁路信号设备,包括闭塞与轨道电路、道岔转辙控制装置、计算机联锁、CTC、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国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3.基本要求

1)掌握铁路通信的分类;

2)理解高速铁路信号设备,包括闭塞与轨道电路、道岔转辙控制装置、计算机联锁、CTC、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国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7单元 列车运输组织技术(4学时)

1.教学内容

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输计划,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运行图的编制;高速铁路车站技术作业内容、计划及技术作业过程,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作用及模式;高速铁路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的构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输计划;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运行图的编制;高速铁路车站技术作业内容、计划及技术作业过程。

难点: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作用及模式;高速铁路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的构成。

3.基本要求

1)掌握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输计划;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运行图的编制;高速铁路车站技术作业内容、计划及技术作业过程;

2)理解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作用及模式;高速铁路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的构成。

8单元 客运服务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客运服务子系统,包括导向揭示系统、广播系统、查询系统、求助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检票系统等、我国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总体架构、票务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的设计要求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我国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难点:票务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的设计要求。

3.基本要求

1)掌握我国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2)理解票务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的设计要求。

9单元 运营维护技术(2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列车维修体系、线路养护维修、客服系统运营维护对象、体系及主要内容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列车维修体系、线路养护维修、客服系统运营维护对象、体系。

难点:高速列车维修体系、线路养护维修、客服系统运营维护主要内容。

3.基本要求

1)高速列车维修体系、线路养护维修、客服系统运营维护对象、体系;

2)高速列车维修体系、线路养护维修、客服系统运营维护主要内容。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中平. 高速铁路技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 高速铁路概论[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2] 李芾,安琪,王华. 高速动车组概论[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编写人:贾向权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基础》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基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1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它的基础设备、信号闭塞和联锁概念、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发展、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以及移动闭塞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并掌握列车运行的控制模式和简单故障处理。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明确什么是闭塞,什么是联锁,掌握列车进路的建立、锁闭和解锁过程、以及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法;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发展、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传输的信息内容、掌握列车自动运行和在车站的程序定位停车原理;了解移动闭塞的发展前景和主要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徐纪康,赵晓峰,周艳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康元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2] 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Signal Ba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Signal Ba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Course CodeJT01L2201

Prerequisite Courses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urban rail transit signal system in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its basic equipment, the concepts of signal blocking and interlock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 kno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train automatic operation control (ATC) system. The main features of ATC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obile block are known, and the control mode of train operation and simple fault treatment are mastered.

2.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signal system; what is blocking? What is interlocking? Mas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in route, the process of locking and unlock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Maste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ATC)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the main features of ATC system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nd program positioning and parking at station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occlus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grasp the role of urban rail transit signal system in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1

2.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基础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它的基础设备、信号闭塞和联锁概念、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发展、不同结构的ATC 系统的主要特征以及移动闭塞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并掌握列车运行的控制模式和简单故障处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明确什么是闭塞,什么是联锁,掌握列车进路的建立、锁闭和解锁过程、以及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法;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发展、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传输的信息内容、掌握列车自动运行和在车站的程序定位停车原理;了解移动闭塞的发展前景和主要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6个单元。

1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认知(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概念,组成等。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相关概念。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相关概念;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

2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认知(5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组成、作用等。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组成。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作用。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组成;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作用。

3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联锁设备认知(6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联锁设备的组成、作用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明确什么是闭塞,什么是联锁。

难点:列车进路的建立、锁闭和解锁过程、以及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法。

3.基本要求

1)掌握明确什么是闭塞,什么是联锁;

2)理解列车进路的建立、锁闭和解锁过程、以及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法。

4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认知(6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发展、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传输的信息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

难点ATC系统传输的信息内容。

3.基本要求

1)掌握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

2)了解ATC系统传输的信息内容。

5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认知(6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组成,列车自动运行和在车站的程序定位停车原理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自动运行。

难点:在车站的程序定位停车原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列车自动运行;

2)理解在车站的程序定位停车原理。

6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系统的认知(5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系统的组成,移动闭塞的发展前景和主要特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系统的组成。

难点:移动闭塞的主要特点。

3.基本要求

1)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系统的组成;

2)掌握移动闭塞的主要特点。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徐纪康,赵晓峰,周艳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康元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2] 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编写人:贾向权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2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等运输设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各种交通运输设备在运输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国内外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趋势。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车站环控系统设备、车站给排水系统设备、车站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车站屏蔽门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消防系统。重点掌握环控系统的组成、功能、运行维护及故障分析处理;车站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行管理及故障的分析处理;屏蔽门系统的原理、组成及故障的分析处理;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故障维修;消防系统功能、运行管理、故障分析及维修。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运行与维修[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 宋瑞.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 佟立本.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Facilities for Urban Rail Transit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Facilitie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Course CodeJT01L2202

Prerequisite Courses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structure and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such as urban rail transit and railways,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various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n transportation production, and understand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New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and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ncludes station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equipment, sta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equipment, statio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and lighting system, station screen door system,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ocus on the composition, func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fault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sta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fault analysis and treatment; the principle, composition and fault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screen door system; the composition, function and fault maintenance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un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fault analysis and maintenance.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2

2.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等运输设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各种交通运输设备在运输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国内外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趋势。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车站环控系统设备、车站给排水系统设备、车站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车站屏蔽门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消防系统。重点掌握环控系统的组成、功能、运行维护及故障分析处理;车站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行管理及故障的分析处理;屏蔽门系统的原理、组成及故障的分析处理;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故障维修;消防系统功能、运行管理、故障分析及维修。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1单元 绪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国际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及各种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的作用。

难点:在交通运输中出现的各种新技术。

3.基本要求

1)掌握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的作用;

2)了解在交通运输中出现的各种新技术。

2单元 车站环控系统设备(5学时)

1.教学内容

环控系统是地铁内部环境进行空气处理的系统,控制环境中的湿度、温度,并监控有害物质的浓度等。环控系统的组成、功能、运行维护及故障分析处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控系统的组成、功能、运行维护等内容。

难点:故障分析处理过程。

3.基本要求

1)掌握控系统的组成、功能、运行维护等内容;

2)了解故障分析处理过程。

3单元 车站给排水系统设备(4学时)

1.教学内容

给水与排水系统保障车站及车辆段给排水畅通,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服务。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站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行管理等内容。

难点:故障的分析处理过程。

3.基本要求

1)掌握车站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行管理等内容;

2)了解故障的分析处理过程。

4单元 车站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照明子系统,涉及到该子系统的组成、原理、运行管理以;低压配电子系统,涉及该子系统的组成、原理、运行管理以及故障维修。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照明和低压配电两个子系统的组成、原理。

难点:运行管理以及故障维修过程。

3.基本要求

1)掌握照明和低压配电两个子系统的组成、原理;

2)理解运行管理以及故障维修。

5单元 车站屏蔽门系统(5学时)

1.教学内容

屏蔽门系统是提高运营安全系数、改善乘客候车环境、节约运营成本重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屏蔽门系统的原理、组成。;

难点:故障的分析处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屏蔽门系统的原理、组成;

2)理解故障的分析处理。

6单元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5学时)

1.教学内容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车站、区间和相关建筑内的设备,集中监控构成的自动化系统。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成。

难点: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功能。

3.基本要求

掌握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

7单元 消防系统(5学时)

1.教学内容

消防系统包括FAS、自动气体灭火系统、防排风烟机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消防系统功能、运行管理。

难点:故障分析。

3.基本要求

1)掌握消防系统功能、运行管理;

2)理解故障分析。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运行与维修[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 宋瑞.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 佟立本.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编写人:贾向权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组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组织》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1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高速铁路概论、(铁路)旅客运输等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组织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高速铁路旅客运输领域技术、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了解熟悉高速铁路岗位的设置及各岗位工作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条件、高速铁路开行方案、高速铁路车站客运组织、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岗位工作等内容,了解熟悉近年来高速铁路相关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章的运用,以满足高速铁路旅客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全面了解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发展状况、趋势及运输方式的特点,掌握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条件、列车开行方案、高速铁路车站客运组织、各服务岗位工作要求等知识点,要求掌握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客运车站要求,重点掌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岗位的工作要求,了解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等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兰云飞,何萍.高速铁路客运组织[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马海漫,宋玉佳.高速铁路客运组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 谢立宏,王建军.铁路客运组织(第三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High 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 Organization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High 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 Organization

Course CodeJT01L2213

Prerequisite CoursesIntroduction to High Speed RailwayRailwayPassenger Transportation.etc.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 Organization is a specialized elective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This course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and to familiarize them with the setting of high-speed railway post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ir post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basic theories and solid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so that they can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conditions of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the plan of high-speed railway operation, the passenger transport organiz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s, the post work of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 and so on, and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new equipment and new regulations to meet the skills requirements of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related jobs.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focus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master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conditions, train operation plan, passenger transport organiz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s, job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service posts, and so on. Railway station requirements, focusing on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service post requirements, understanding of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safety and other content.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13

2. 课程名称: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组织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高速铁路概论、(铁路)旅客运输等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组织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高速铁路旅客运输领域技术、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了解熟悉高速铁路岗位的设置及各岗位工作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使学生熟悉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条件、高速铁路开行方案、高速铁路车站客运组织、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岗位工作等内容,了解熟悉近年来高速铁路相关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章的运用,以满足高速铁路旅客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全面了解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发展状况、趋势及运输方式的特点,掌握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条件、列车开行方案、高速铁路车站客运组织、各服务岗位工作要求等知识点,要求掌握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客运车站要求,重点掌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岗位的工作要求,了解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等内容。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7个单元。

第1单元 高速铁路客运工作概述(4学时)

1.教学内容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高速铁路客运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各岗位设置;高速铁路的设计特点等客运技术要求。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铁路线路走向方案,客运工作的内容和客运岗位的分工。

难点:高速铁路设计特点,高速铁路列车运输组织模式,开行方案。

3.基本要求

(1)了解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2)理解高速铁路客运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各岗位设置;

(3)掌握高速铁路的设计特点等客运技术要求。

第2单元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条件(4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运价确定的依据铁路客运运价的基本规定,高速铁路旅客票价的制定方法;旅客运输规程的基本要求,运用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完成售票、检票、旅客携带品的检查等客运工作。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旅客运输规程的基本要求。

难点:高速铁路旅客票价的制定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完成售票、检票、旅客携带品的检查等客运工作;

2)理解旅客运输规程的基本要求,铁路客运运价的基本规定;

3)铁路运价确定的依据,高速铁路旅客票价的制定方法。

第3单元 高速铁路客流调查、列车运行方案、列车运行图及动车组运用计划(6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调查的体系结构,高速铁路客流吸引范围,国内外高速铁路客运组织方法;客运市场调查方案,客运市场需求预测方法;高速铁路客流的分类及其原则,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分析方法及各种运输方式客运分担率的计算方法,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及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基本规定及动车组运用计划。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调查的内容,各种运输方式客运分担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客运市场需求预测方法,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及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调查的体系结构,高速铁路客流吸引范围,国内外高速铁路客运组织方法;

2)理解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分析方法及各种运输方式客运分担率的计算方法,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及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基本规定及动车组运用计划;

3)掌握客运市场调查方案,客运市场需求预测方法;掌握高速铁路客流的分类及其原则,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第4单元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组织(2学时)

1.教学内容

我国CRH系列动车组列车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动车组车型的发展,动车组列车乘务组及人员要求;动车组的型号和列车编号的构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动车组的型号和列车编号的构成。

难点:动车组列车乘务组及人员要求。

3.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CRH系列动车组列车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动车组车型的发展;

2)理解动车组列车乘务组及人员要求;

3)掌握动车组的型号和列车编号的构成。

第5单元 高速铁路车站客运组织(8学时)

1.教学内容

铁路旅客列车车站站房与站台的标准,《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安检工作基本规范要求,进站、候车、检票作业程序;铁路旅客车站的总体布置与车站广场要求,高速铁路车站客运组织流程;铁路旅客车站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概念,高速铁路车站流线组织的基本要求,典型的高速铁路车站流线组织模式,按照售票规章的相关规定完成窗口售票、退票作业,综合控制室的工作内容及作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铁路旅客车站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概念,高速铁路车站流线组织的基本要求,典型的高速铁路车站流线组织模式。

难点:按照售票规章的相关规定完成窗口售票、退票作业,综合控制室的工作内容及作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铁路旅客列车车站站房与站台的标准,《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安检工作基本规范要求,进站、候车、检票作业程序;

2)理解铁路旅客车站的总体布置与车站广场要求,高速铁路车站客运组织流程;

3)掌握铁路旅客车站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概念,高速铁路车站流线组织的基本要求,典型的高速铁路车站流线组织模式,按照售票规章的相关规定完成窗口售票、退票作业,综合控制室的工作内容及作用。

第6单元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岗位工作(6学时)

1.教学内容

对作业质量评价过程,岗位作业流程与质量标准,综控主任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售票值班员岗位作业程序;安检值班员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售票员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并完成,售票值班员岗位作业基本要求,客运员(检票、内勤、站台、出站、外勤、综控)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程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安检值班员、售票员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

难点:售票值班员、客运员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

3.基本要求

1)了解对作业质量评价过程,岗位作业流程与质量标准,综控主任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

2)理解售票值班员岗位作业程序,安检值班员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

3)售票员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并完成,售票值班员岗位作业基本要求,客运员(检票、内勤、站台、出站、外勤、综控)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程序。

第7单元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安全(2学时)

1.教学内容

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高速铁路车站安全管理规定,站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的应急处置程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高速铁路车站安全管理规定。

难点:车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的应急处置程序。

3.基本要求

1)了解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2)理解高速铁路车站安全管理规定;

3)掌握站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的应急处置程序。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兰云飞,何萍. 高速铁路客运组织[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资料:

[1] 马海漫,宋玉佳. 高速铁路客运组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 谢立宏,王建军. 铁路客运组织(第三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编写人:刘妍妍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15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 32/2                        

先修课程: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铁路行车组织等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才必备的专业教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识别列车运行图掌握车站行车作业标准。熟悉接发列车作业及折返作业,编制调车作业计划及调车作业。使学生掌握列车运行组织方式、行车组织原则,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调度的基本方法,基本具有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的能力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达到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站务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2.课程主要内容

行车指挥与调度施工、施工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正常情况下、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等知识,使学生了解行车组织基本原理、 ATC系统组成及作用、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孟祥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朱济龙.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史小薇,刘炜.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3] 永秀.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Urban Rail Transit Organization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Urban Rail Transit Organization

Course CodeJT01L2215

Prerequisite CoursesTrain operation calculation and design, railway driving organization , etc.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s, and is a necess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rs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professional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t is possible to correctly identify the train operation map and master the station operation standards.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of receiving and dispatching trains and returning operations, preparing the shunting operation plan and shunting operation.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train operation organization method, the driving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the basic methods of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and the ability to organize traffic in abnormal situations, such as the operational skills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s Relevant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station watchkeepers, traffic dispatchers and station attendants.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Knowledge of driving command and dispatch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driving organization, train operation map, driving organization under normal and abnormal conditions, so tha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riving organization, the composition and role of ATC system, and station-related driving organization operations Mast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operation chart.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15

2.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铁路行车组织等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才必备的专业教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识别列车运行图,掌握车站行车作业标准。熟悉接发列车作业及折返作业,编制调车作业计划及调车作业。使学生掌握列车运行组织方式、行车组织原则,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调度的基本方法,基本具有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的能力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达到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站务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行车指挥与调度施工、施工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正常情况下、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等知识,使学生了解行车组织基本原理、 ATC系统组成及作用、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9个单元。

第1单元 行车组织基础(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的基础知识,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的作用、组成、基本原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设备作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的作用、组成、基本原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定义、分类及信号机显示意义。供电设备的设备构成、基本原理,供电系统的作用,车站的分类、车站的作用及车站设备的基础知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组织、线路的分类及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车辆的构成。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站的分类、车站的作用及车站设备的基础知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组织、线路的分类及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车辆的构成。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定义、分类及信号机显示意义,供电系统的作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的基础知识,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的作用、组成、基本原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设备作用;

(2)理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的作用、组成、基本原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定义、分类及信号机显示意义,供电设备的设备构成、基本原理;

(3)掌握供电系统的作用,车站的分类、车站的作用及车站设备的基础知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组织、线路的分类及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车辆的构成。

第2单元 运输计划(4学时)

1.教学内容

停站方案设计原则,客流计划的编制方法及步骤,车辆配备计划的编制方法,列车交路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全日行车计划的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影响列车编组方案的因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影响列车编组方案的因素。

难点:全日行车计划的编制。

3.基本要求

(1)了解停站方案设计原则;

(2)理解客流计划的编制方法及步骤,车辆配备计划的编制方法,列车交路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全日行车计划的编制;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影响列车编组方案的因素。

第3单元 列车运行图(6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图的作用及意义,列车运行图的组成要素,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及分类,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和编制方法,列车运行图技术指标的计算与核查。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及分类,列车运行图技术指标的计算与核查。

难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和编制方法。

3.基本要求

(1)了解列车运行图技术指标的计算与核查;

(2)理解列车运行图的作用及意义,列车运行图的组成要素;

(3)掌握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及分类,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和编制方法。

第4单元 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4学时)

1.教学内容

各类列车驾驶模式及各种驾驶模式的适用条件,闭塞的概念,各类行车闭塞法的基本原理,行车组织的原则,车站行车作业要求和制度掌握行车闭塞法的种类。列车运行组织方法及适用情况,车站岗位的设置和层级管理关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行车闭塞法的种类,列车运行组织方法及适用情况,车站岗位的设置和层级管理关系。

难点:各类行车闭塞法的基本原理。

3.基本要求

(1)了解各类列车驾驶模式及各种驾驶模式的适用条件;

(2)理解闭塞的概念,各类行车闭塞法的基本原理,行车组织的原则,车站行车作业要求和制度掌握行车闭塞法的种类;

(3)掌握列车运行组织方法及适用情况,车站岗位的设置和层级管理关系。

第5单元 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4学时)

1.教学内容

信号联锁设备故障时的行车组织方法及要求,ATC故障下的行车组织方法。反向运行、列车退行、列车推进运行、列车不停站通过等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的方法,信号联锁设备故障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流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的方法,信号联锁设备故障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流程。

难点:反向运行、列车退行、列车推进运行、列车不停站通过等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3.基本要求

(1)理解信号联锁设备故障时的行车组织方法及要求,ATC故障下的行车组织方法;

(2)掌握反向运行、列车退行、列车推进运行、列车不停站通过等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的方法,信号联锁设备故障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流程。

第6单元 行车调度工作(6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组织架构及其岗位职责,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车辆段及车站相关岗位的设置,扣车、抽线、跳停、小交路运行等常规列车运行调整的主要方法。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列车运行调整的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设备的配置及功能,调度命令的概念、分类、要素。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列车运行调整的原则。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设备的配置及功能,调度命令的概念、分类、要素。

3.基本要求

(1)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组织架构及其岗位职责,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车辆段及车站相关岗位的设置,扣车、抽线、跳停、小交路运行等常规列车运行调整的主要方法;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列车运行调整的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设备的配置及功能,调度命令的概念、分类、要素。

第7单元 车辆段行车组织(2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转流程,城市轨道交通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交接、传达和变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各个车库的作用及线路的设置形式,车辆段的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调车作业的含义及作业方法。车辆段的基本任务和行车岗位设置,联锁设备正常和故障下的接发列车作业程序,调车作业标准用语及作业指令、调车手信号。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辆段的基本任务和行车岗位设置,调车作业标准用语及作业指令、调车手信号。

难点:联锁设备正常和故障下的接发列车作业程序。

3.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转流程,城市轨道交通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交接、传达和变更;

(2)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各个车库的作用及线路的设置形式,车辆段的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调车作业的含义及作业方法;

(3)掌握车辆段的基本任务和行车岗位设置,联锁设备正常和故障下的接发列车作业程序,调车作业标准用语及作业指令、调车手信号。

第8单元  施工作业组织(1学时)

1.教学内容

施工作业中车站人员的职责,施工组织程序,正确设置施工安全防护。施工管理的相关概念、施工计划的分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施工管理的相关概念、施工计划的分类。

3.基本要求

(1)了解施工作业中车站人员的职责,施工组织程序,正确设置施工安全防护;

(2)理解施工管理的相关概念、施工计划的分类。

第9单元 运营事故及处理(1学时)

1.教学内容

运营事故(事件)的管理原则,运营事故的调查流程。运营事故(事件)的分类标准及相关名词术语,运营调查事故报告的填记内容及填记方式。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运营事故(事件)的分类标准及相关名词术语。

难点:运营调查事故报告的填记内容及填记方式。

3.基本要求

(1)了解运营事故(事件)的管理原则,运营事故的调查流程;

(2)掌握运营事故(事件)的分类标准及相关名词术语,运营调查事故报告的填记内容及填记方式。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孟祥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朱济龙.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史小薇,刘炜.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3] 永秀.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编写人:许文聘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16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岗位要求,理解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缩短与现场岗位的差距,从而培养能够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管理一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列车运行及组织指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图、运输能力及能力加强、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相关岗位及设备、行车调度指挥、车站行车作业组织、车辆段行车作业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输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事件处理方法。此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企业岗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薛亮,刘小玲.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李慧玲.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工作 [M].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2] 操杰,应夏晖.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工作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Urban Rail Transit Dispatching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Urban Rail Transit Dispatching

Course CodeJT01L2216

Prerequisite Courses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the post requirements,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d by the post, shorten the gap with the on-site post, and cultivate a front line of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dedication. Spirit, can be engaged in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transport, train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and command of high-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train operation plan, train diagram,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nd capacity enhancement, signal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related posts and equi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dispatching command, train dispatching command, operation organization of station and train. Depot operation organization,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urban rail transit emergency handl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focus of this course i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erprise post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16

2.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调度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理论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岗位要求,理解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缩短与现场岗位的差距,从而培养能够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管理一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列车运行及组织指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图、运输能力及能力加强、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相关岗位及设备、行车调度指挥、车站行车作业组织、车辆段行车作业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输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事件处理方法。此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1个单元。

1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础(2学时)

1.教学内容

轨道交通的发展、运营安全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的工作内容。

难点:调度指挥设备。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的工作内容;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设备。

2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2学时)

1.教学内容

全日行车计划、车辆运用计划、列车开行方案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全日行车计划、车辆运用计划。

难点:列车开行方案。

3.基本要求

1)掌握全日行车计划、车辆运用计划;

2)掌握列车开行方案。

3单元 列车运行图(2学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列车运行图的要素、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

难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3.基本要求

1)掌握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

2)理解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4单元 运输能力及能力加强(2学时)

1.教学内容

运输能力基本概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通过能力与使用通过能力基本方法、运输能力及加强措施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通过能力与使用通过能力基本方法。 

3.基本要求

1)掌握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2)掌握通过能力与使用通过能力基本方法。

5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基本理论、基础设备的种类、闭塞概念及原理、联锁概念及原理、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基本理论,基础设备的种类。

难点:闭塞概念及原理,联锁概念及原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基本理论、基础设备的种类;

2)理解闭塞概念及原理、联锁概念及原理。

6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相关岗位及设备(4学时)

1.教学内容

控制中心相关岗位及设备、车辆段相关岗位及设备、车站相关岗位及设备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控制中心相关岗位、车辆段相关岗位、车站相关岗位。

难点:控制中心相关设备、车辆段相关设备、车站相关设备。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相关设备;

2)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相关岗位。

7单元 行车调度指挥(4学时)

1.教学内容

轨道交通行车指挥基本理论、列车驾驶模式、基本行车方法、行车调度组织工作基本内容、列车运行组织调整、运行质量分析过程、行车组织规章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基本行车方法;掌握行车调度组织工作基本内容、行车组织规章。

难点:列车运行组织调整、运行质量分析过程。

3.基本要求

1)掌握基本行车方法;掌握行车调度组织工作基本内容、行车组织规章;

2)掌握列车运行组织调整、运行质量分析过程。

8单元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4学时)

1.教学内容

车站行车技术设备、车站行车岗位职责、车站行车作业组织内容、车站施工作业组织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站行车技术设备、车站行车岗位职责、车站施工作业组织。

难点:车站行车作业组织内容。

3.基本要求

1)掌握车站行车技术设备、车站行车岗位职责、车站施工作业组织;

2)理解车站行车作业组织内容。

9单元 车辆段行车作业组织(4学时)

1.教学内容

车辆段及停车场作业组织内容、车辆运用流程、车辆段行车工作作业内容、车辆段检修施工作业过程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辆运用流程、车辆段行车工作作业内容。

难点:车辆段及停车场作业组织内容。

3.基本要求

1)掌握车辆运用流程、车辆段行车工作作业内容;

2)理解车辆段及停车场作业组织内容。

10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输组织(2学时)

1.教学内容

网络化运输组织体系架构、网络化运输组织模式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网络化运输组织体系架构。

难点:理解网络化运输组织模式。

3.基本要求

掌握网络化运输组织模式。

11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事件处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行车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基本内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行车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基本内容。

难点: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3.基本要求

1)掌握行车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基本内容;

2)理解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薛亮,刘小玲.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李慧玲.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工作 [M].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2] 操杰,应夏晖.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工作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编写人:贾向权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L2208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属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的构成,及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流程,从而培养学生具备对信号、通信各子系统设备构成与主要功能的牢固掌握,对各系统进行维护和维修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信号基础设备与通信系 统的安全,信号基础设备,轨道电路,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列车自动控制 ATC)系统,ATOATS系统,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通信 系统。该课程重点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明确闭塞及联锁的概念,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发展、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传输的信息内容,掌握列车自动运行和在车站的程序定位停车原理,掌握信号系统基础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种ATP子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种ATP子系统的工作原理。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王青林.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 张利彪.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贾文婷,王海明.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Communication Signal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Communication Signal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Course CodeJT01L2208

Prerequisite Courses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Credit/Hours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composition of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and 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process of main equipment, so as to train students to have a solid grasp of the components and main functions of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subsystems, and to each department. Ability to perform maintenance and repair.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the security of signal basic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signal basic equipment, track circuit, station interlocking, section block, automatic train control (ATC) system, ATO and ATS system, CBTC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urban rail transit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course focuses on grasping the role of urban rail transit signal system in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understanding the main componen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signal system, defining the concepts of blocking and interlocking, and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ATC)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TC system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content, master 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nd program positioning and parking at the station, mast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basic equipment of signal system, mast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various ATP subsystems, mast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various ATP subsystems.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L2208

2.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

3. 课程结构: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类专业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的构成,及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流程,信号、通信各子系统设备构成与主要功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信号基础设备与通信系统的安全,信号基础设备,轨道电路,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ATOATS系统,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

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发展、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传输的信息内容,列车自动运行和在车站的程序定位停车原理,信号系统基础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种ATP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各种ATP子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明确闭塞及联锁的概念。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9个单元。

1单元 信号基础设备与通信系统的安全(2学时)

1.教学内容

信号基础设备、通信系统的安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信号基础设备、通信系统的安全。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3.基本要求

(1)      掌握信号基础设备、通信系统的安全;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2单元 信号基础设备(2学时)

1.教学内容

信号基础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信号基础设备。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

3.基本要求

(1)      掌握信号基础设备;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要组成。

3单元 轨道电路(4学时)

1.教学内容

轨道电路的组成、作用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轨道电路的组成。

难点:轨道电路的作用。

3.基本要求

(1)      掌握轨道电路的组成;

(2)      理解轨道电路的作用。

4单元 车站联锁(4学时)

1.教学内容

车站联锁的概念、联锁设备等内容。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车站联锁相关概念。

难点:车站联锁设备。

3.基本要求

1)车站联锁相关概念;

2)掌握车站的联锁设备。

5单元 区间闭塞(4学时)

1.教学内容

明确闭塞的概念,闭塞的方法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闭塞的相关概念

难点:基本原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闭塞的相关概念;

2)理解基本原理。

6单元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控制(ATC)系统的发展、不同结构的ATC系统的主要特征、传输的信息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ATC系统的主要特征

难点:ATC系统传输的信息内容

3.基本要求

1)掌握ATC系统的主要特征;

2)理解ATC系统传输的信息内容

7单元 ATOATS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ATO系统的基本原理、ATS系统的基本原理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ATOATS系统。

难点:ATS系统的操作过程。

3.基本要求

1)掌握ATOATS系统;

2)理解ATS系统的操作过程。

8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的组成、作用、原理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的组成、作用。

难点:CBTC系统的原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的组成、作用;

2)理解CBTC系统的原理。

9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组成、作用、原理等内容。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组成、作用。

难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原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组成、作用;

2)理解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原理。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由任课教师公平地给出,它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可组织开卷/闭卷考试、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小论文、大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60%-7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王青林.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 张利彪.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贾文婷,王海明.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编写人:贾向权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CAD制图》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CAD制图》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101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实践教育必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制图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学会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概念、理论,AutoCAD的基本绘图方法和技术,使用AutoCAD进行绘图以及使用AutoCAD进行图形的编辑。同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打下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涵盖了软件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掌握视窗管理、基本工具、基本编辑命令以及图层和对象,学会制作平面图形、添加文字和图案填充、尺寸标注,学会三维基本实体的绘制。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高丽燕. AutoCAD2010+TArch8.5建筑制图[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孔繁臣,黄娟AutoCAD2010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2] 王素英 刘志香AutoCAD2010实训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娟,卢章平Autodesk AutoCAD 2006/2007工程师认证培训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 茹正波AutoCAD2005及天正TArch6.5建筑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AutoCADCourse Description

Term1-2

Course TitleAutoCAD

Course CodeJT01S1101

Prerequisite CoursesEngineering Drawing

Hours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practical education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t is a necessary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for all kinds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The course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in using graphics softwar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lear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computer-aided drawing, the basic draw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AutoCAD, the use of AutoCAD for drawing and the use of AutoCAD graphics edi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follow-up courses and completing course design and graduation.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oftware and basic operation, mastering Windows management, basic tools, basic editing commands, layers and objects, learning to make plane graphics, add text and pattern filling, size labeling, and learn to draw 3d basic entities.

 


CAD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101

2. 课程名称:CAD制图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实践教育必修课,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制图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学会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概念、理论,AutoCAD的基本绘图方法和技术,使用AutoCAD进行绘图以及使用AutoCAD进行图形的编辑。同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涵盖了软件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掌握视窗管理、基本工具、基本编辑命令以及图层和对象,学会制作平面图形、添加文字和图案填充、尺寸标注,学会三维基本实体的绘制。

四、课程教学安排

本课程32学时全部为上机训练,上课时教师先演示教学内容,然后再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

按照知识单元进行划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8个单元。

1单元 AutoCAD的基本知识(4学时)

1.教学内容

AutoCAD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AutoCAD软件的各种工具和菜单命令。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AutoCAD软件的各种工具和菜单命令

难点快捷方式的运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AutoCAD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并掌握AutoCAD软件的各种工具和菜单命令。

2单元 设置绘图环境(4学时)

1.教学内容

图层管理、绘图单位、绘图界限、图形的颜色、线型和线宽设置等,选项设置功能。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图层管理、绘图单位、绘图界限、图形的颜色、线型和线宽设置等,选项设置功能

难点:快捷方式的运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图层管理器及相关功能;

2)理解并掌握图层管理、绘图单位、绘图界限、图形的颜色、线型和线宽设置等,选项设置功能

3单元 视窗管理(4学时)

1.教学内容

图形显示的控制,包括缩放、平移、鸟瞰、命名视图、视口等。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图形显示的控制,包括缩放、平移、鸟瞰、命名视图、视口等。

难点:快捷方式的运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图形显示的控制方式;

2)理解并掌握缩放、平移、鸟瞰、命名视图、视口等命令的操作及快捷键的使用。

4单元 平面图形的绘制和编辑(4学时)

1.教学内容

点对象、直线对象、矩形、多边形、圆、圆弧和椭圆等曲线对象的基本作图方法,删除、复制、镜像、移动、偏移、阵列、旋转、延伸、圆角、拉伸等命令编辑对象的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点对象、直线对象、矩形、多边形、圆、圆弧和椭圆等曲线对象的基本作图方法,删除、复制、镜像、移动、偏移、阵列、旋转、延伸、圆角、拉伸等命令编辑对象的方法。

难点:很好的结合起来应用到实际当中去

3.基本要求

1)了解点对象、直线对象、矩形、多边形、圆、圆弧和椭圆等曲线对象的基本性质;

2)理解并掌握点对象、直线对象、矩形、多边形、圆、圆弧和椭圆等曲线对象的基本作图方法,删除、复制、镜像、移动、偏移、阵列、旋转、延伸、圆角、拉伸等命令编辑对象的方法。

5单元 文字和图案填充(4学时)

1.教学内容

单行和多行文字注写的基本方法,文字的修改,文字样式的设置和应用,图案的填充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单行和多行文字注写的基本方法,文字的修改,文字样式的设置和应用,图案的填充

难点:图案填充的具体用法并能把常用模式和图案之间的转换,比例调节好

3.基本要求

1)了解单行和多行文字注写的基本方法;

2)理解并掌握文字的修改,文字样式的设置和应用,图案的填充

6单元 尺寸标注(4学时)

1.教学内容

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和修改,线性标注、半径标注、直径标注、角度标注和弧长标注等类型功能,多种对象标注。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尺寸标注的规则、尺寸标注的组成、创建标注样式

难点:线性、连续与基线标注的用法,半径、直径、引线、快速和形位公差标注

3.基本要求

1)了解尺寸标注的相关按钮及操作方法;

2)理解并掌握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和修改,线性标注、半径标注、直径标注、角度标注和弧长标注等类型功能,多种对象标注。

7单元 块的定义(4学时)

1.教学内容

块的创建和使用方法,块属性的管理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块的创建及块的编辑

难点:在实际中自如应用

3.基本要求

1)了解块编辑器包含的内容;

2)理解并掌握块的创建和使用方法,块属性的管理。

8单元 三维建模基础(4学时)

1.教学内容

三维基本实体的绘制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三维实体绘制逻辑

难点:三维基本实体的绘制

3.基本要求

1)了解三维模型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三维基本实体的绘制方法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提问、作业、考勤等)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有关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计算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高丽燕 AutoCAD2010+TArch8.5建筑制图[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孔繁臣,黄娟AutoCAD2010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2] 王素英 刘志香AutoCAD2010实训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娟,卢章平Autodesk AutoCAD 2006/2007工程师认证培训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 茹正波AutoCAD2005及天正TArch6.5建筑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编写人:杜园园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专业认知实习》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专业认知实习》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201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周数/学分: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工程等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实践教育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巩固所学理论,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开阔视野具有重要的作用。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主要是集中组织学生在铁路车站、港口、公交车站等相关交通枢纽等现场进行参观认知,根据增加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认知实习结束完成相应实习报告,报告内容既要体现认知过程所学所看内容,也要体现个人的心得体会的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07

[2] 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3] 杜文旅客运输组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Professional cognitive practiceCourse Description

Term2-2

Course TitleProfessional cognitive practice

Course CodeJT01S1201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Traffic Engineering , etc.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practical education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the theories they have learned, contact and understand the industry situation,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mainly focuses on organizing students to visit the railway station, port, bus station and other relevant transportation hubs, etc., to increase their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solidate and deepe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corresponding internship report at the end of the cognitive practice, which should not only reflec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seen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 but also reflect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1

2. 课程名称:专业认知实习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工程等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专业认知实习是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大二年级实践教育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对教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对于培养学生巩固所学理论,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开阔视野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主要是集中组织学生在铁路车站、地铁车站、港口、公交车站等相关交通枢纽等现场进行参观认知,增加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认知实习结束完成相应实习报告,报告内容既要体现认知过程所学所看内容,也要体现个人的心得体会的内容。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实习的基本内容

1.参观铁路运输车站,了解铁路运输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的位置、主要形式及运用状况。

2.参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

3.参观客运汽车站以及公交场站,了解道路运输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

4.参观港口,了解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港口设施,船舶结构,航道航标等)。

学生实习按照分组分别选择以上4类实习地点进行认知实习。

(二)实习方式

学生专业认知实习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实习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前往铁路车站、港口或公路站场进行认知参观,成绩认定方式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现场表现及调研大纲、实习报告撰写情况、组织小组答辩,结合答辩情况给予综合评定。

(三)实习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在大二的小学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实践前准备,包括实践动员,提交小组实践计划大纲(17周);

2.学生分组实地现场调研实践(18周);

3.汇总、整理资料,提交个人实习报告并参加实习答辩(19周)。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按现场实习的日期、地点、所学习的内容认真作好笔记,包括实习过程中听取的讲解、收集的资料等有关内容,一切保密资料的使用与管理均按有关规定办理。

2.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应提交个人实习总结报告。

个人实习总结报告要求表达准确,文笔流畅,不能抄袭。主要内容包括:

(1)实习目的、要求;

(2)实习时间、地点、内容;

(3)收获和体会,发现的问题、意见、看法和建议(要求有总结、有分析、有个人观点或提出问题)。

3.安全要求

(1)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现场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现场设备未经师傅允许,不得随便操纵,并随时注意人身安全。

(2)注意交通安全,横跨线路时,要“一站、二看、三通过”。

(3)不得在车下或钢轨、枕木、道路上坐卧休息,不准扒车或钻车。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考核包括实习期间表现(20%)、实习报告(占40%)及答辩(占40%)等部分。指导教师根据各小组提交的调研计划及学生提交的实习个人总结报告,给出实习报告成绩;并组织答辩给出综合评定成绩,综合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07

[2] 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3] 杜文旅客运输组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编写人:赵鹏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运输设备实践》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设备实践》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202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 16/1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交通运输设备实践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是交通运输设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对教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了解社会,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团体意识,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组织学生到交通运输现场认知实践,使学生对交通运输设备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增进对交通运输设备、基础设施等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理解。针对课本中学到的关于铁路、城轨、道路以及水运的相关设备进行认知实践,了解设备的实际应用及功能的实现。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宋瑞.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07

[2] 邵春福.城市交通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 佟立本.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 韩宝明.高速铁路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Cognitive Practice of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Course Description

Term1-1

Course TitleCognitive Practice of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Course CodeJT01S1202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Hours/Credit16/1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Cognitive practice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s a basic practic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ractical link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role in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enable student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understand the society, exercise their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 enhance their sense of community,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professional study.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Organize students to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enhance their per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an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transportation mod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rry out cognitive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equipment related to railway, urban rail, road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learned in the textbook, and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its functions.


《交通运输设备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2

2.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设备实践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16/1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交通运输设备实践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是交通运输设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对教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主要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低年级学生。

组织学生到现场认知实践,可以使学生对交通运输设备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增进对交通运输设备、基础设施等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了解社会,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团体意识,增强公关社交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实践的基本内容

1.了解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铁路线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设置的位置、主要形式及运用状况,客运站、货运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布局与设施,机车车辆构造、通信信号等)。

2.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地铁、轻轨、城市铁路、市郊铁路等的线路、车站、城轨车辆、通信信号等)。

3.了解道路运输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城市道路与城际公路的构成,公路站场布局,高速公路的特点及沿线设施,汽车构造等)。

4.了解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港口设施,船舶结构,航道航标等)。

5.了解航空运输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布局(机场布置和设施,飞机的结构,航空管理系统,航线等)。

学生实习内容可由指导教师命题,也可自拟题目,但须至少包括上述内容之一。

(二)实践方式和学分安排

学生专业认知实践采取交通运输学院组织和自主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分组进行实地调研,每组拟定 8~10 人为一组,设组长,负责与指导教师沟通联系;实习课程学分为1分,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指导,审阅调研大纲及实习报告,会同课程团队进行实习答辩和成绩评定等。

(三)实践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为一周,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1.实践前准备,包括实践动员,提交小组实践计划大纲;

2.学生分组实地现场调研实践(为期一周);

3.汇总、整理资料,提交个人实习报告并参加实习答辩。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按现场实践的日期、地点、所学习的内容认真作好笔记,包括实践过程中听取的讲解、收集的资料等有关内容,一切保密资料的使用与管理均按有关规定办理。

2.学生在实践结束时,应提交小组调研计划大纲及个人总结报告。

1)小组调研计划大纲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践目的、要求;

②实践时间、地点、内容。

2)个人总结报告要求表达准确,文笔流畅,不能抄袭。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践目的、要求;

②实践时间、地点、内容;

③收获和体会,发现的问题、意见、看法和建议(要求有总结、有分析、有个人观点或提出问题)。

3.安全要求

1)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现场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现场设备未经师傅允许,不得随便操纵,并随时注意人身安全。

2)注意交通安全,横跨线路时,要“一站、二看、三通过”。

3)不得在车下或钢轨、枕木、道路上坐卧休息,不准扒车或钻车。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考核包括实践报告(占60%)及答辩(占40%)等部分。

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实践小组提交的调研计划大纲及每个学生提交的总结报告,结合学生实际表现,给出实践报告成绩;并组织答辩给出综合评定成绩。综合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宋瑞.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 佟立本.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07

[2] 吴晓.交通运输设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3] 邵春福.城市交通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编写人:赵鹏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20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 /2                       

先修课程:交通规划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设计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大三年级学生。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目的在于使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在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拓展专业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为今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掌握交通调查方法及数据统计处理、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的应用;掌握TransCAD的基本操作并制作相关图形。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闫小勇,刘博航.交通规划软件实验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 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 王炜,陈学武.交通规划[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 陆化普等.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2)[M].清华出版社,2006

[4] 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2)[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Subject Design of Traffic Planning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Subject Design of Traffic Planning

Course CodeJT01S1203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Planning

Hours /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teach students in the third year of transportation major.

The purpose of traffic planning course design is to enable students of transportation majors to consolidate and master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methods learned in the course,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rough this link, students can expand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engthen their practical skill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related work that they may engage in the future.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Master the traffic survey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ur-stage method of data statistical process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master the basic operations of TransCAD and make related graphics.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3

2.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 /2

5. 先修课程:交通规划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大三年级学生。

本次交通规划课程设计目的在于使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在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拓展专业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掌握交通调查方法及数据统计处理、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的应用;掌握TransCAD的基本操作并制作相关图形,为今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设计学时:32学时,分实验教学10学时和实践教学22学时两部分。

(一)实验教学(10学时)

实验1 TransCAD软件的介绍及交通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2学时)

实验内容:

1)介绍TransCAD软件界面和工作环境设置

2)认识TransCAD文件,小区地理文件、交通网络地理文件的绘制、编辑及设置

3)专题图、流量流向图的绘制

4OD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2 TransCAD中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出行生产预测(2学时)

实验内容:

TransCAD中实现回归分析法数据准备文件的创建、估计回归模型参数、运行回归分析模型、平衡产生量与吸引量、制作出行生产预测结果专题图。

实验3 TransCAD中运用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法进行出行分布预测(2学时)

实验内容:

TransCAD中构建出行分布预测所需的基础数据,实现增长系数法预测交通分布,标定重力模型和运行重力模型。

实验4 TransCAD中运用Logitech模型进行方式划分预测(2学时)

实验内容:

TransCAD中构建方式划分预测所需的基础数据,创建出行方式表,实现Logit模型参数估计、运行Logit模型预测方式分担率,将分担率矩阵转换成分方式矩阵。

实验5 TransCAD中进行交通分配和OD反推(2学时)

实验内容:

TransCAD中构建运行交通分配模型所需的基础数据,创建小区质心并将其连接到路网,创建路网,OD矩阵索引转换,运行交通分配模型,运行OD反推模型。

(二)实践教学(22学时)

1、内容安排

本课程设计以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边区域为规划区域,调查要求路段的交通量、设计车速等数据,并借助Trans CAD软件划分规划区域的交通小区,做交通量的统计分析(绘制色彩专题图和点密度专题图和期望线图),同时进行基年的OD反推,得出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另一方面,借助软件中的各种模型预测将来的分布交通量并将其分配到道路网中。

2、课程设计方式

指导地点:交通运输仿真实验室

提交材料:7-8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3、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交通调查

每小组选定4-6个交通小区作为设计对象,调查交通区域的主要路段交通量等数据

第二阶段:运用TransCAD仿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制作交通小区的GDP色彩专题图、人口分布点密度图、路网的编辑、路段及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图

第三阶段:四阶段法在TransCAD中的应用

回归分析法进行出行生产预测、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法进行出行分布预测、Logitech模型进行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和OD反推。

第四阶段:答辩汇报

各组成员根据课程设计过程进行答辩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各项任务均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结束,每小组提交1份课程设计报告,作为课程设计成绩考核的依据。

2)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找人代做等行为,一经发现成绩以不及格计,并给予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3)课程设计期间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遵守各项纪律。

4)课程设计期间,不得无故缺勤。凡被抽查发现无故缺勤者,将给予严厉批评或处分。

5)课程设计成果要得到指导老师的一一认可后方可通过。

6)课程设计报告按规定的格式撰写。

7)课程设计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再受理,作不及格论处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课程设计成绩由两部分评定依据:

1、小组课程设计报告质量(50%),具体标准如下:

1)态度认真,遵守纪律,考勤良好。(10分)

2)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量。(20分)

3)课程设计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层次清晰,表达准确,文字流畅,图表美观。(20分)

4)解决问题的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交通小区划分合理,各项计算与分析正确,结论合理,成果能反映出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交通规划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50分)

2、每人答辩成绩(50%)。

主要考核学生运用TransCAD软件解决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问题的能力。

按照上述两项,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找人代做、未按时提交等行为,一经发现成绩以不及格计。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闫小勇,刘博航.交通规划软件实验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 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 王炜,陈学武.交通规划[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 陆化普等.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2)[M].清华出版社,2006

[4] 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2)[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编写人:聂正英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204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 /2                     

先修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设计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大三年级学生。

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运输专业所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课程设计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上所学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有关知识,锻炼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简单的工程设计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对象为黄骅市某道路交叉口,要求学生按指导老师要求集体进行数据调查,独立完成设计的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本课程设计结束时提交一份较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博航等.交通仿真实验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

参考资料:

[1] 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 陈旭梅等.智能运输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3] 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第四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 翟忠民.道路交通组织优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Subject Design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Subject Design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ourse CodeJT01S1204 

Prerequisite Courses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Hours / 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teach students in the third year of transportation major.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s a compulsory major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s.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course. Its purpose is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about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courses learned in the classroom and to exercise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majors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enables students to have simple engineering design skills.

2.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or a road intersection in Huanghua Cit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conduct a data survey coll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structor and independently complete each part of the design.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ubmit a more detailed course design report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design.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4

2. 课程名称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 /2

5. 先修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大三年级学生。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运输专业所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设计时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上所学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有关知识,锻炼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简单的工程设计能力。

本课程设计对象为黄骅市某道路交叉口,要求学生按指导老师要求集体进行数据调查,独立完成设计的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本课程设计结束时提交一份较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设计学时:32学时,分实验教学10学时和实践教学22学时两部分。

(一)实验教学(10学时)

实验1 VISSIM仿真基础(2学时)

实验内容:

介绍VISSIM界面,实现基本路段仿真、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器、道路的连接和路径决策、冲突区的设置。

实验2 十字形信号交叉口(2学时)

实验内容:

熟悉基础数据、新建文件与导入底图、东西进口及对应出口的交通仿真、南北进口及对应出口交通仿真、交通信号及让行规章设置。

实验3 检测器设置与参数评价(2学时)

实验内容:

新建文件与导入底图、常用检测器设置与评价、改变车速分布与车辆构成、改变交叉口控制方式。

实验4 非机动车与行人(2学时)

实验内容:

新建文件与导入底图、创建行人车辆构成、交叉口各进口方向过街行人仿真、创建非机动车车辆构成、交叉口各进口方向非机动车仿真、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设置。

实验5 城市干道信号协调及公交优先(2学时)

实验内容:

新建文件与导入底图、城市干道两相邻交叉口道路仿真系统的建立、干道信号协调、无公交专用道情况下创建公交站点和公交线路、有公交专用道情况下创建公交站点和公交线路。

(二)实践教学(22学时)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1. 选择一个十字型信号控制交叉口,收集现状数据资料,包括:

(1) 交叉口几何条件,包括交叉口各进口道路的横断面形式、各进口车道的宽度、车道数、中央分隔带的宽度、机非分隔情况;

(2) 交叉口交通条件,包括现状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各进口车道功能划分等;

(3) 画交叉口示意图;

(4) 观测每条车道的机动车到达流量;

(5) 观测行人过街流量。

2. 对所选择的信号交叉口进行管理现状评价,包括:

(1) 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资料,画信号配时图、信号相位图;

(2) 计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3) 利用VISSIM对交叉口现状进行仿真并进行评价(延误、排队长度)。

3. 对所选择的信号交叉口进行重新配时,包括:

(1) 确定相位数;

(2) 车道划分;

(3) 配时设计;

(4) 绘制配时图、相位图;

(5) 重新配时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

6)利用VISSIM对优化后交叉口进行仿真并评价(延误、排队长度)。

4. 撰写实践报告,包括:

1)调查数据及现状分析;

2)目前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过程;

3)目前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图,信号相位图;

4)重新配时后的交叉口示意图;

5)重新配时后通行能力的计算;

6)重新配时设计过程;

7)重新配时后的交叉口信号配时图,信号相位图;

8)优化前后交叉口的仿真过程及评价结果。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各项任务均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结束,每小组提交1份课程设计报告,作为课程设计成绩考核的依据。

2)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找人代做等行为,一经发现成绩以不及格计,并给予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3)课程设计期间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遵守各项纪律。

4)课程设计期间,不得无故缺勤。凡被抽查发现无故缺勤者,将给予严厉批评或处分。

5)课程设计成果要得到指导老师的一一认可后方可通过。

6)课程设计报告按规定的格式撰写。

7)课程设计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再受理,作不及格论处。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课程设计成绩由两部分评定依据:

1、小组课程设计报告质量(50%),具体标准如下:

1)态度认真,遵守纪律,考勤良好。(10分)

2)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量。(20分)

3)课程设计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层次清晰,表达准确,文字流畅,图表美观。(20分)

4)解决问题的方案合理,各项计算与分析正确,结论合理,成果能反映出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50分)

2、每人答辩成绩(50%)。

主要考核学生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

按照上述两项,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找人代做、未按时提交等行为,一经发现成绩以不及格计。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刘博航等.交通仿真实验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

参考资料:

[1] 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 陈旭梅等.智能运输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3] 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第四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 翟忠民.道路交通组织优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编写人:聂正英                              评审人:邵春福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208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16/1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管理信息系统(B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类课程。该课程是针对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主要结合入学以来学习的各种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加深对有关计算机类课程的理解,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方面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类课程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该课程设计围绕一个特定的小型应用系统(如超市仓储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教学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等)进行,开发实现的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钟雁.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版-修订版)[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钟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网络课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钟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 姜旭平.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策略、技术、工具[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 Andrew S. Tanenbaum,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6]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Computer Integrated DesignCourse Description

Term2-2

Course TitleComputer Integrated Design

Course CodeJT01S1208

Prerequisite Courses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Database Application Found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

Hours/ Credit16/1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Computer integrated course design is a practical teaching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This course is for third grade students. It mainly combines variou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ed since enrollment. Through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s can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mputer courses,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use of computer courses. The ability to apply knowledge.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round a specific small application system (such as supermarket warehouse management, library management, student records manage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stud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etc.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8

2.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选修课程

4. 学时/学分:16/1

5.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管理信息系统(B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类课程。该课程是针对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主要结合入学以来学习的各种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加深对有关计算机类课程的理解,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方面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类课程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该课程设计围绕一个特定的小型应用系统(如超市仓储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教学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等)进行,开发实现的。

三、    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实践教学16学时课程设计基本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软硬件环境的搭建、系统开发与测试、文档编写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

1. 应用系统需求调查分析(4学时)

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目标,就特定的主题进行业务调查,并做出业务需求分析。

该部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业务调研实践、业务分析和理解能力,综合运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原型法及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调查过程中,要求学生组成3-5人一个小组,分工重点调查需求部门的业务背景、组织结构、业务处理流程、数据流程、业务(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并重点分析需求部门未来的业务发展、外部环境、业务处理模式、数据处理流程、数据量与核心业务处理方式。

该部分完成后,要求学生给出《系统分析报告》,该报告主要阐述清楚以下内容:

    1)系统概述:系统开发背景、目标系统的名称、目标和主要功能,系统的用户;

    2)现行系统概况:现行系统现状调查说明:通过现行系统的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概况表等图表及说明,描述现行系统的目标、规模、主要功能、组织机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用户要求以及现行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等。

3)目标系统逻辑设计:提出明确的系统开发功能目标、并与现行系统进行比较分析,重点要突出计算机处理的优越性,说明新系统中核心业务的处理方式、业务及数据流程及手工作业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拟改进的地方及基本的改进思路;各个主要功能模块层次及其数据流图和加工说明。

2.系统设计(4学时)

要求学生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系统逻辑结构的设计,并完成系统开发的计划。该阶段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其所学知识,掌握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锻炼学生有关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结合所学的知识,确定拟开发的系统总体结构图(包括总体结构图,子系统结构图,计算机流程图等),系统设备配置(系统设备配置图:主要是计算机系统图,设备在各生产岗位的分布图,主机、网络、终端联系图等),系统分类编码方案(分类方案、编码系统),数据库结构图(DB的结构,主要指表与表之间的结构,表内部结构(字段、类型、长度、精度等)和系统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要求学生对新系统的开发方式、开发任务、人员组织结构、进度安排等进行初步设计,给出《项目开发计划》。

这一实践环节完成后,要求学生提交《系统设计报告》:

    1)新系统的设计目标

   简要说明系统的目标名称和功能等。  

    2)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各个模块的IPO图,各类代码的类型、名称、功能、使用范围和使用要求等的设计说明,主要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对于关键业务给出其算法或者计算机处理流程图,输入和输出设计,文件(数据库)设计(有关文件及其记录、数据项的标识、定义、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库和方法库设计,物理系统设备、网络配置方案等。

《项目开发计划》主要说明以下内容:

1) 项目开发的目标

2) 项目主要任务:说明完成项目开发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的名称、内容、主要完成标志;

3) 项目组织:说明项目组织的形式,项目组的人员、负责人、每个人员的责任、组织管理的方式;

4) 项目开发计划:以图表(横道图、波特图、甘特图等)的形式说明项目各项任务的安排;

5) 项目完成:说明项目开发完成后提交的内容、形式;项目验收的形式和内容。

3. 系统开发实践(8学时)

该阶段要求学生根据项目开发计划的安排,在开发小组负责人的领导下,使用学习过的程序开发语言及数据库,实现系统设计中应用软件的主要功能。

系统开发实践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行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管理信息系统》、《C程序设计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所学知识的能力,实践环节的重点主要覆盖:

1)开发环境的搭建:要求学生根据其自行拟定的《项目开发计划》,完成开发所需要的开发用计算机、开发工具等的安装;

2)应用软件的编码和调试;

3)数据库软件的安装、管理;

4)系统测试与安装: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系统测试、计算机网络环境搭建、软硬件环境安装集成的方法。

该系统测试与安装环节的主要内容包括:

1)计算机软件运行软硬件环境的安装测试(要求学生完成其应用软件运行环境中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其他相关软件的安装、配置);

2)各开发小组的学生完成应用程序的编写、测试、联调和安装;

(4)编写《系统测试报告》(重点说明测试方式、测试内容、各项内容的测试结果)等;

该实践环节完成后,要求每个学生参加程序编程、调试、安装、运行等各个环节。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完成对一个特定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程、调试和安装工作的全部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学生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应用系统设计和软硬件环境设计,并实现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

2)完成系统硬件环境、软件平台、网络环境的设计,选择某种开发语言(如Visual C++JSPASP.Net Java等)、数据库(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完成设计功能的编码开发,并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3)完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开发报告的编写。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考核应该注重检查学生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方法掌握的程度,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项目开发计划、系统测试报告当中。

系统编程实践的考核主要体现在新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即应用计算机系统开发工具和平台进行小型信息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编程、调试和运行。该阶段可在使用的编程语言/平台上,根据学生上机编程量大小和编程质量综合考核学生编程实践环节的成绩。

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应结合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课程设计任务难度、工作量大小以及学生完成任务的工作质量等综合评定,成绩可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进行评定。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钟雁.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版-修订版)[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资料:

[1] 钟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网络课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钟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 姜旭平.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策略、技术、工具[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 Andrew S. Tanenbaum,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6]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编写人: 王会会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209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 / 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 2                       

先修课程:铁路站场及枢纽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教育类必修课程。《铁路站场与枢纽》是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铁路运输方向的特色课程之一,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进行课程设计的训练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铁路区段站设计的各主要环节,并进行坐标计算、查表、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区段站各项设备相互位置,选择车站类型;确定各项运转设备数量;咽喉设计及计算,绘制比例尺图;整理编制设计说明书。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 刘其斌,马桂贞铁路车站与枢纽(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主编区段站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Design project of Railway station and Terminal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1

Course TitleDesign project of Railway station and Terminal

Course CodeJT01S1209

Prerequisite CoursesRailway Station and Terminal

Hours/Credit 32 /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education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Railway Station and terminal"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student transportation major rail transport direc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ect theory of knowledge,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the expertis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theory of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training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earning.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design are: to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initial grasp of the major aspects of the railway sector station design and coordinate calculation, the basic skills of look-up table, drawing, writing manuals and other train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analysis of each section of the station location of the device, select the station type;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devices running; throa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drawing scale maps; finishing the preparation of design specifications.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9

2. 课程名称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 / 2

5. 先修课程:铁路站场及枢纽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于实践教育类必修课程。《铁路站场与枢纽》是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铁路运输方向的特色课程之一,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进行课程设计的训练,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铁路区段站设计的各主要环节,并进行坐标计算、查表、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课程设计实践学时32学时。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一个新建区段站设计从车流计算、布置图类型选择、设备数量确定、咽喉设计到比例尺平面图绘制的全过程。基本内容包括:

1.分析区段站各项设备相互位置,选择车站类型;

2.确定各项运转设备数量;

3.咽喉设计及计算;

4.绘制比例尺图;

5.整理编制设计说明书。

本课程设计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以教师的指导为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首先应该说明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指明重点,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学生在设计前,认真分析原始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根据课程设计工作计划,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工作进度;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所有相关的图纸、报告;指导教师给出评价结果。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区段站设计的主要环节;并进行座标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铁路运输及铁路站场设计等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采用系统、全面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图,必须按时独立完成,并提交车站平面详图、车站比例尺平面图和设计说明书等文件。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根据学生完成的车站平面详图、车站比例尺平面图和设计说明书进行成绩评定。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 刘其斌,马桂贞铁路车站与枢纽(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主编区段站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编写人:杜翠霞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JT01S1205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铁路行车组织、运筹学B、交通运输设备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针对三年级学生开设。通过该课程设计,将课堂学习的铁路行车组织知识和在生产实习中所获得的技能,能够使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学会编制铁路车站班计划、编制车站阶段计划和合理铺画列车运行图,掌握铁路技术站编制这些计划和运行图的基本过程,理解技术站推算车流和编组货物列车的基本方法并可进行简单的实践,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为以后参加实际铁路运输生产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包括编制铁路车站班计划、编制车站阶段计划和铺画列车运行图、文档编写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编制车站班计划和阶段计划(1周):设计任务、编制资料、编制要求及步骤等内容。具体详见附件1。编制列车运行图(1周):设计任务、编制资料、编制要求及步骤等内容。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第四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胡思继.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 刘作义,郎茂祥.铁路货运组织[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与枢纽[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 彭其渊,王慈光. 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Course design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Course Description

Term3-2

Course TitleCourse design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Course CodeJT01S1205

Prerequisite Courses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Operations Research (B)

Hours/Credit3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design of rail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in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is course design, the knowledge of railway train organization and the skills acquired in production practice learned in class can enable students of transportation majors to learn to prepare railway station class plans, station phase plans, and reasonable train operation maps. The basic process of the railway technical station to compile these plans and operation charts, understand the basic method of the technical station to estimate the traffic flow and organize the freight trains, and carry out simple practices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learned, cultivate independent thinking, hands-on ability, and enhance the actual work ability The purpose i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participating in actual rail transport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basic contents includ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railway station schedul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tation phase plan, the laying of train running map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documents. The specific contents include: preparation of the station schedule and phase plan (1 week): design tasks, preparation of data, preparation requirements and Steps and more. For details, please refer to Annex 1. Compiling train operation chart (1 week): design tasks, compiling data, compiling requirements and steps, etc. For details, please refer to Annex 1


.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5

2.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4. 学时/学分:32/2

5. 先修课程:铁路行车组织,运筹学B,交通运输设备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针对三年级学生开设。通过该课程设计,将课堂学习的铁路行车组织知识和在生产实习中所获得的技能,能够使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学会编制铁路车站班计划、编制车站阶段计划和合理铺画列车运行图,掌握铁路技术站编制这些计划和运行图的基本过程,理解技术站推算车流和编组货物列车的基本方法并可进行简单的实践,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为以后参加实际铁路运输生产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基本内容包括编制铁路车站班计划、编制车站阶段计划和铺画列车运行图、文档编写等方面,通过课程设计任务书形式下达,其中包括:

1)编制车站班计划和阶段计划(1周):

设计任务、编制资料、编制要求及步骤等内容。根据给出的资料,填制乙站班计划表,编制乙站×日1801-600的班计划,包括编制列车到达计划、列车出发计划、装车计划、卸车计划、排空计划和推算班中、停时。根据给出的资料,填制乙站技术作业图表,编制乙站×日1801-2400的阶段计划,编制内容包括:列车到达计划、列车出发计划、车辆取送计划、牵出线占用计划、调车机车作业计划。

2)编制列车运行图(1周):

设计任务、编制资料、编制要求及步骤等内容。根据给出的资料,铺画甲-乙区段18:0024:00列车运行图。

3)课程设计的进程安排:

先编制铁路车站班计划、再编制车站阶段计划,最后再铺画列车运行图。

本课程设计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以教师的指导为辅。在实践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出目标和要求、提供相关标准和设计资料、确认学生的设计和工作计划、评价学生实践结果。

1、教师指导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首先应该说明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以既定的铁路技术站的资料为背景,对课程设计的要求进行解释,要求学生在设计前,认真分析原始资料,查阅相关书籍。

2、布置任务和检查监督

 指导教师给出课程设计的要求,指明重点,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根据课程设计工作计划,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工作进度。

3、点评总结

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所有相关的报告、文档;指导教师负责评议,并组织学生集中进行点评,说明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或不足,评比出最佳课程设计。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指导教师给出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对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解,指导和监督学生课程设计,并完成点评工作;

2)要求学生能够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任务,能够综合运用车站班计划与阶段计划的基本知识和编制方法,组织方法合理。

3)能够综合运列车运行图的组织理论和编制方法,组织方法合理。

4)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设计过程态度认真。

5)图纸整洁清晰。

6)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格式及撰写内容要求见附件)

7)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交付文件齐全。

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设计能力。可以从编制班计划、阶段计划、运行图资料分析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结合所学知识的原理、方法,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考核应该注重检查学生铁路行车组织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的程度,内容主要体现在车站班计划表、车站技术作业图表和区段列车运行图当中。

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应结合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任务的工作质量等综合评定,成绩可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进行评定。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第四版) [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胡思继.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 刘作义,郎茂祥.铁路货运组织[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与枢纽[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 彭其渊,王慈光. 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编写人:许文聘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毕业实习》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毕业实习》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206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周数/学分:2/2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铁路行车组织、铁路站场与枢纽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通过毕业实习增加学生的运输生产实践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教学效果,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理论学习时,应进行现场实习,它是本专业必修的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现场实习使学生增长实践知识,了解车站各项工作,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现场师傅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劳动观念、组织纪律等良好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铁路运输人员所应具备的优良素质。

2.课程主要内容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其中集中实习时间22学分,分散实习时间不少于两周,实习内容需与专业及所学课程相关。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第四版) [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胡思继.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 佟立本.铁道概论(第七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3]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与枢纽[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 彭其渊,王慈光. 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Graduation Field WorkCourse Description

Term4 -1

Course TitleGraduation Field Work

Course CodeJT01S1206

Prerequisite Courses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Railway Station and Terminal

Weeks / Credit2/2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Graduation internships will increase students'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ransportation produc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teaching. Students of transportation majors should carry out on-the-spot internships when they are studying the theoretical course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t is a compulsory practical link of this major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plan. .

Through field practice, students can increase their practical knowledge, understand the work of the station,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exercise in their organizational and social abiliti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at is oriented towards society, reality, and field masters, Students are well educated on labor concepts, organizational disciplines, etc., and train students to have the excellent qualities that railway transportation personnel should possess.

2.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Graduation internships in transportation are divided into two forms: intensive internships and decentralized internships. The intensive internship time is 2 weeks and 2 credits, and the intensive internship time is not less than two weeks. The internship content must be related to the major and the course.


《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6

2. 课程名称:毕业实习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4. 周数/学分:2/2

5.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铁路行车组织、铁路站场及枢纽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实习的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

通过实习增加学生的运输生产实践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教学效果,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理论学习时,应进行现场实习,它是本专业必修的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现场实习使学生增长实践知识,了解车站各项工作,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现场师傅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劳动观念、组织纪律等良好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铁路运输人员所应具备的优良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其中集中实习时间2周,分散实习时间不少于两周,实习内容需与专业及所学课程相关。

1)集中实习内容(2周):

1CTC调度实习(2学时);

2)高铁动车机车模拟驾驶实习(2学时);

3)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模拟(2学时);

4)动车组车辆学习(1学时)

5CTC调度模拟(2学时);

6)列车接发作业(2学时);

7)列车调车作业(2学时);

8)编组站各运转车间作业(4学时);

9)上下编尾作业(3学时);

10)上下行值班区作业(2学时);

11)《站细》学习、沙盘参观、货检实训平台、人身安全教育(4学时);

12)现场实习及行车、配车、货检工作基础知识(3学时);

13)监控平台、上到行车、下到行车(2学时);

14)参观驼峰调车作业过程(1学时)。

2)分散实习内容:

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工作内容原则上与专业所学课程相关,时间不少于2周。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实习要求

1.按现场实习的日期、地点、所学习的内容认真作好笔记,包括实习中听取的讲解、收集的资料等有关内容,一切保密资料的使用与管理均按有关规定办理。

2.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应提交个人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要求表达准确,文笔流畅,不能抄袭。主要内容包括:

实习目的、要求;

实习时间、地点、内容。

收获和体会,发现的问题、意见、看法和建议(要求有总结、有分析、有个人观点或提出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3.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公关社交能力。

(三)安全纪律要求

1.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现场实习过程中,对各种现场设备未经师傅允许,不得随便操纵,并随时注意人身安全。

2.注意交通安全。

3. 实习期间不得无故旷课,不得私自外出。

(四)实习单位鉴定

学生本人填写并打印学生校外实习企业考核表,校外指导老师根据其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在现场实习结束后,应按现场实习的要求撰写并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应包括实习内容、实习收获和实习体会,实习报告应在实习结束后及时上交。实习报告要求有情况、有总结、有分析、有个人观点或提出问题。同时由所组织教师负责考评,实习成绩将根据该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报告和答辩成绩综合加以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

1.毕业实习期间考勤情况;

2.现场实习平时表现;

3.实习报告质量。

按照上述两项,综合评定毕业实习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找人代做、未按时提交等行为,一经发现成绩以不及格计。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第四版) [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胡思继.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 佟立本.铁道概论(第七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3] 李海鹰,张超.铁路站场与枢纽[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 彭其渊,王慈光. 铁路行车组织(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编写人:许文聘                            评审人:刘志萍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


毕业设计》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毕业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JT01S1207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周数/学分:16/10                        

先修课程:所有专业必须课程和限选课程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技术分析和工作组织能力、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能力,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撰写研究论文及技术报告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阅读文献资料、确定设计(或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开展设计(或研究)工作、形成设计(或研究)成果、撰写设计说明书(或研究报告)、毕业答辩、提交毕业设计(或论文)材料。

参考教材、著作或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参考资料:

[1]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2]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术道德规范。

[3]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4]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Graduation DesignCourse Description

Term4-2

Course TitleGraduation Design

Course CodeJT01S1207

Prerequisite CoursesAll restricted compulsory courses and all compulsory courses for major

Weeks/credit16/10

Course Description

1. Specialty,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Through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students'abilities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by using the basic theori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have learned are trained, and students' abilities of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analysis and working organizati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data processingthe ability to correctly us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language to write research papers and technical reports, as well a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serious scientific attitude are also trained..

2.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identifying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tasks, reading literature, identifying design (or research) scenarios, writing open-topic reports, conducting design (or research) work, forming design (or research) results, writ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or research reports), graduation defenses, submiss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or thesis) materials.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JT01S1207

2. 课程名称:毕业设计

3. 课程结构:实践教育模块/专业必修课程

4. 周数/学分:16/10

5. 先修课程:所有专业必须课程和限选课程

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应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技术分析和工作组织能力、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能力,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撰写研究论文及技术报告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毕业设计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教学工作,因此在开始前和过程中都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进行充分分的准备和组织。整个过程包括:备题、选题、任务下达、开题、中期检查、终稿审查、学术检查、评阅、答辩、材料归档等十个工作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1. 备题(第7学期第8-10周)

学院组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准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经学院初步审核后报教务处复审,通过后录入教务系统。题目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注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较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2. 选题(第7学期第11-13周)

通过教务系统组织学生进行网上选题,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确认选题结果。

3. 下达任务书(第7学期第14-16周)

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统一格式要求向学生下达任务书。任务书应包括:设计内容(研究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应完成的工作、时间安排等。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字数要求、成果形式和数量的要求都应严格遵守《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必要时应组织学生召开动员会。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应认真阅读内容,根据任务书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4. 开题(第8学期第1-2周)

组织开题答辩,每名学生须全面阐述文献查阅情况、工作内容、技术方案(或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指导教师根据开题报告和答辩情况,决定学生开题是否通过。不通过的学生须重新整理思路,更改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完成开题环节。同时宣传贯彻《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术道德规范》、《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

5. 中期检查(第8学期第5-6周)

组织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充分的指导,规划下一步工作内容。完成中期检查表并留存。督促学生的工作进度,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6. 终稿审查(第8学期第10周)

要求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提交完整的设计成果(研究成果)。指导教师按照任务书要求检查学生完成的工作是否充分全面,工作量是否饱满。检查文字撰写部分是否符合《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7. 学术检查(第8学期第11周)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全部工作成果进行初步检查。如未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按照当年的《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工作实施方案》提交至图书馆进行查重检测,要求总文字复制比<30%。查重一次不通过的,修改后进行二次查重,二次查重不通过的,取消答辩资格。如涉嫌学术行为不端的情况,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处理。

8. 评阅(第8学期第11周)

评阅分为指导教师评阅和评阅教师评阅,与学术检查同期进行。

指导教师须从工作态度、工作进度、开题、方案设计、过程执行、目标实现、设计方法(或研究手段)、设计(论文)的质量、创新与应用价值、考勤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

评阅教师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设计方案、工艺条件论证(论文指导思想与实验方案制订);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图纸质量及数量(论文论据的充分性、数据的可靠性与正确性);设计合理、有创新(论文有创见、有突破,具有一定成果);论文的结构、文字表达及书写情况等。

9. 答辩(第8学期第12-13周)

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制作答辩PPT参加答辩。答辩小组对学生逐个进行公开答辩并给出成绩。答辩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查学生:设计(论文)质量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与否、答辩准备是否充分、内容陈述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具体流程参照《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执行。

10. 材料归档(第8学期第14-16周)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学校要求整理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材料和成果,装订成册后送交图书馆存档。具体参照《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学生应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

2. 充分了解与研究课题,根据任务书上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开题报告工作。

3. 尊重指导教师,团结协作,虚心接受指导和检查,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情况。

4.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严禁抄袭、套用他人成果,否则成绩为不合格,取消答辩资格。

5.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至少每两周要跟指导老师见一次面并且要在指导记录表上记录签字,如需请假须征得指导教师同意,请假超过毕业设计全过程 1/3 者,取消答辩资格。擅自离开或请假逾期者作旷课处理(旷课一天按 6 课时计),累计旷课 30 课时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

6. 认真阅读《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并按规定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

7. 按照《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将毕业设计(论文)装订成册,连同图纸附表等成果以及其他需要归档的过程材料提交指导教师。

五、课程考核

该课程为考查课,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由指导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评阅和答辩三部分组成,评分标准以及比例按照《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执行。过程考勤和表现均按照《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执行,纳入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最终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进行评定。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参考资料:

[1]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2]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术道德规范

[3]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4]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编写人:刘志萍                             评审人:钟雁

审批人:钟雁                               编写日期:20194